常书鸿之女常沙娜:“敦煌之花”优雅绽放(2)

时间:2011-12-28 11:53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国平 点击: 载入中...

  “画中营造了一个安详的装饰性的儿童房间。父亲一边画还一边给我讲了不少童话故事。通过创作和对话,他为我幼年的心灵消除战争的阴影。慈祥的父亲此刻也不忘在画中想象出那木马的玩具,那卡通式的‘象群’装饰画,并带着小房屋图案的壁纸……让它成为一幅幻想中的法国式的儿童乐园。”

  尽管如今藏在浙江省博物馆里的这幅画作已经斑驳不堪,但其中充盈着的浓浓父爱让常沙娜至今都感到幸福萦绕。

  这样的幸福在1942年也闪现过。那时,他们一家和留学法国回来的艺术家们住在重庆的凤凰山,常书鸿随笔挥就一幅即景,描绘了当时的生活。“这个小女孩就是我!”常沙娜一脸的得意。在画上,她梳着小辫子,正在喂鸡。

  更得意的是她的父亲,因为他终于被准许前往魂牵梦系的敦煌,并且组建起敦煌艺术研究所。

  生活很艰苦,水是涩的,每顿一碗面条,就着一点点盐,一点点醋,见不着蔬菜。但常书鸿乐在其中。

  常沙娜被安排在酒泉河西中学读书,假期回家随着大人们到洞窟里临摹壁画。

  常书鸿再度拿起画笔,记录下女儿的“踪迹”。《临摹工作的开始》画的是常沙娜和一位年轻新娘正在商量着什么。

  “这幅画以石青色调的‘经变’壁画为背景,用笔潇洒自如,着笔在人物的面部,把古代壁画与少女们潜在的青春活力融于一体,表述了画家对敦煌事业的未来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与活力。”女儿最懂父亲的心了。

  画上的常沙娜,戴着马蔺花。她曾经为这些花朵写下如诗般的花语:“用‘变调换色’的手法,表现出更有内涵的效果——如神话中的梦幻,如月色下的花丛,从中可以带来很多的遐想。”

  好景不长。1945年,母亲离家出走。14岁的常沙娜不得不辍学,回到敦煌,担负起照顾年幼弟弟、操持繁琐家务的重任。

  但辍学不等于放弃了学习。就是这段时间,常沙娜真正迈进了敦煌这所艺术的大学堂。

  她开始全面地了解历代壁画的历史背景和风格,系统地临摹历代壁画,还对装饰图案如藻井、佛光、边饰等进行了专题临摹;油画大家董希文给她辅导语文和西方美术史,苏莹辉则负责中国美术史;每天还要练习法语、阅读中外文学名著、以唐人经书体为字帖习字……

  常书鸿站在她的身旁潜移默化地教,站在身后严肃认真地监督着。

  “置身敦煌这座艺术宫殿里,我在浩瀚的传统艺术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常沙娜把这段岁月定性为“没有学历的学业”。

  既是父亲,又堪称“导师”的常书鸿总是设法给生活增添亮色。

  抗战刚胜利,国民党政府要停办敦煌艺术研究所,常书鸿回到重庆奔走呼号,结果如他所愿。

  1946年夏,他招收到了新生力量,一起返回敦煌。途中他专门买了各式各样的花籽,播撒在莫高窟的生活区。

  常沙娜记得,“波斯菊”四处盛开,而且有红的、粉的、白的、紫的。在缅怀父亲的一篇文章里,她说这些“潇洒秀丽”的花朵,“映着橙黄色的向日葵,衬托着蔚蓝的天空,把这些沙漠绿洲中的院落点缀得格外的灿烂,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以画和花,撞击着女儿的心,也铺开了她的艺术之路、人生之路。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天顶花饰:爱在敦煌

  周总理提议为她设计的美丽图案干杯

  6年的敦煌生活,常沙娜沉浸在美妙绝伦的传统艺术世界里,虔诚地学习、临摹。有时偌大的洞窟里只有她一个人,难免寂寞,借助洞窟的回音,她扯开嗓子唱起了当时的流行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长亭外古道边……”

  歌唱得欢跃,手里的画笔也有了灵性,功力越见深厚。1951年初,她的才华得到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首肯,把她调到清华大学营建系,协助筹建工艺美术教研组。

  林徽因特别授意和指导她发挥特长,把敦煌的装饰图案运用于现实生活所需的工艺美术品中。

  1951年8月13日,《光明日报》第2版刊登了清华大学营建系的《景泰蓝新图样设计工作一年总结》。其中展示了常沙娜设计的作品,包括景泰蓝台灯、圆盘和烧瓷。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