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谜家李珍先生琐记(2)

时间:2011-12-28 11:58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陈乐道 点击: 载入中...

  第三枚印章,印文是:“斜阳古柳赵家庄”。采撷自南宋陆游的诗句。全诗写道:“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诗中所写陆游听的词目是《蔡中郎》(即《赵贞女蔡二郎》)。其内容是说蔡伯喈(蔡中郎)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此故事早在宋时就广泛流传民间,后被说唱和戏文用作题材。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诗中的“赵家庄”,指瑞安市塘下镇赵宅。此处印文虽只是取其字面意思,与诗本事无关。具体说,就是借指李珍先生曾经的住地,即兰州市盐场堡的“赵家庄”,但巧的是其处位居黄河北岸,却如诗中所咏之画幅 “斜阳古柳”,与其优美的意境暗相契合。这里,多年前曾是一片碧树阴翳,周遭多古柳树、老梨树,花草匝遮,幽静宜人,李珍先生在此居住40多年,朝晖夕岚,文酒谜会。记得1996年6月,李珍先生个人举办的第二届“乐斋春灯雅会”在其居处进行,参加的有当年活跃在兰州谜坛的十多位谜人,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柯杨亦来现场,余也叨陪末座,忝列其间,李珍先生夫人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毕后同在黄河岸边绿树丛旁集体摄影,特作留念。每当说到旧时居处绿色生态,他都会依稀留恋,别有一番怀旧之情萦绕。

  第四枚印章,印文是:“安能辨我是雌雄”, 采撷自《木兰诗》。《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与南朝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合称长篇叙事诗双璧。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一十二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原文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格调雄劲、热烈、质朴。原来,李珍先生早年和外地谜友通邮中,因有人从未和他谋过面,就从名字的字面揣测,误认李先生是女士,故信中称谓辄有“李珍女士”云云。因是之故,夙擅篆刻的兰州谜人李载阳就给他刻了此章,并附有边款,记其原委:“李珍兄持石命余治闲章,月余不就,近闻……数人来信,称之为小姐,令人喷饭,遂以木兰诗句治印,以志轶闻。载阳刊石,乙亥冬日。”李珍先生常以此作笑话讲给朋友听,引得众人一阵“哈哈”。 实际上,李珍先生也是风雅潇洒。此是后话,不提也罢。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失去光明 上下战场不言弃
  • 甘肃戈壁小镇抢救“稻花香” 留住舌尖上的“乡愁”
  • 百余件国宝级文物运抵三星堆 一路上与洪水赛跑
  • 民间傩技艺人表演绝技 上刀山、过火海、舔烙铁
  • 人类用煤史上推千年:考古发现青铜时代开始用煤
  • 5件罕见抗战藏品现昆明 纪念币上写"还我河山"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