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多个文化层细石器遗址

时间:2014-02-22 08:24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赵凛松 点击: 载入中...

青藏高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任晓燕21日告诉中新社记者,持续两年的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首次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现多个文化层细石器遗址。


  此次考古发掘地位于玉树州治多县东部的参雄尕朔遗址,该遗址所在区域属高原草甸区,海拔4030米,遗址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15000平方米。


  2012年8月,玉树州联合考古队曾在这一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小面积试掘工作,共获取细石叶、细石核等各类石制品1000多件。2013年8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学系及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成都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系统性的调查与发掘。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办公室工作人员张成志介绍说:“从整体上看,这一地区细石器遗存以小型石制品为多,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加工为刮削器等工具。石片和石叶的打制剥片方法表明其石器制作技术系统已经比较成熟。”


  张成志说:“考古人员共清理灰坑3个、石堆遗迹11处,获取石制品2000多件,除石制品外,还获取了动物骨骼、炭粒等其他遗物。”


  “参雄尕朔细石器遗址的发掘无疑将推动青藏高原石器工业源流问题的研究。遗址出土的石制品数量大、种类全、层位关系明确,这为复原青藏高原细石器遗存的原貌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该地区石器制作动态流程的研究提供了完备的基础资料。而较多与石制品伴出的炭样、骨样的获取对于青藏高原细石器遗存的年代学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任晓燕表示,上述考古发掘对于理解青藏高原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经开始对青藏高原东北部进行文物分布状况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虽然现在这里人迹罕至,但并非是人们想象中没有什么文物,相反,这里的文物分布比较广,有些墓葬极具考古价值。”任晓燕说。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化石证明:北极狐500万年前起源于青藏高原
  • 青海治多参雄尕朔遗址:助复原青藏高原细石器遗存
  • 青海省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 青藏高原:游牧文化的摇篮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