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族赛乃姆

时间:2013-08-07 22:21来源:未知 作者:大西北生活 点击: 载入中...

 

  赛乃姆,译成汉语为偶像、神像、美女,有很多维吾尔族女性以赛乃姆作为自己的名字。在音乐的世界里,它是一种由多首歌曲(多至十余首,少则七八首)联唱的歌舞音乐的名称。如今,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于岁月变迁中,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在重大节日或劳动后,村民们围聚一起,集体歌舞,没有固定舞式。村民们通常随兴而舞,把日常生活习俗、田间劳作场景、生活中平常趣事、儿女情长,皆融入其中,快乐便由此弥漫开来。


  莎车县喀群乡的小学教师依明·依比布拉,从小浸润在赛乃姆的歌舞之中,便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一名能弹能歌能舞的赛乃姆艺人。他的见闻和亲历,见证了赛乃姆历史悠久的独特魅力。

 

 

  溯源赛乃姆

 


  16世纪,原居中亚一带的赛兰人大批迁徙至新疆库车地区定居,当年他们以跳"胡旋舞"、"柘枝舞"闻名,这就是赛乃姆最初的雏形。


  听到"赛乃姆"这个词,觉得非常熟悉,却又不知道这种熟悉感来自何处,等听到那悠扬的歌声,我才恍然大悟,我曾听过民歌《艾利普与赛乃姆》,它讲述了一对情人相爱却不得不分离的故事。几年前,这首歌被刀郎苍凉的声音演绎得荡气回肠。


  无论是歌曲,还是舞蹈,赛乃姆都让我感到亲切。既然赛乃姆在南北疆的乡村都很流行,并且历史悠久,那它究竟来源于何处?


  莎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的易拥政,一直致力于研究本县非遗项目。他说,据《突厥语大辞典》记载,"赛兰木"原指地名,原在中亚一带。16世纪,赛兰人大批迁徙至新疆库车地区定居。赛兰人当年就以跳"胡旋舞"、"柘枝舞"闻名。这就是赛乃姆最初的雏形。


  赛兰人的舞蹈舞进了西域各国,通过丝绸之路,逐渐与龟兹地区的舞蹈相融合,舞蹈中吸收了许多龟兹乐舞成分,保留了许多古典舞蹈动作,如"移颈"、"弄目"、"弹指"、"跷脚"等,形成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此舞由赛兰人带来,人们便将其舞称作"赛兰木",以地名为舞名,后逐渐演化为"赛乃姆".


  后来,赛乃姆舞广泛流传,遍及全疆,又分别与各个地区自身舞蹈的特点相融,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区的赛乃姆,这些赛乃姆大约有10多种,其中以喀什赛乃姆、库车赛乃姆和哈密赛乃姆最典型。


  莎车县喀群乡的赛乃姆,最能体现喀什赛乃姆明快活泼、热情奔放、步伐轻快灵巧的特点。依明·依比布拉则是喀群赛乃姆艺人中,相对比较突出的。


  初见依明·依比布拉是在去年春天,那是在喀什地区莎车县举办的巴旦木花节上。他淹没在众多的民间艺人中间,惟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正在弹奏着都塔尔的他,紧闭双眼高声唱着流传的老民歌。他不必睁眼去看,只要用心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舞者的舞步,全都和他的歌声融为一体,让观众完全沉醉在这歌舞的世界里。


  2011年,再次见到依明,是因得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赛乃姆的申报地区为莎车县,其传承人正巧是喀群乡的依明。

 

 

  初识赛乃姆

 


  父亲看出了依明的心思,他一边悄悄为依明做都塔尔,一边找同村的老艺人毛莱克·萨迪尔,请他收下依明做徒弟,学习赛乃姆。


  44岁的依明,相比较留着长长白胡须的老艺人们来说,非常年轻,年轻得让那些老艺人们既羡慕又为他骄傲。


  时隔一年多,我面前的依明没有太大变化,他戴着喀群乡特有的黑色小山羊皮帽,手中弹奏着热瓦甫,有着他这个年纪的沉稳,闭着眼追寻着手中弦动的感觉。


  依明是塔合塔科瑞可村人,父母亲都是村子里最普通的村民。因为喀群乡地处山区,在早些年,交通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在劳动之余举办麦西热甫,跳赛乃姆。


  小时候,依明听爷爷讲,喀群山区跳赛乃姆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爷爷的父母就会跳,大人跳小孩子就学,有人弹起乐器唱起歌,村里的男女老少就跳起赛乃姆。


  依明的爷爷是位弹奏都塔尔的民间艺人,村子里只要有麦西热甫,爷爷肯定要参加,依明和弟弟会跟着爷爷,在热闹的聚会里玩耍。依明就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跟着爷爷学习弹奏都塔尔。


  小学三年级时,依明去同学家玩,为了证明自己会弹奏都塔尔,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依明带上了都塔尔。去同学家需要走一段山路,依明背着长长的都塔尔,在山路上行走非常不便。结果,依明还未到同学家,就摔倒了。山石划破了手,身上背着的都塔尔也摔坏了,琴弦断了,琴杆琴箱也裂了。依明不顾流血的手,捧着受伤的都塔尔大哭起来。


  直到回到家中,依明的哭声都没有停。妈妈得知依明是因为摔坏了都塔尔而哭泣后,就劝慰他。"都塔尔摔坏不要紧,人没摔坏就好。"可依明的心里仍空荡荡的。


  那时,依明已立志要学习赛乃姆,而都塔尔是赛乃姆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如今,他心爱的都塔尔摔坏了,闲暇时间变得更多了,依明无精打采,只想着如何能让都塔尔再弹出音乐来。


  最小的弟弟常跟依明一起玩,他对依明说,"哥哥不要急,我们想办法把都塔尔修好。"兄弟俩没事就琢磨着自己修复都塔尔,他们找来麻绳当琴弦,找来橡胶用火加热融化,当做胶水,粘合琴杆和琴箱。都塔尔修好了,虽然音质暗哑,但依明和弟弟都为此高兴极了。


  六月收麦时节,夜里依明哥俩要为家里看守麦场,都塔尔当然少不了,弹一段曲子唱一段歌。困了将都塔尔挂在凉棚横梁上,倒头就睡。没想到,半夜突起大风,都塔尔再遭横祸,被风刮飞,摔落地上。


  这把都塔尔彻底毁了。看着伤心不已的依明,父亲依比布拉明白了儿子想要学习赛乃姆的心。父亲一边悄悄为他做都塔尔,一边找同村的老艺人毛莱克·萨迪尔,请他收下依明做徒弟,学习同村人都喜欢的赛乃姆。


  依比布拉做的都塔尔虽然粗糙,却是用马尾做琴弦,音质很好,再加上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师父,依明一下子觉得,每一个明天都让他充满期待。


  依明在课余时间就去师父毛莱克家,听师父弹奏各种乐器,学习赛乃姆的曲调。在那个阶段,他跟着师父学会了"孜巴赛乃姆"部分曲调和歌词。

 

 

  传承赛乃姆

 


  依明现在教授不同年龄段的徒弟20人,正当年的他并不满足于此,他的目标是,完整整理九个赛乃姆套曲,让更多的徒弟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由于家中有9个孩子,父母亲要靠农田养活一家大小,经济非常困难,初中毕业后依明没有再升学,而是选择了一门可以养家的手艺---学裁缝。裁缝一学就是5年,这5年的闲暇时间依明也没有浪费。


  他白天学裁缝,晚上继续到师父毛莱克·萨迪尔家学习赛乃姆,苦练都塔尔。两年一晃而过,毛莱克也将一身所学,传授给了依明。毛莱克为了让依明再有所进步,带他拜了赛麦尔·米曼和阿米丁·艾斯热提两位老艺人为师。


  同时学习裁缝和赛乃姆,看起来丝毫没有交叉性,但依明却觉得两者有相通之处。最大的共同点在于,这两门技艺都要用到手,而且手的动作必须要用心。裁缝裁衣,用手量尺划线,赛乃姆的伴奏乐,都塔尔、热瓦甫,每个乐器都要用手弹奏,跳赛乃姆,手上的动作带动了全身的动作。


  最后,依明总结出:只要心到,手自然到,无论哪种技艺无一例外。等依明学裁缝技艺出师,开自己的裁缝店时,他也学会了弹奏热瓦甫和弹奏弹拨尔,还有很多赛乃姆唱词和跳赛乃姆舞独特的手上和肩部动作。


  开裁缝店赚了钱的依明,买了一把新都塔尔,陆续又添置了热瓦甫、弹拨尔。有这些乐器在手,让依明自信了许多。九个赛乃姆套曲有几部并不熟练,有了乐器,不熟练的部分都好解决了。弹一遍比在心里记着,更容易找到音调和唱词。


  在此期间,依明做着裁缝生意,也会应邀参加附近的麦西热甫聚会,和艺人们在一起,无意间就巩固了九个套曲,而且新学会了很多民歌,如《喀什噶尔巴哈》、《莱丽古力》、《都斯黑内木》等。


  虽然,民间流传的赛乃姆是唱者不舞,舞者不唱,可这并没有对依明有所限制。他仍然对跳赛乃姆情有独钟。并且有了自己颇为独到的领悟,喀群赛乃姆出自山区,因为很久以前当地人有用鹰狩猎活动,所有赛乃姆的一些动作,加上了特殊的肩部抖动,双臂渐次伸展,有如鹰在天空俯冲、翱翔,与塔吉克族的鹰舞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来,依明结婚成家生子,岁月如梭,裁缝行当渐渐式微,依明重新做回了农民。但这些生活中的坎坷丝毫没有影响他的赛乃姆生活,反而让他在最困难无助时,弹起都塔尔,跳起赛乃姆,忘记了烦恼。


  依明对于赛乃姆的倾心,终有回报。1994年12月,因为他是村里有名的艺人,在村支部书记的推荐下,依明加入了乡文艺队,同时开始整理赛乃姆的各类唱词和乐谱。后来,依明又在莎车县声名鹊起,并多次在全县文艺汇演中夺特等奖。


  因为特殊的才艺,依明成为了一名乡村的小学教师。他走到哪里,哪里便成为学习赛乃姆的课堂,现在全县会唱赛乃姆九个套曲的只有三人,依明是其中之一。他现在教授不同年龄段的徒弟20人,而喀群乡开办的"赛乃姆班"的28位学生,也由他执教。


  说到这儿,依明有一种掩饰不住的自豪。他指着场中欢跳的两个小伙子说,"那是22岁的阿不都热西提·阿布拉,他跳的最好,是我最得意的弟子,还有一个玉素因·马木提,虽然才17岁,唱跳都好得很。"


  正当年的依明并不满足于此,他的目标是,完整整理九个赛乃姆套曲,让更多的徒弟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有机会,他还想和哈密、伊犁的赛乃姆传承人沟通交流,让赛乃姆突破地域限制,在更多的地方流传发展。

(责任编辑:鑫报)
顶一下
(1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推荐内容
  • 裕固族风情

    裕固族现有人口一万余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

  • 西北之魂——甘肃民歌花儿

    花儿是独具风格的民歌,具有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动听的特色。花儿最早是起源...

  • 觉乃藏族服饰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卓尼觉乃藏族在发展壮大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习俗。由于...

  • 戈壁滩上的奇迹

    戈壁(gobi ),亦称戈壁沙漠(gobi desert),在蒙古语中有沙漠、砾石荒漠、干旱的地方等意...

  • 娘本,一位谱写热贡传奇的人

    娘本(右)给村民们发放节日慰问金及物资 施建华 一个人,要经过多少的努力或者具...

  • 甘肃历史

    甘肃古属雍州,省会兰州。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31~4257、东...

载入中...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