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次惊动全军的吸烟
美国作家R·特里尔在《毛泽东传》里描述毛泽东抽烟时说:“毛至少有60年的抽烟历史,可能任何国家的政治领导人都不如毛抽掉的卷烟多”。然而,在毛泽东的抽烟历史上,最为轰轰烈烈的一次却是在1947年6月。
毛泽东望望洪水咆哮的葭庐河,望望堤岸上焦急等待的几百名干部战士,又转身盯住枪炮大作喊杀连天的高山,神色肃穆严峻。
啾啾啾——这是子弹从头顶上掠过的声音,几名卫士呼啦一声围住毛泽东。在他们的外围,十几名战士肩并肩枪口向外又围上一圈,同时,河堤上下响起子弹钻入泥土的噗噗声,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两座山头上已经出现了敌人,百余人的警卫部队是无法控制住所有山头而不叫7个旅的追兵饮马黄河的。
毛泽东习惯地吮一吮下唇,右手在前面轻轻一拨,卫士立刻闪开一条路。他缓缓下堤,几百人的目光追踪着他的脚步,注视着他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似乎要从中找到希望和信心。
“给我一支烟,”毛泽东轻轻一声,几百人的队伍立刻象刮起一阵风:
“烟,烟!”
“烟,快拿烟,毛泽东要抽烟!”
“毛主席要抽烟!”
几百名干部战士同时把手伸进兜里、怀里、背包里,掏摸着、搜寻着,就连女兵也不例外,可是,他们掏出的全是失望。
毛泽东已经在那光溜溜的大青石上重新坐下来,左右望望,忽然瞪起了眼,打雷一样吼:“烟呢?拿烟来!”
卫士们慌了。毛泽东因为肺炎,戒了烟,他们没有准备。现在毛泽东要烟,他们又不敢离开,又必须去找。
忽然队尾那边起了喧哗,隐隐听得一片激动声:“烟,烟!快给主席,快!”
周恩来急步迎去,看到毛主席的马夫侯登科,他两手捧着个油布包,被人群簇拥着,象被迎来的英雄,前头有人引路开道,后边有人扶持护卫。
“周副主席,我这里有,我烟瘾大,我用油布包着,能抽,在油布里,准定行!还有火柴……”
“老侯同志,我代表同志们感谢你了!”周恩来动了感情,声音比以前提高许多,他几步跑到大青石旁,把烟和火柴交给毛泽东的卫士延勇胜,接着招呼阎长林:“快,解背包!”
一条薄军被展开了,周恩来亲自扯起一角:“举起来,不要举得太高,朝东南斜点,好!”
薄军被遮在毛泽东头上,象一顶帐篷。
毛泽东叼稳一支烟朝延勇胜凑过去。可是,延勇胜的火柴没有划燃,风雨交加,大一阵,小一阵,延勇胜手哆嗦的厉害,喘不过气,那无数目光,使他心理慌,延勇胜又连续三次划火柴,火光只是一闪便熄灭了。
周恩来急了,对自己的卫士:“银桥你去,沉住气!”
李银桥捏出一撮火柴,可能不止七八根,沉住气用力一划,噗——!火柴燃了,毛泽东那支烟燃出圆圆的深红的火头,升起袅袅青烟。
干部战士们一堆一堆伙立着望,不敢前进,也不敢远离,毛泽东怎么想?一边是7个旅追兵,一边是洪水咆哮的黄河岔。过了黄河可以获得安全。可眼前滔天的洪水,又怎么能过得了呢……。子弹在头上飞掠,有两名战士中了弹,一名不声不响的倒下去,停止了呼吸,另一名不声不响的捂住左臂,鲜血从指缝间缓缓淌出,没有中弹的人们不躲不闪,就那么直立在敌人的枪口前,紧紧盯住毛泽东和他手中的烟,那烟头开始闪耀,吸得很哪!那烟灰在伸长、折断、跌落。
毛泽东似乎屏住了呼吸,毛泽东在一个劲地抽烟,毛泽东在深沉地思索。
蓦地,毛泽东立起身,把烟头掼于地下,用脚踩去,嘴里迸出一声:“不过黄河!”
“放心跟我走,老子不怕!”毛泽东从来不曾这样冲动亢奋,他用讥嘲藐视地目光朝敌人射击的山头瞟一眼,从容转身走上黄河岔的堤岸。不紧不慢,顺堤向西北方向走去……。
毛泽东在敌人的枪口下步行了三百米,并且脚步稳健,旁若无人,跟随其后的一百多人一个个目瞪口呆!(摘自《掌上千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