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的福寿沟是在宋代建设的,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它仅限于赣州老城区不被淹,而新城区一些地方遇到暴雨还是会涨水的。
“客家大道与金丰路口积水有半米深。”6月29日晚8点,地处江西南部的赣州城迎来了一场大雨,有网友在新浪微博上直播新城区的积水情况。
自6月20日以来,由于不断遭短时强降雨袭击,赣州城内出现为数不多的几个积水点,但与毗邻的武汉、长沙乃至江西省会南昌等城市出现内涝的情况相比,其整体排水系统运转基本正常。
“赣州的福寿沟是在宋代建设的,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它仅限于赣州老城区不被淹,而新城区一些地方遇到暴雨还是会涨水的。”有网友这样总结说。
但在赣州市市政工程养护处副处长朱小军看来,这种将功劳完全归结于福寿沟的说法并不准确。
“福寿沟排水系统目前并不完整,其担负的排水不及赣州总排放量的十分之一。”朱小军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我们沿用了福寿沟的精神,但并没有完全依赖它来解决赣州的排水问题。”
环保耐用
赣州三面环水,章、贡二江穿城而过,并在城北汇成赣江。从地图上看,拥有千年历史的赣州如同一只老龟浮在江中,首南尾北。
早在唐末,拥兵起义并自任虔州刺史的卢光稠曾做过扩城规划,由于工程浩大、城西北地势低洼及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建设的不合理等原因,此后的一两百年中,赣州城屡遭洪涝侵袭。
直到北宋熙宁年间,曾任宋朝“都水丞”的福建长乐人刘彝出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城区街道,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
两个排水系统的断面为矩形,砖石结构,断面尺寸很大,“广二三尺,深五六尺,甓以砖,复以石”,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
如果要简单概括福寿沟的异同,则可以用“寿沟受城北之水,东南之水由福沟而出”来形容。福沟自南门开始,经建国路中段、均井巷、攀高铺至八境路,主沟长约11.6公里,集水面积约2.3平方公里;寿沟自新赣南路、大小新开路、西津路至西门,主沟长约1公里,集水面积约0.4平方公里,通过西门口。
据赣州市城建局退休干部刘芳义考证,福寿沟两大主沟完成后,又陆续修建一些支沟,形成古代赣州城内“纵横行曲,条贯井然”,主次分明、排蓄结合的排水网络。
和城市常见的水泥涵管下水道不同,福寿沟的上部为拱形承重设计,墙壁两侧均为古代砖石构造。经过近千年的冲刷,管道内的墙体已出现一些崩裂、破损,一些地方依稀可见不同年代修缮的痕迹,甚至还可以找到水泥修补过的影子。
曾到福寿沟考察过的赣州市博物馆书记、中国历史建筑专家万幼楠对于宋代留下的拱形下水道结构,以及他们使用的桐油、黄泥、沙石(俗称三合土)和青砖、麻条石等建筑材料赞不绝口。
“这些都是当时的人在自然界找到的最好的原材料,他们按照科学原理建造出这项伟大的工程,这好像比巴黎的下水道还早几百年。”万幼楠认为,与现代涵管排水器材相比,中国最传统的建筑材料石块、砖和三合土才是环保、低碳的下水道建筑材料。
“涵管是用水泥做的管道,空气会进入到水泥内部,让它内部的钢筋生锈,最后的结果就是整个水泥建筑损毁。”万幼楠说,“福寿沟用的这些砖石在地下也会老化甚至崩塌,但是只要维修人员换掉坏的那几块,一疏通就好了,这就是为什么900年的福寿沟能够沿用至今的原因。”
不涝之谜
根据史料记载,福寿沟虽然经过多次维修改进,但大部分仍保留砖沟墙、条石盖板的结构形式。在现存的沟道中,最大的宽1米,深1.6米;最小的宽、深各0.6米。
“这么宽的横截面,足以让雨水很快流走,也让淤泥很难淤积其中。”朱小军说。而据万幼楠分析说,在现代,如果下水道的坡度不够,一般都要用抽水机,而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
福寿沟的另一个特点,是与城内的三池(凤凰池、金鱼池、嘶马池)以及清水塘、荷包塘、花园塘等几十口池塘连通起来,组成了排水网络中容量很大的蓄水库,以调节暴雨流量,减少下水道溢流。
在靠近城北的八境公园内,有一座方圆约80亩的水塘,这是目前仅存的为数不多的与福寿沟相连通的水塘之一。7月3日下午记者在此处看到,在树荫掩映之间,一个装有抽水机的排涝站屹立其间。
“这是最近几年才装上的新设备。在去年五六月的几场暴雨中,雨水总是先汇集到水塘,然后泵站再从水塘往江里抽水。”养护处一位姓谢的工作人员说。
朱小军认为,把下水道和池塘连通,这是“水利专家”刘彝的高明之处:“原理其实很简单,刘彝把老赣州城内的近百口水塘与地下的福寿沟串联起来。一旦雨量大增,福寿沟里的水暴涨,沟里的水就会流入水塘进行调节。”
为了防止在雨季期间章、贡二江的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从而倒灌入城的情况,福寿沟还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涨而后闭之,水患顿息”。
在离八境公园只有数百米远的赣江路涌金门,一度曾是赣州最为繁华的码头,而福寿沟其中一个水窗口就隐藏在其城墙之下。据同治《赣州府志》和《赣县志》记载,12水窗口中,在福寿沟图上注明了具体位置的只有4处,它是其中之一,其余3处分别在八境路新北门、西门口和西门城脚下。
据刘芳义考证,赣江路水窗是保存较完整的宋水窗实物,清名“水堑口”,由进水口处的内闸门、沟道和出水口处的外闸门组成。由于水窗坡度较陡,水进入水窗之后会形成强大的水流,带走泥沙以及其他固体物质,冲开闸门,排入江中。
“水窗是一项颇具科技含量的设计。”万幼楠解释说,“其原理是,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之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
福寿沟困境
刘彝之后,福寿沟一度由于管理不善而倒塌淤塞,排水功能大为降低。直至清末,沟道堵塞严重,“春夏之交,雨潦时降,潢污停集,疾病易生,民患苦之”。
最大规模的福寿沟修建工程是在清代同治年间。据志书记载,修复工程于同治八年(1869)十一月开工,历时9个月。公费开支部分共“计制钱四百八十千有奇”。主持修复工程的刘峙绘制了福寿沟图,并附《福寿沟图说》,这也是建沟以来现存的唯一现场调查记录资料。
解放后,赣州政府把修路疏沟列为当时市政建设的重点。在调查了解福寿沟的走向、完好状况、排水等情况后,从1953年开始逐段进行清理、修复和改建。而在管理方面,设立了负责市政工程管理、养护的专业机构,其中有一支维修下水道的专业队伍,负责对全市下水道进行定期清理疏通和维修工作。
“我们每年都会对福寿沟进行清疏和保养工作。”在赣州市从事市政管理养护工作长达14年的朱小军说。他工作的重心之一,就是修建和维护赣州市的排水系统,而对福寿沟的清疏和保养是其中的一部分。
由于福寿沟的建造受到形学和堪舆家的影响,形似古篆“福寿”二字,在线路走向上“纵横纡折,或伏或见”,给朱小军和他的同事们在管理和维修上增加了不少困难。
有工作人员透露,每年夏天,都是环卫工人清理福寿沟的季节。因为闷热、恶臭,工人们常常需要多人轮流下井。“我们会轮流下去用簸箕将污物一簸箕一簸箕地传到井口。在一些地段,即使熟练工人,常常也是呆半个小时就要上来休息。”
“有的坑道只能允许一个人弯着腰在里面清理淤泥和堵塞物。再加上有的坑道经过住宅区,我们根本无法清理,只能以检查坑井为主。”朱小军说。
而福寿沟面临的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是,过去它以排雨水为主,污水仅是数量很少的洗涤生活污水。而现在的污水成分复杂,有工业污水、粪便污水、生活污水,数量比过去大得多,腐蚀性强。据有关人士说,福寿沟的砖石材料,经过九百余年,大多数已风化、剥落,再经不起工业废水的腐蚀。
而更为令人惋惜的是,与福寿沟相连通的起蓄水作用的大小上百处水塘目前已经所剩无几。据万幼楠调研,古福寿沟系统80%的蓄水池已经消失了,而其中有不少是在近几十年间被填平的。
“如今,城市在发展,但水塘却在减少。大的水塘只剩下荷花塘、清水塘等寥寥几座,80%的水塘都被填平了。现在到处搞开发,本来是水住的地方,现在人要去住,将来一定会遭到报复的。”作为专家的万幼楠也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
福寿沟思维
“这是很可惜的事,如果那90多个水塘能够保存下来,福寿沟的作用会发挥得更好。”朱小军有点遗憾地说。但他认为,现在追究水塘因何消失的问题意义不大,“最要紧的是将赣州的排水系统建设管理好”。
在以前,埋在赣州老城区900多年的福寿沟几乎完美地达到了朱小军这3个要求。但随着章江新区的渐具规模,赣州城区也在日渐扩大,福寿沟在其中的作用被日渐削弱。
“福寿沟排水系统目前并不完整,其担负的排水不及赣州总排放量的十分之一。”朱小军说。据其介绍,早在2008年,赣州就出台了《赣州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规划范围为赣州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约150平方公里。
在此基础上,赣州市还在福寿沟的出水点处建了3个排涝站。一旦出现积水,排涝站的大功率抽水机就可以将它排往江里。“我们的排涝站与章、贡二江上游的水文站和气象站达成了协议,建立了水情和汛情的互通机制。”朱小军说。
就在今年5月,赣州市投入253万元,置车载水泵及150千瓦车载发电机组各一套,在章贡区水南镇岭头上建设一座临时应急排涝站,以满足汛期时城市排涝需要。
“在排涝站,我们平时还有一套机器保养机制,确保机器在关键时刻不出故障。”赣江路排涝站一位工作人员说。据其回忆,就在去年的一场大雨中,抽水机曾出现过短暂的死机情况:“当时就看到门外的积水逐渐多起来了,幸好我们及时排除了故障。”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路修到哪里,就在哪里安设排水管。”朱小军说。而随着章江北岸截污干管工程投入使用,赣州市也实现雨污分流的目标。
“现在赣州新的排水系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是用了福寿沟的精神,但是并没有用它实质性的东西。”朱小军说。
在城市排涝工作中,赣州传承了福寿沟的一些特点:比如新城区中央公园有一处人工建造的河塘,其目的之一是和老城区的河塘一样,在内涝发生时,起到调蓄作用。同时,在建筑材料上,赣州市也在考虑,是否能够恢复砖砌法,方便维修与护理。
“下水道不像园林绿化那么显而易见,也不容易彰显政绩,但它是城市的血脉,你想要一两年内搞好它是不可能的。”朱小军说。
朱小军认为,赣州城区要想没内涝,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包括雨水能迅速流走、雨水汇集后能及时排出、章江和贡江的江水不能倒灌涌入城。
作为拥有千年“福寿沟”和现代排水系统的赣州,城市防洪防涝的大问题有了保障,但路面积水、污水乱排等小麻烦却如“肠梗阻”,不时困扰市民。
“我们有了福寿沟作为基础是比较幸运的,但说实话,如果哪天赣州市不再具备以上3个条件,我不敢打包票说它以后不会出现内涝。”朱小军说。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