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灯火万家,可现在的夏夜,璀璨是璀璨了,却有灯无火,少了一种特有的情趣。
星为眼,月照明。记忆中的故乡的夏夜,只有流萤闪闪,一般的农家,是不点什么灯火的。
屋里不点灯火,并非就没有灯火。小河里,星星点点;田野上,明明暗暗,到处都有灯火的闪烁呢!
小河里的灯火,当是渔火了。“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这是清人查慎行的诗句吧,把那种极富艰辛的渔家生活,写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浪漫。每当看见那些星星点点的渔灯,我总记得老祖母常常挂在嘴上的话:“能下地,莫取鱼啊!”
其实,那星星点点的渔火,也并非纯粹是为了在渔船上照明。鱼儿,有趋光的特性,夜间出来觅食,总是朝着有光亮的地方聚集。
那些朴实憨厚的渔人啊,却也有着一种职业的狡黠!
而一望碧绿的田野里一盏盏明明暗暗的灯火呢,则是乡亲们为了诱蛾而点燃的。
水稻拔节孕穗的时候,正是飞蛾产卵,虫害发作最为严重的时候,弄不好,秋天的产量,就会打一个大的折扣。“身上衣裳口中食”,这可是马虎不得的大事呵!
于是,诱灭飞蛾,使它没有产卵的机会,便成了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关键一着!
那时,我还在上高中,暑假时候,都得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老队长便让我跟着他的儿子,比我大五岁的存根叔,在清朗的夜晚在长势正旺的稻田里点灯诱蛾。
记得,在一块快稻田的一条条田埂上,我和存根叔,总会垒起一个个土墩,再在土墩上,摆上一只只木盆,木盆里盛着的,是按一定比例用农药和清水兑成可以让飞蛾致死的药液。而油灯,就在木盆旁边点燃。它是用一只只粗粗的农药瓶做成的,里边装了满满的柴油,瓶口,安的是用铅皮卷成的灯芯。
到了晚上,去一块块稻田一条条田埂上,点亮一盏盏油灯,于是,一簇簇红红的火苗,便在一块块碧绿的稻禾上跳跃,点缀着夏夜的乡村这一望无际的原野。
“飞蛾扑火”,不说它诱蛾的效用了,单是这夏日的乡夜,这一碧的原野上一簇簇忽明忽暗的灯火,就远远胜过了那位清人《舟夜书所见》的意境。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