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蠢材?

时间:2012-12-12 11:16来源:未知 作者:龙羽羊 点击: 载入中...

  
 




       蜂的世界,女王的绝对权威,取决于她是这个群落中唯一的“女性”。而在狮子王国,雄狮却成了“国王”。它们可以不承担义务,只需行使作为“男性”公民的权利。人类不是这样,因为没有,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天才”……


  以牺牲大多数来保全少数,以牺牲少数来保全一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几乎所有的“高招”,都为尽可能牵制对手,这当然指战略问题。战术则更加阴险,什么别马腿、堵象眼、士升起,无所不用其极!


  一、师生何恋


  莎莎自从获得国际大奖之后,就很少与Same通电话。


  Same知道,现在演艺界有太多潜规则,像莎莎这样的实力派歌星,不是仅靠潜规则就能够获得国际金奖的。


  他相信莎莎的实力。


  是的,莎莎太有实力啦。所以她总在各种各样的潜规则与明规则之间游弋、拼搏、彷徨、挣扎……


  Same知道,莎莎属于个性很要强的那种女孩。


  大概是莎莎已经习惯了与各色人等的周旋,所以对于Same,她的接触总是浅尝辄止、若即若离……


  Same其实是一个感情白痴,他的婚恋是属于一见钟情式的,所以闪电式恋爱、闪电式结婚,婚后十月生子,几乎没有多少时间给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还有,他“冷血动物”的历史,他“胡虏未灭,何以家为?”的志向,让他在整个学生时代错失了多次恋爱良机,所以在对待男女感情方面,他明显的先天不足。


  莎莎则不一样,她从小聪明伶俐、多才多艺,又长的天生丽质,显然属于人见人爱型。


  特别是进入演艺圈后,职业环境迫使她不得不与形形色色的人短兵相接。而每一次都是对她灵与肉的极大考验。


  Same想到了莎莎出国前公园巧遇那一幕。


  她需要导师的教诲,学业尚未完成,文凭是一个硬条件。


  难道,莎莎已经被导师“潜规则”?!


  Same脑海里刚刚闪过这么一个念头,就立刻为自己有这种“不健康”的思想而感到可耻。


  是的,自己怎么能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人家是导师,是才高八斗的学者,是德高望重的先生,怎么能够和潜规则这样龌龊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呢?


  还有莎莎,她那么机灵,她不过就是周旋,就是逢场作戏罢了,难道还能够真的被潜规则了不成?


  再说啦,导师爱上学生,学生爱上导师,那也不是没有可能,顶多也就是一个“师生恋”,干嘛非要想成潜规则呢?


  20世纪最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初恋不就是师生恋吗?


  虽然,这段恋情已离婚收场,但刚开始还是轰轰烈烈的嘛!


  还有,大文豪鲁迅也是师生恋。


  据说,1923年,许广平二年级时才读到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略》。在每周30多小时的课程中,她最盼望听讲小说史,上课时常选择第一排座位。


  在学校,鲁迅是一位在学生中找不出一句恶评的老师,而许广平则是一位听课时喜好忘形而直率地提问的学生。


  资料显示:许广平是近代广州第一家族许拜庭的后人,家族中人才辈出,如反英军入广州城斗争的功臣许祥光、有“许青天”之称的许应镕、廉洁清官许应锵、民国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辛亥革命元老许崇灏、有“铁血将军”之称的东征名将许济、红军名将许卓、著名教育家许崇清等。


  许广平的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曾经做过浙江巡抚,是官居二品的封疆大吏,获赐可在宫中骑马,因此许家称得起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族。表哥许崇智是黄埔军校创立人,粤军总司令;另一位表哥许崇清则为广州前教育局长;侄子许卓则是红军烈士;还是香港演员许绍雄的姑婆。


  许广平的父亲许炳枟因系庶出,在这个大家族中处于受歧视被排挤的地位。他虽然是评定诗钟的好手,又自称为诗人,但却没有功名在身,终生未能做官。他是个半开化的绅士,从小就具有叛逆精神的许广平经过斗争,居然被允许像男孩子一样读书、学官话、上学堂,连缠足的罪也免了。


  1925年3月11日,当时女师大发生了反对校长杨荫榆的学潮,作为学生自治会总干事的许广平正是学潮中的骨干。


  为了解除时代的苦闷,探讨中国女子教育的前途,她主动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


  信送出后,许广平很有点忐忑不安。


  26岁的她,平时晚上倒床就睡着了,这夜她辗转反侧思量着自己的信。对于学校中的种种现象,她认为是教育的失败,是青年的倒退。


  她写道:“先生!你放下书包,洁身远引的时候,是可以‘立地成佛’的了!然而,先生!你在仰首吸那卷着一丝丝醉人的黄叶,喷出一缕缕香雾迷漫时,先生,你也垂怜、注意、想及有在虿盆中展转待拔的么?”……


  不意3月13日一早许广平收到了鲁迅的复信。展 开信笺,“广平兄”三字赫然在目,她的绷紧的心弦一下就松弛了。


  鲁迅的信写得很长,谈了学风,谈了女师大校中的事,又着重谈了他的处世方法。


  从此他们在斗争中相互支持,在事业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上相互关怀。


  他们相恋于1925年10月20日这一天的晚上,在鲁迅西三条寓所的工作室--“老虎尾巴”,鲁迅坐在靠书桌的藤椅上,许广平坐在鲁迅的床头,27岁的许广平首先握住了鲁迅的手,鲁迅同时也向许广平报以轻柔而缓缓的紧握。


  于是,鲁迅首先对许广平说:“你战胜了!”许广平不禁报以羞涩的一笑。接着,两人热烈地接吻。


  第二天,刚刚写完小说《孤独者》四天的鲁迅,又一气呵成了一篇以婚恋为题材的,充满生活哲理和抒情色彩的小说--《伤逝 <http://baike.baidu.com/view/137506.htm>》。


  1927年10月3日,鲁迅和许广平终于在上海开始了他们的同居生活。他们之间,相差18岁。


  Same原以为,师生恋是一件可耻的,不道德的事情,后来看到鲁迅的师生恋,他的观念似乎有了一些松动……


  因此对名人们的“师生恋”, Same喜忧参半!


  不过,有了牛老师和小芳的那一段故事,Same一直都是“师生恋”的坚决反对者。


  Same固执的认为,老师与学生恋爱,就像老鹰与小鸡的恋爱。所以,自己从来都在学生面前展示出“冷血动物”的一面。


  随着自己上网时间的增多,Same对“师生恋”的看法,似乎又回到原点。


  还有,虽说爱情是平等的,但Same始终觉得,在“师生恋”这个问题上,一般情况下,总是学生处于劣势地位。


  特别是近年来,“师生恋”三个字,已经越来越变得有些让人困惑啦。


  正如“先生”、“同志”、“小姐”、“公主”等等词汇一样,即使书面语言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在口头语及非正式场合,已经被彻底改变含义一样,“师生恋”也一样,成为一个相当恐怖的词汇。


  从网上时不时看到的一些消息看,在“师生恋”的遮羞布下,许多禽兽教师把黑手伸向涉世未深的孩子。


  有男老师长期玩弄多名女学生的,有中年女老师乱搞多名小男孩的,即使是一些各自有家庭的男女老师,也常常和自己的学生坠入“爱河”!?


  更有一些衣冠禽兽,利用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顾及面子名声等心理,长期把学生作为性奴,用“师生恋”的幌子,干出违法乱纪的勾当。


  于是,“师生恋”就成了“师生乱”了。


  当然,“师生恋”作为一种校园特有的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所以,关于“师生恋”的争论,一直喋喋不休。


  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的哈佛、斯坦福和宾夕法尼亚等大学就不提倡大学老师与学生发生恋爱婚姻关系,加州大学则是明令禁止的。他们的理由是一旦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谓两厢情愿的说法可能是不真实的。因为学生的命运掌握在老师手里,所以这些学校干脆禁止,采取一种避嫌的态度……


  台湾“教育部门”还发布了“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防治准则”,发文大专、中小学等各级学校,要求各校在新修订教师聘约时,明令禁止“师生恋”,教师违反聘约可能受到停聘或解聘等处分。


  武汉科大禁止师生恋事件发生后,网络里的讨论也是非常激烈。如果人们用一种私人生活领域的眼光谈论它,忽视公共领域里的规则,是无法协调好规范好这种权力运用的。而导师在论文过关方面与学生进行权色交易,就显然失去了任何约束力。而在这样的权色交易中,学生处于劣势,很可能就是受害者。


  在中学,学生处于青春期,加上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所研究出来的“青春期躁动”和“恋母情结、恋父情结”,在老谋深算的教师面前,完全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们的感情,其实是彻头彻尾的不平等条约。


  至于小学,百分百是不足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可那些“恋童癖”的衣冠禽兽,也借“师生恋”伸出自己罪恶的魔爪……


  或许,是这个网络时代过度的放大了社会的阴暗面,但Same觉得,自己脑子里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太多了!


  他感到不寒而栗!


  他想到同桌小芳,还有牛老师,他们之间究竟是“师生恋”呢?还是“师生乱”?


  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号。


  Same想,关于“师生恋”,自己应该有一个一分为二的态度。


  除了鲁迅与许广平、沈从文与张兆和、徐悲鸿与孙多慈、钱穆与胡美琦、余秋雨与马兰、李双江与梦鸽……


  师生恋似乎写满了传奇与浪漫。


  网上资料显示,沈从文与其他师生夫妻有些不同,他完全是靠死缠软磨得到学生张兆和 <http://baike.baidu.com/view/479581.htm>的,如果他像鲁迅先生那样玩文字游戏,他永远不可能成功--因为追求张兆和的男生有一个排。


  沈先生有自知之明,在女学生的眼里,他只是一只“癞蛤蟆”,因为他与那些留洋归来的教授相比,一点资本也没有,只是来自湖南湘西的只读过小学的穷文人。要不是胡适 <http://baike.baidu.com/view/2010.htm>先生爱才心切,破例让他到上海教书,他永远不可能遇到“白天鹅”张兆和。


  张兆和出身于江南名门世家 <http://baike.baidu.com/view/2621002.htm>,父亲腰缠万贯,这样的小姐又怎能把土老帽沈从文放在眼里呢?然而,沈从文一开始就迷上了张兆和,疯狂地写起了情书,并以死相胁。最后还是胡适校长出面,张兆和才勉强答应。


  1933年,31岁的沈从文娶了小自己8岁的张兆和为妻,相伴终生。


  这样勉强的师生恋,或许是先结婚后恋爱的一个实践,然而我们也能够看到这些勉强背后,一定还有一些缺憾和不安!


  余秋雨和马兰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马兰从安徽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了省黄梅戏剧院。而余秋雨先生是上海戏剧学院 <http://baike.baidu.com/view/96261.htm>院长,应该是说一条线上的人。所以马兰虽然没有在课堂上聆听过余秋雨 <http://baike.baidu.com/view/5924.htm>先生的课,但也应视作是他的学生。


  当马兰凭《严凤英 <http://baike.baidu.com/view/36038.htm>》的演出而一举成名后,一位艺术界的前辈送给她一本书,嘱咐她,从事戏剧工作必须读读这本书。这就是余秋雨先生的《艺术创造工程》,正是这本书,使马兰结识了大她16余秋雨先生,他们就是从探讨这本书开始的恋情。


  或许是因为工作的关系,Same常常要思考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倡导绿色文化运动以来,他的思考面越来越宽,思考的角度也越来越深。


  对于老夫少妻,Same是有保留意见的。


  像前面的三对,18岁、8岁、16岁,这样的差距也就罢了,特别是中年娶妻,大10岁以上,20岁以下都可以勉强同意,因为40岁以上的女人,与50多岁的男人,许多方面还是比较般配的,但一旦年龄差距过大,有许多心理、生理、伦理、法理、情理等诸多方面的现实难题根本就无法面对!


  比如,82岁高龄的杨振宁迎娶28岁的翁帆,若干年后可能是一段佳话,一种美谈。但Same当时很看不习惯。


  杨振宁是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 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24904.htm>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 <http://baike.baidu.com/view/33434.htm>提出的“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http://baike.baidu.com/view/187318.htm>”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关于宇称守恒定理,Same知道的也许还没有现在中学生知道的多,但他知道,只有34岁的杨振宁和30岁的李政道却共同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并与第二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量子力学里,宇称 <http://baike.baidu.com/view/970.htm>,是表征微观粒子运动特性的物理量。宇称守恒定律是关于微观粒子体系的运动或变化规律具有左右对称性的定律。即微观粒子体系在发生某种变化过程(如核反应、基本粒子的产生和衰变等)前的总宇称(其值为+1或-1)必须等于变化过程后的总宇称。其物理意义是,粒子体系和它的“镜像粒子”体系都遵从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


  简单说,宇称就是一种空间的左右对称。在物理学中,这种“对称性”就是指物理规律在某种变化下的不变性。例如,在实验室做某一实验,你无论是今天做还是明天做,无论是今年做,还是10年以后做,只要实验条件没有改变,所得的实验结果都应是一样的。同样,同一个物理实验,你无论放到哪一个实验室去做,都应该得出一样的实验结果。总之,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不会改变物理规律的形式和结果。


  宇称守恒定律与许多实验结果相符合,原本是物理学界一致相信的原理之一,曾为人们所公认。尽管由于θ与τ粒子在实验中所显现出的矛盾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宇称守恒定律的怀疑,但要推倒这棵大树简直太难了,大多数人都望而却步。直到1956年,李政道 <http://baike.baidu.com/view/33434.htm>和杨振宁 <http://baike.baidu.com/view/2127.htm>根据对实验事实的分析,首先从理论上指出,并由吴健雄 <http://baike.baidu.com/view/24220.htm>等人在实验中证实,至少在基本粒子弱相互作用的领域内,宇称并不守恒。从而证明,宇称守恒定律并不普遍适用。


  此后杨振宁教授走向人生的巅峰,估计他的大部分事迹已被广为流传,这里就不再罗嗦啦,因为那些伟大的成就,与后来的“师生恋”并没有太大联系。


  2011年6月底,由学者江才健撰写、更为全面讲述杨振宁人生的书《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面世,在和小自己54岁的翁帆结婚引发的喧嚣之后,杨振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杨振宁自曝向翁帆的求婚过程,声称他和翁帆的生活,除了在外旅行,基本上都是居家生活,和所有相爱的人在一起一样,一时也想不起还有什么浪漫的事。


  虽然相差了整整54岁,可在翁帆的眼中,杨振宁教授精神矍铄,说话、行动、思维都很快,除了年纪大一点之外,他具备了男人所有的魅力。


  Same当时很看不习惯杨振宁和翁帆,除了54岁的年龄差距,还有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师生恋。


  Same当时认为,杨振宁以其卓越成就所获得的德高望重,是为人师表的最高境界。而与翁帆结婚,开了一个教育史上无法挽回的恶劣先例。


  不过最后,Same还是秉承了自己对师生恋一分为二的观点。


  他觉得,要是自己把杨振宁想象成奴隶主贵族、封建皇帝、部落酋长、财团掌门人、金融巨鳄、房地产开发商、腐败分子,那么这样的新闻还是新闻吗?


  杨振宁与翁帆是高调的,再说,翁帆已经都28岁,及时上溯10年,也到了18周岁,是成人了。


  杨振宁82岁时娶了28岁的翁忛。如果这还是一个奇诡的先例,那么,后来翁忛68岁的父亲翁云光和杨振宁18岁孙女喜结连理,则让翁杨两家在社会身份认知上,特别是家庭成员的相互称谓上,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


  于是,四个人的关系变成这样:


  杨振宁:翁帆的丈夫、翁云光的女婿、小杨(自己孙女)的女婿;


  翁帆:杨振宁的妻子、翁云光的女儿、小杨的女儿;


  翁云光:杨振宁的岳父、翁帆的父亲、小杨的丈夫;同时,他又是杨振宁和翁帆的孙女婿。


  小杨:杨振宁的孙女、翁帆的孙女、翁云光的妻子;同时又是杨振宁和翁帆的继母,是翁云光的玄孙女。


  Same想到这儿,不禁哑然失笑。


  看来这个世界不守恒的不仅仅是宇称,而且还有家庭称谓问题。


  而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称谓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这么看来,与隶主贵族、封建皇帝、部落酋长、财团掌门人、金融巨鳄、房地产开发商、腐败分子和其他一些蹂躏未成年少女、特别是幼女的行为相比,杨振宁显然要比他们道德得多、高尚得多、也理智的多!


  于是Same就想,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无端的剥夺和蛮横的禁止,绝对不会收到正面的回应,若果真要禁止,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这个界限是年龄不超过18周岁。


  至于18周岁以上的男女学生,已经成为成人,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也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么一想,Same觉得,自己对莎莎的担心是那么的多余!


  可是莎莎,公园奇遇,像是刻在自己脑海里啦。


  莎莎,她的导师,孙子都有莎莎这么大了。


  她们,她们怎么能够?


  Same又暗暗骂了自己一句,他觉得,对于莎莎,他好像有些吃醋了。


  可是,他真的吃醋了吗?


  Same不知可否。


  他知道,自己小说中的人物,是加工过的,是生活中可以找到同类,但绝对具体不到某个人的角色。


  如果自己暗恋上自己所创造的角色,那无疑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再说,女主人公不是一个,而是两个,除了莎莎,还有佳佳。


  如果自己再脚踩两只船,那么自己的感情将坠入万丈深渊。


  好在目前,他还能够把握住这个度。


  无论莎莎,还是佳佳。


  因为他还要继续修改自己的小说。


  Same又一次战胜自己,从莎莎和佳佳的围追堵截中奋力突围,目光重新回到原稿上……


  二、学优登仕


  四月初的一个晚上,许久没有见面的吴军强忽然打来电话,说他想参加最近L省正在组织的全省机关公开录用公务员考试,主要是想听一听我的意见。


  自从推行“谈心式教学法”以来,我给学生定了一条“不耻上问”的规矩,那就是:只要是三木的学生,就可以在“任何时候”提“任何问题”。


  我把“任何问题”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能当面回答的,就当面解决;


  二是还需要思考的,就限时回答;


  三是一时说不准的,就下节课回答;


  四是干脆答不上的,就在请教了别人以后再回答。


  吴军强的问题显然属于第一类,加上我又是一个急性子,所以拿起电话就讲:


  “小吴啊,你有这个勇气,我觉得很好!现在虽然社会上传说在公务员考试中,舞弊现象比较严重,但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不能仅仅因为自己处在黑暗的角落,就匆匆断言全世界都没有阳光。”


  “可是,三木老师,我一没有关系,二没有钱财,三没有高学历,总觉得自己的把握不大。”


  吴军强似乎很是矛盾。


  “你没有听《水浒传》的主题曲里,整天都在唱‘该出手时就出手’吗?我觉得你首先要有准备,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重在参与吗。”


  “那么,三木老师,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去准备?”


  “我的建议有两点:第一点,要知‘彼’。你想报考什么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你所报考职位的性质是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第二点,要知‘己’。你过去一直经商,听说搞得还不错。但是,你的动机是什么?你能否适应?你对自己的潜力到底掌握多少?你的职位与理想是否吻合?所有这些都将是非常重要,而且必须很快就要得出结论的。《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了,三木老师,人事局有辅导书,128元一套,您说买不买。还有,人事部门还开办了专门的辅导班,利用双休日辅导,四次要交1200元,据说这个辅导的含金量很高,您说我还报不报?”


  我想了好一会儿,他的问题还真的是不好回答。


  按理说,这辅导班应该是很权威的,所以应该报,可1200元的辅导费,的确有些离谱。至于辅导书吗,绝对是要买的,因为考试的内容,就全部印在这一套辅导书里头。


  可是,如果我建议他上了辅导班,买了辅导书,结果什么都没有学到,或者说对他没有太大的帮助,我心里自然会不安,吴军强也自然会对我大失所望。


  不过,敢考总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很肯定的对他说:


  “如果你的经济条件许可,辅导班你也可以去报,毕竟那是权威部门办的,参加了肯定没有坏处。当然,如果你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或者你觉得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的钱,你就买一套辅导书吧,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把握和领会辅导书中的内容。”


  “至于你说的那些理由”,我接着说:“我看你没有必要担心什么。因为公开招考的通知是发在当地各大媒体上的,不仅招考单位公开、招考职位公开、招考对象公开、招考条件公开,就连监督电话也是公开的,你难道没有看见招考的原则就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吗?”


  “是的,这些我都看过了,可就是没有勇气说服自己。不过,听了您这番话,我的心里的确踏实多了。三木老师,我真的从心底里感谢您,如果我这次能够顺利过关,我一定请你吃饭!”


  “什么呀,你知道我是从来不接受学生的吃请的,我预祝你马到成功!”


  “那好吧,打扰您了,再见!”


  “再见,祝你好运!”


  ……


  修改到这儿,Same忽然想起眼下的公务员热来。


  据报道: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


  从报名情况看,报考人数最多的前十大职位,全部为海关系统职位。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一职,最终以4723人竞争此职位而高居此次“国考”首席职位,第二、第三名分别是南京海关和厦门海关的监管职位,分别是4653:1和3490:1。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国考”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但仍出现了87个无人报考职位及13个报考合格人数未达到计划人数的职位。这说明即使在如此惨烈的公务员竞争中,“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


  Same想,这当然与千百年来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些在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励志口头禅 <http://baike.baidu.com/view/58528.htm>,实际上是官本位思想的真实写照。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是重“官”的社会,人们都想当官,又都怕官,可以说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孔子说:“学也,禄在其中矣。”他的高徒子夏则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说法。


  到了宋代,宋真宗赵恒写过一首《劝读诗》,进一步形象地予以阐释: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看来,古人读书做学问多是为了做官,这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显而易见的。“囊荧映雪”、“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都是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


  当然,即使在古代,也不乏对“官本位”认识深刻的有识之士,据说有一首从前秀才写的嘲讽人的贪得无厌的诗,名为《解人颐》,内容是这样的: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这样的讥讽,应该说深入到骨髓里去啦。可是,在“官本位”的汪洋大海中,顶多只是一滴水。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意味着当官就有尊严,有权就有一切。官与荣耀是交织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官以及官级大小,就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就价值的主要标志。官做得越大,他的学问越大,成就越大,人们相信他的人生价值就会越高,然后是顶礼膜拜。


  人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社会上形成了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由此造就一种对权力、官位、官员的崇拜和敬畏,进而导致长官意志、权力至上观念和依附意识及其现象的盛行。


  官职可以衡量一切:政治待遇、社会名声、经济收益、工薪多少、住房大小、专车档次。


  官级不仅影响活人,人死后有没有追悼会、悼词长或短、安葬谁掏钱、安葬在何处,都视官职大小而定。


  各种会议,甚至是学术 <http://baike.baidu.com/view/483967.htm>会议或专业会议,行政领导 <http://baike.baidu.com/view/49575.htm>都要头排就座,而且特别讲究领导与会级别、座次安排,以至于会议座次安排都成了政府会议管理 <http://baike.baidu.com/view/18841.htm>的一门学问。


  企业里也有级别,企业领导、特别是国企领导,一般都要对应相应的行政官衔。


  非但如此,影视演员、流行歌手、人民教师、医生护士、科研人员,也常常要用官级来套。


  甚至有些和尚、老道,也得看他相当于多大官,以至于闹出“处级方丈”、“局级主持”这样的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http://baike.baidu.com/view/4864.htm>。


  官本位现象自然也没有放过安静的校园,就连一些中小学生孩也沾染上了官瘾。


  一个几十人的小小班级,除了班长、副班长,还有学习委员、劳动委员、卫生委员、体育 <http://baike.baidu.com/view/8323.htm>委员、文艺委员,少先队系统还有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带官衔的几乎占去班级的20%。


  孩子们常常为了多一道“杠”而争得面红耳赤。


  当然,有的学校还在多一道“杠”上别出心裁,2011年一位五道杠少年走红网络,就充分说明官本位泛滥到随便就可以多一道“杠”的程度。


  当然,实在没法安排了,可以当一个课代表或者小组长什么的。


  有时候,一个孩子当了值周生就能够高兴了一个礼拜,因为他从来没当过班干部,值周生至少可以过一周的官瘾。


  还有,个别家长们为给孩子谋个一官半职,往往不惜给老师请客送礼。


  在这个问题上,Same教训极为惨痛。


  Same记得,又一次刚开学不久,儿子对他说:“爸,我当班长了”。他没褒也没贬,而是给了儿子一拳,说:“臭小子,好好干,老爸支持你!”


  可是到元旦搞节目的时候,儿子说:“老爹,我们班长叫我准备一首诗朗诵,你帮我写一篇吧。”


  当时Same很是吃惊,就问:“你不就是班长吗?”


  儿子故作镇静地说:“我怕影响学习,不干了。”


  后来Same才弄明白,是另一名同学的家长,请班主任和代课老师聚了一次,然后,儿子的班长就莫名其妙的被替换啦。


  哈哈,还好,自己给儿子从小就进行挫折教育,儿子居然很开通。


  倒是Same自己,还很为儿子鸣不平!


  Same联想到这儿,觉得扯得有些远啦,他把目光再次停留在电脑上,他觉得下面要修改的内容,几乎就是一篇关于“人才”的长篇大论,无论如何,离小说的要求相去甚远……


  这样想着,他多少有些想念那位“大隐隐于市”的瑜伽教练佳佳了。


  可是,佳佳为什么最近始终不回复自己的留言呢?


  管她呢,还是边改小说,边等消息吧。


  三、一个传呼


  吴军强去准备了,我因为课程安排紧张,一直没有顾上过问他的进展情况。


  “五一”长假前,准确地说是4月28日,我从报纸上发现了有关L省公开招考公务员正式报名日期的通知,于是,我赶紧给吴军强打了一个传呼。


  传呼发出去了,但我却有几分后悔,因为我知道,虽然吴军强有一个传呼,但他没有电话,他每次给我回电话,至少要跑到1000米以外的一个电话亭。


  而且,当时已是晚上9点左右,天已经很黑啦。


  我希望这次传呼小姐操作错误,明天再说。


  可是,我听得清清楚楚,传呼小姐甜美的声音、清晰的吐字,都不容置疑。特别是她在最后还特别追问了一句:“先生,还有什么服务吗?”


  我说“没有”。


  她才挂上电话说:“好的,拜拜!”


  时间一分一秒在过去,可是这个传呼却让我等得越来越担心,我最后确定可能传呼台小姐的确传错了,眼看已经到了零点,我也就上床睡觉了。


  朦胧中,我听到客厅电话刺耳的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我赶紧披上一件衣服,冲到客厅,拿起电话。


  “喂,喂,喂,是三木老师吗?”


  对方声音很大,呼吸很急促。


  “是我。”


  我听得出,至少他是跑过来回传呼的,所以气喘吁吁的。


  “有什么事吗,三木老师?”


  我听出来啦,是吴军强。


  “对不起啦,三木老师,刚才和一帮狐朋狗友出去喝酒、喝酒去了,我把、把传呼机忘、忘到家里啦。不过还好,我一回家就、就发现你的传呼,就给你回过来、来啦。”


  我分明听得到,他醉意朦胧,似乎从电话中,都能够闻到令人刺鼻的一身酒气。我很为他担心,便问:


  “你一个人吗?”


  “不,我一个哥们,很铁很铁的哥们,小兵,他陪我。”


  “那好,天晚了,我们长话短说。”


  “不晚不晚,才9点多。我看了你传呼我的时间啦!”


  我知道他醉啦,但还是说:


  “我看到报纸上公务员考试报名的公告了,只报三天,明天是最后一天了,你的名报上了没有?”


  “没、没有。”


  “为什么?”


  “人、人家不给报。”


  “为什么?”


  “哎呀,三、三木老师,您还是别、别问的好!”


  “为什么呀?”


  “您不是常给我们讲:‘自信源于实力’吗?我的实力不足、不足,人家公告上说的是学历在‘大、大专以上’的都可以,可事实上,具体的要大专学历的,多半是一些财务人员和办公室档案人员,其他职位全他妈的都要本科、本科以上的。”


  “你、你不是也有一个本科文凭吗?”


  他这么一说,我也跟着结巴起来。


  “人家要的是“全日本”,“全日本”就是全日制的本科毕业的。再说,我、我那个党校的文凭,电大的都差,比新城就更差了,没有人承认、认啊。哎!只可、可惜啊,我这一个月废寝忘食、废寝忘食地啃书本,算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白费蜡了!”


  原来如彼!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他也没有说,但我知道他依然在听,便说:


  “小、小吴,我不知道你的消息是否准确,但不管怎样,多学点东西总是有好处的。也许下次还有机会。”


  “下次?下次,三木老师,您真的还会有下次吗?如果有,下次要的就是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了。”


  他显得非常的激动:“这样的当,上一次就够了,谁愿意让毒蛇咬第二次呢?”


  “哎,都怪我当初给你瞎指挥!”


  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三木老师,这也不能怪您,要怪,还是怪我、怪我自己。你说也真是,现在的工作越来越难找,用人单位少了,找工作的多了,用人才的标准也只能是水涨船高。您没听人说吗,现在打扫厕所的也要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呢!”


  “是吗?我认为大可不必”……


  我知道和一个醉汉是不能讲清楚的,便说:“军强,你叫你铁哥们接电话。”


  “三木老师好,我是强哥的朋友。”


  “你是小兵啊,军强就拜托你,赶紧回去吧。”


  “好的,三木老师,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那好,再见。”


  “再见!”


  我听到电话挂上的那一刻,吴军强还在大声地喊道:


  “我还没有、没有和三木老师说、说再见呢!”


  那一夜,我失眠啦!


  Same修改到这儿,顿时生出许多感慨来。


  从自己研究绿色文化到如今宣扬绿色文化,也就20多年,从过去写小说到今天改小说,也就10余年,可是中国在通信信息领域的变化,简直是一日千里、天翻地覆!


  就说传呼机吧,刚出现的时候,谁要是有部传呼机,那是很叫人羡慕的,当时人们把它又叫“寻呼机”,BB机,BP机,能拥有一部传呼机成为当时很多人的一大心愿。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出现了传呼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和社会需求的增大,1990年开始,传呼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传呼市场的繁荣,使各传呼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手段即服务费价格战。


  当时有的传呼台服务较高,入网费100元,数字机一年180元(每月15元),汉字机一年600元(每月50元),为竞争用户,传呼台入网费从最初的100元降到50元、30元,直到最后免费入网,服务费也降到了数字机一年120元,汉字机每年三、四百元甚至更低。


  有的传呼台为了揽用户,还增加了发送天气预报、股票信息、新闻等内容,一项内容每月2元。激烈的竞争使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最后所有信息免费发送。


  1993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286686.htm>、1994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286685.htm>时,手机开始慢慢出现。不过那时人们常见的还是功能单一的集群电话,也就是常说的“大砖头”,一部二、三万元,只有大老板们才用得起,拿在手里就像身份标志一样,牛气十足,因为当时它的确只有少数人用得起。


  为此,人们还给“大哥大”量身定做了专用牛皮包,所以不要说拿大哥大,就是能够拿上一个大哥大皮包,也是一件很风光的事情。


  这些话对现在的读者而言,可能就是笑话。


  可在当时,不仅大哥大吃香,就连一些服装、餐饮门店或者品牌,也被冠上“大哥大”三个字。


  1995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28189.htm>下半年开始,传呼业务在小灵通和手机强大的攻势下,逐渐败下阵来,传呼用户开始不再增加。特别是小灵通的出现,让传呼台每况愈下。


  1996年开始出现下滑,用户减少,传呼台数量也急剧下降。而此后小灵通大行其道。


  直到2005年以后 寻呼机淡出中国的舞台。而小灵通几乎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现在,小灵通也即将寿终正寝啦。


  类似的还有许多,比如数码相机。


  估计笔记本电脑也快啦!


  还有,还有……


  Same想,也许,这就是历史潮流。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四、奇耻大辱


  一夜未眠,得出一个结论,奇耻大辱!


  是的,我认为这是对教育的奇耻大辱!决定立即做三件事:


  第一,从4月28日12时到4月29日12时绝食一天;


  第二,把4月28日定为“学耻日”并作文纪念。


  第三,退出自己已经忙碌了一年零八个月的研究生进修班,并从此拒绝任何形式的学历教育。


  Same没有料到,自己的这第三条决定,最终将自己逼上绝路,因为正是文凭这一关,成为日后其事业发展中的最大瓶颈。


  当然,这是后话。


  即使是现在,Same自己并没有发现,还有什么比文凭更一目了然,或者准确地了解到一个人的专业水平更好的办法。


  还有,中国千百年来的科举制度传统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那就是真正的“根深蒂固”!


  Same知道,对人才的渴求,是超越历史与时空界限的。


  所以在创造历史这个问题上,有人提出“英雄创造历史”,有人提出“人民创造历史”,似乎各有各的道理,但Same觉得,客观的说法应该是“英雄”和“人民”共同创造历史。


  离开特定的时代,离开具体的“人民”,谈“英雄”就没有任何意义。而离开“英雄”,“人民”也将失去导引,无法跨越式前进。


  纵观历史长河,“人民”就像蔚蓝色的夜幕,而“英雄”,则是那些金光闪闪的星星。而且,不是所有的英雄都像恒星那样,闪烁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有数不清的英雄,则像流星一样,将生命燃烧成一团烈火,在瞬间划过历史的长空,消逝地无影无踪……


  所以,人才问题,也就成了全人类永恒的课题。而仅从Same自己掌握的知识看,中国人对人才的重视,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许Same是井中之蛙的缘故,他对自己的这个判断坚信不疑。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可以说是一个源头。


  很显然,盘古就是一个人才,是一位能工巧匠,是他开天辟地,才有了世间万物。


  所以毫无悬念地的,盘古应该是华夏大地上第一位人才,也是第一旷世奇才!


  第二位人才当然要数女娲。


  试想一下,我们今天周围的女孩子,还有几个会缝纽扣?更不用说是补衣服了。


  不要说现在,再往前推上几百年,精通缝补衣衫依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红楼梦》关于晴雯勇补孔雀裘的描述,恰恰证明即使在数百年前,像晴雯这样的高级技工,即使在宁国府、荣国府这样的深宅大院,依然是凤毛麟角……


  要是在上推数千年,会缝补衣服的人更是了得,别的不说,单是一个孟姜女,因为丈夫没有穿上自己亲手缝补的棉衣,八百里长城一夜间就被她活活哭倒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为当初造人的女娲。


  一个女孩子,能够抟土造人,至少也算是一位雕塑家、一位艺术大师吧。而造人又不是简单地雕塑,她又赋予了那些泥胎以生命,所以她还是一位生物学家。


  可女娲的能耐,远不止造人,炼五色石,说明是一位科学家,至少也是化学家。她不但聪明机智,而且还勤劳勇敢。后来“断憋足、杀黑龙、积芦灰”,无一不是对“聪明机智、勤劳勇敢”最好的诠释,于是这八个字也就成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


  在中国,最早记载女娲补天的可能是《淮南子》和《览冥训》。这两部著作中对远古时候女娲补天的神话是这样记述的:“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也就是说,天塌地裂,大火延烧,洪水泛滥,飞禽作孽,走兽横行。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


  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其实非独女娲,三皇五帝都是人才。要么教人取火、要么教人稼穑、要么教人筑房、要么教人渔猎,总而言之,都是技高一筹、功高一分、德高一族的首领。


  这么一想,原来古今中外,人才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中坚力量。要是没有上古的人才,就不会有文明的延续;但要是没有未来的人才,就不会有文明的飞跃!


  当然,“今天的人才”不但要延续过去,而且要开拓未来,如此说来,今天的人才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可是,在人才选拔任用方面,有些做法的确需要商榷。


  什么叫不拘一格降人才?


  什么叫唯才是举?


  什么叫人尽其才?


  什么叫才尽其用?


  等等……


  Same很是困惑。


  Same之所以困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实直到今天,他对人才的认识,依然停留在10年前的阶段,在当时,他把自己所有的观点,全部写进了自己的小说,原文如下。


  五、添字得驴


  因为吃过早饭,中午尚无大碍,可到了晚上,“肚县长”催粮,我一夜没有合眼……


  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天早上,越想越觉得有话要说,我便一头扑向写字台,拧亮台灯,伏案疾书起来。


  心里憋满了气,又不知道生谁的气。反正,我觉得仅仅拿文凭来衡量人才是很不全面的。


  几乎同时,我想到了两个关于驴子的故事。


  于是,在稿纸正中,写下了:


  人才乱弹


  第一个故事题目叫《博士买驴》。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博士(指博学之人,与今天的博士无关),他想要买一头驴子。博士知道,买驴子是要写一个契约的,所以他一大早就叫来书童,为他展纸研磨。


  一切准备就绪后,博士就开始写,他写呀写呀,从外貌写到能力,从价格写到事主关系,可他写了三尺帛纸,居然还没有提到一个“驴”字,他把自己写的契约让大家看了,可没有人能够明白他要干什么!


  博士买驴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


  后来,人们便嘲笑他“书卷三尺,不见驴字”。


  本来,这是我在讲怎么写商务书信时举过的例子。


  我讲这个故事,目的是教学生如何才能在商务文书的写作中做到简明扼要,事理清晰。


  但现在,我忽然觉得这个所谓的博士,不过是一个极其迂腐的儒生罢了,他简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蠢材!


  而另一个关于“驴”的故事,却讲的是一个天才。


  据说,诸葛亮的哥哥诸葛子瑜在东吴做官,由于他的脸很长,有人背地里称他是“驴子”。


  有一次,吴主大宴群臣,酒至半酣,吩咐属下去牵一头驴来,大家都搞不清是怎么回事。


  驴子很快就被牵来了,只见吴主孙权拿起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几个字,然后叫人把纸条贴在了驴的脸上。


  所有的人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诸葛子瑜感到十分尴尬。


  这时,随父亲一起来的诸葛恪走了出来,他大声地说:


  “主公,我能在上面再写两个字吗?”


  “当然可以!”孙权回答说。


  只见他拿起笔,在纸条下写下了“之驴”两个字。


  这么一来,意思可就全变了。


  聪明的诸葛恪不仅替父亲解了围,而且受到众人的称赞和吴主的奖赏。


  这便是著名的《添字得驴》的故事。


  从上面的两个故事可以看出,博士的“书卷三尺”,居然不能为他买到一头驴,可是诸葛恪却只用了两个字,就不花一分钱,白白地得到了一头驴,他们两个谁是“人才”,似乎一看便知了!


  当时还没有文凭这个概念,大家又都处在“横槊赋诗”、“三顾茅庐”和“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一个“求贤若渴”的时代,所以,尽管诸葛恪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大家都已经把他当作神童来看待了。


  如果放到现在,要是让人事部门来选择最佳人选,我敢保证,博士VS诸葛恪,当然100%是博士胜出,因为诸葛恪一无学历、二无阅历、三无职称、四无工作经验、五无任职年限、六无当地户口……


  这样一想,如果真的这么细究起来,在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下,曹操是没有“横槊赋诗”的机会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顶多算个“兵变”,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毫无道理,除了有一点基层工作经验,他连笔试都没有参加,所以也没有统考成绩,就根本进入不到面试环节;至于“生子当如孙仲谋”又有多大意义呢?没有许都的“城市户口”,生十个“孙仲谋”又能够怎么样?


  至于诸葛恪,他连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吴军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修改到这儿,Same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问题。


  按理说,人才的成长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总的来看,无外乎普遍性人才和特殊性人才两个大的方面。


  关于人才培养,学校无疑是人才的摇篮。但环境、家庭、教师、同学等的相互作用绝对不可小看。


  孟母三迁说的就是环境,虎父无犬子说的是家庭,名师出高徒说的是教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侧重说同学,所以一个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不仅仅是个人禀赋的问题,更是多方面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在中国,在选人用人上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细致,直到后来科举制度的诞生。


  Same知道,要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最早应该起源于隋朝 <http://baike.baidu.com/view/6646.htm>。


  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并影响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开启了隋唐盛世之门,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开皇九年(西元589年),杨坚派遣大军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 <http://baike.baidu.com/view/256785.htm>,结束了西晋 <http://baike.baidu.com/view/23908.htm>末年以来三百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同年,琉球群岛 <http://baike.baidu.com/view/68665.htm>归降隋朝,突厥 <http://baike.baidu.com/view/22570.htm>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为隋朝牛马。隋朝开皇 <http://baike.baidu.com/view/1093696.htm>年间疆域 <http://baike.baidu.com/view/393270.htm>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 <http://baike.baidu.com/view/702710.htm>的颠峰时期。杨坚是西方 <http://baike.baidu.com/view/95670.htm>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 <http://baike.baidu.com/view/420188.htm>之一,被尊为“圣人可汗 <http://baike.baidu.com/view/568901.htm>”。


  为了适应封建 <http://baike.baidu.com/view/84207.htm>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http://baike.baidu.com/view/39356.htm>,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


  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很显然,科举制度的诞生,是选贤任能划时代的创举!


  Same查阅了大量资料证明,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奴隶社会的世袭制取代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被奴隶主贵族垄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才能和舞台的不是智慧,而是血统!


  在中国,秦朝 <http://baike.baidu.com/view/6586.htm>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在那样的时代,军功可能是寒门被拔擢的唯一上升通道,这与秦朝最终能够并吞六国显然有一定关系。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 <http://baike.baidu.com/view/8426.htm>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所以即使是“周公吐辅、天下归心”的岁月,真正的寒门是无法走近统治者的视线的。


  到了东周 <http://baike.baidu.com/view/26914.htm>,平王东迁 <http://baike.baidu.com/view/130935.htm>以后,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才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 <http://baike.baidu.com/view/1462328.htm>的影响或民族融合 <http://baike.baidu.com/view/141355.htm>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 <http://baike.baidu.com/view/47532.htm>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 <http://baike.baidu.com/view/441528.htm>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 <http://baike.baidu.com/view/309718.htm>与争霸 <http://baike.baidu.com/view/670860.htm>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各种学说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条件。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合纵连横、人才辈出,是东周成为诸子百家能够发芽成长及收获的最肥沃土壤,从而催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266.htm>” 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而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陈群 <http://baike.baidu.com/view/56242.htm>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魏晋时代,世族 <http://baike.baidu.com/view/1082194.htm>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才,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Same觉得,科举制度的建立,不仅为寒门打开了上升通道,也为国家选贤任能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Same发现,这一制度的划时代意义,不仅表现为它的开创性,同时,它对的政治生态重塑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同样具有超越时代的借鉴意义。


  不过资料的最后,有一件事却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那就是真正确立并完善中国科举制度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位迁都洛阳、开凿大运河、臭名昭著的昏君隋炀帝 <http://baike.baidu.com/view/19102.htm>杨广。


  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 <http://baike.baidu.com/view/1076.htm>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Same发现,与隋朝选举的是科举人相比,现在公务员考试似乎更加先进,因为对某个岗位的描述,比如年龄、身高、长相、学历、工作经历、政治面貌、社会背景、家庭财富等都一个个都是铁门槛。


  Same有一种隐隐的痛。


  Same再一次想到了莎莎出国前公园巧遇那一幕。


  按理说,莎莎,她现在身高、长相、学历、工作经历、政治面貌、社会背景等等都有啦,可是,她依然找不到工作……


  莎莎,她还能够找到工作吗?


  六、神童悲欢


  莎莎的就业的确出了点问题。


  Same一直以为,自己对于莎莎的关注,源自于他们之间许多惊人的相似。


  而在莎莎就业问题出现之前,他们之间的相似,仅仅是性格方面的。


  可是就在他全心全意投入到小说修改时,莎莎一个电话又将她拉回到无法回避的现实生活。而这个必须面对的现实告诉自己,莎莎的命运又出现了和他惊人相似的一幕。


  因为没有高学历和相应的文凭,Same在职称晋升中屡受挫折,即使他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学术论文,也帮不了他。可以说,学历限制成为他的硬伤。


  刚认识莎莎的时候,他觉得莎莎很了不起,居然奔三了还在攻读博士研究生。


  因为Same在文凭方面受够了打击与歧视,所以他对莎莎不但刮目相看,而且倾力支持。


  可是,当莎莎的毕业之日渐渐临近,失业之痛也渐渐向她靠近,这对曾经踌躇满志、满怀憧憬的莎莎,又是怎样的打击啊?


  当初读博士时,莎莎的选择,其实是在顶住家庭很大压力下才做出的,牺牲当然也很多。而那时候奔三读博的雄心壮志和溢美之词,全部成了今天的无可奈何与唉声叹气。


  对莎莎来说,30岁一下就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坎,即使是刚过30岁一点点。


  是啊,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一切都显得有些让人无法预料。比如网上有一副对联很是流行:


  上联是: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


  下联是: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


  横批:愿读服输。


  是啊,莎莎的毕业之日渐渐临近,失业之痛也渐渐靠近,这对曾经孤傲自持、充满自信的莎莎,又是怎样的打击啊?


  Same想到了人大跳楼的40岁女博士,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但他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毕竟,莎莎才30出头。


  莎莎说,其实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她还不愿意退,她要努力一把,要做最后的冲刺。


  Same对莎莎“最后的冲刺”有些惶恐,因为曾经在无意间莎莎似乎有意问过自己这么一句话:


  “将来无论如何,你都会这样待我。”


  这话太模糊啦,Same对“无论如何”没有做任何思考,就爽快的答应了。


  人民公园“偶遇事件”之后,Same在一段时间没有主动和莎莎通电话,因为他想起了“无论如何”。


  是的,这个无论如何太模糊啦!


  Same忽然觉得,莎莎对自己的提问,有点像西式婚礼中牧师问新郎新娘的誓词:


  “爱他、安慰他、尊重他、保护他,像你爱自己一样。不论他生病或是健康、富有或贫穷,始终忠于他,直到离开世界?”


  他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Same记得,莎莎曾经说过,我找好工作完全是为了你。


  可是,他觉得莎莎话里有话。


  因为自己,她就可以找那些她认为能够给她帮忙的人;因为自己,她就可以找那些她认为能够给她机会的人;因为自己,她就可以找那些她认为能够给她好处的人;因为自己,她可以输给了潜规则,可以陪各色人等吃饭唱歌,可以在深夜无休止的打电话给自己诉苦……


  那么,自己又算什么呢?


  Same陷入绝境……


  他不敢再往下想,苦笑了一下,继续修改小说。


  或许,吴军强仅仅是一个特例。


  我其实对他了解并不多,也许还有些偏颇。


  但关于天才,我在学校学习时就了解过一些。比如初中课本里的《伤仲永》。


  早在一千多年前,宋代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笔下,就有个名叫方仲永的金溪人,他五岁时就会写诗,而且“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同乡人“奇之”,于是渐渐地把他的父母奉为上宾,还有人拿钱财求仲永作诗。他的父母觉得这样有利可图,便每日带着仲永四处去拜访同乡,作诗换钱,不让他学习,也不送他去接受正规的教育。结果呢,经过几年后,“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过了几年,已“泯然众人矣”。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前些日子,我又在某报的头版显著位置看到了这么一则图片新闻。


  图片中,有一位小女孩正在某某书店搞签名售书活动。书名冠以“著名小孩”字样,主要是讲述她父母如何地把她由一个普通孩子培养成一个“著名小孩”的。在图的下面,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该书主人公XXX,一边给购书者签名,一边不停地推销自己:‘我是著名小孩XXX,今年五岁,请多关照’,她小大人似的言行,引得书店笑声不断。”


  我不知道,这样的父母和这样的“著名小孩”,是不是历史的重演,但愿这只是一个杞人忧天式的无聊想法罢了。


  这让我想起了小的时候,在我们老家,也出了这样一个有书画天赋的“神童”。他当时只有6岁,可他的书画作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儿童书画大奖赛上,却得了一个一等奖。


  于是,这个消息从县上传到省上,从省上传到北京,某高等院校还免试特招他在该校学习。一夜之间,他在当地声名大震、洛阳纸贵,他曾经的信手涂鸦,顿时取代了当地所有书画家的作品,成为收藏新宠。在任何人看来,那些老的书画家象他这样的年纪时,一个个还都默默无闻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神童,居然在京城里每况愈下,最后,他不得不在8岁那年回到家乡。


  他在家乡最好的小学读书,所有的老师都对他另眼相看,可是后来,他竟然连初中都没有考上。


  再后来,他的作品除了在每年春节前后,在一些乡亲的春联和门神中出现外,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曾经还是一个画家!


  这样的天才的故事,似乎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南北朝有一位神仙童子元嘉,可以“一心六用”: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口诵经史,目数羊群,兼成四十字诗,足书五言一绝。


  虽然“一心六用”在现在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手脚他是写字的奇人我还是见过的,所以我对这个故事的认同度至少超过50%。


  当然,神童在历史上的记录还远远不止这些。


  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年 <http://zh.wikipedia.org/wiki/661%E5%B9%B4>),年仅11岁的杨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A8%E7%82%AF>被举为神童。王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8B%83>从小就能写诗作赋,人目为神童,《旧唐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8%8A%E5%94%90%E6%9B%B8>》载:“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刘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A%89%E6%99%8F>年幼时号为神童,形状狞劣,宰相张说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B5%E8%AA%AA>称他为“国瑞”。《儿世说》、《幼童传》、《世说新语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6%E8%AA%AA%E6%96%B0%E8%AA%9E>》、《太平广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5%B9%B3%E5%BB%A3%E8%A8%98>》都记载有大量的神童。


  国外的神童也有很多,而且不乏后来取得过伟大成就者,比如莫扎特、卓别林、秀兰?邓波儿等等,但只要我们读一读他们的传记,我们就会很容易的发现,他们的天才,与他们一生所付出的劳动和汗水相比起来,要渺小得多,要微不足道得多,也要平淡得多。


  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神童都有一个好的归宿。除了像王勃那样英年早逝的,相当一部分正如方仲永那样“泯然众人矣”。


  还有,神童教育的悲剧,也是屡见不鲜。一千多年前,北宋元丰年间,饶州有位神童,叫朱无赐,因从小就能熟读经书而做了官。于是,当地所有有孩子的人家全都逼着家里的小“神童”熟读《五经》。但孩子生性好玩,不肯好好背记。父母们把这些神童一个个都放进竹篮,吊上树梢,使其玩耍不成。结果,饶州的许多孩子因为不具备神童的料性而被活活逼死……


  神童教育现在的说法一般叫做超常教育,台湾、香港称资优教育,欧美称天才教育,日本称英才教育,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悄然兴起的对天资优异的学生所进行的教育。


  相关研究表明,智力发展超常者在儿童中的比例是1%-3%。中国有2亿8千976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按1%的比例计算,中国超常儿童有290万 <http://learning.sohu.com/20050404/n225014689.shtml>。


  1978年以来,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声下,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应运而生,迈出了中国超常教育的第一步。


  自1985年9月1日起,一批又一批的10到14岁的孩子,走进北京八中超常教育实验班,用4年的时间学完从小学5年级到高中3年级共8年的课程。在没有任何优惠待遇的情况下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结果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百分之百考上大学,大部分读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甚至出了16岁的小博士。由此来看,北京八中的“神童教育”似乎成效显著,成果辉煌。


  总的看,20多年来,“神童教育”坎坎坷坷,几起几落,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但是,随着“神童风潮”愈刮愈烈,无数家长的“神童情结”肆意扩张,造就越来越过的“神童悲剧”……


  由功利教育和应试教育合力制造出“神童”,缺乏基本的人文精神的滋养,缺少特定的人文关怀,这也就给这些“神童”留下难以治愈的“硬伤”。


  10岁神童上大学,需要父母陪同。


  14岁神童高分入学,但入学后成绩每况愈下,本应从大学毕业之时,却因为多门成绩为零分而被学校“责令退学”。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在地图上找不到首都北京在何处。


  也许在每个家长心里,都执著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智力超常,就像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家长眼里出神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人之常情,可一旦陷入无视基本教育规律的妄想,就难免走火入魔。


  比如,一度被炒得神乎其神的“胎教理论”,近来已被研究证明,并无科学依据。再如,本来针对少数学生的奥数班及奥赛之所以演变成了“全民总动员”,将众多学生裹挟进去……


  还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日趋严重,把孩子能认多少字、背多少诗、多少英文单词、做几道数学题等来衡量教学水平,完全不顾最基本的幼教规律。


  而真正的天才又有多少呢?


  很显然,很多“悲剧神童”就是现代版“伤仲永”!


  现在看来,王安石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AE%89%E7%9F%B3>的《伤仲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A4%E4%BB%B2%E6%B0%B8>》是一篇探讨神童问题的散文,他强调:“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矣。”


  应试教育内容的片面性、行为的短期性、目标的功利性,最终只能制造出畸形的人才,是一株株“病梅”,尽管初看起来,他们姿态万千,风光无限,但却没有生命力……


  救救孩子!


  七、狼心狗肺


  佳佳一直没有上网。


  Same一连等了一周,天天发留言。


  佳佳始终没有回复。


  Same反复的翻阅那些相册,自己都下了一跳,原来几乎80%的照片下面,都有自己的留言,50%的照片下面,都有自己给佳佳量身定做做的配图诗。


  那些诗有的朦胧、有的热烈、有的坦诚、有的含蓄、有的调皮、有的幽默……


  Same真的没有想到,如今自己写起爱情诗来,居然比十年前还要激情澎湃,还要得心应手……


  难道,自己爱上了佳佳?


  Same吓了一大跳!


  难道,自己真的爱上了佳佳?


  可是,这怎么可能?


  Same脑子里一片混乱……


  看来,想要从佳佳那里寻找灵感已成泡影。


  而小说修改似乎也无法继续。


  因为思绪很乱,小说的修改屡屡陷入困顿,Same决定要做一次短期休假。


  他想了N种休假的方法。


  比如探险。


  这个想法一出现,他的思维立刻进入兴奋状态。


  喜欢冒险,这可能是每一个男孩子的天性。


  当然,包括男人。


  不过男人与男孩子还是有区别的,因为男人的冒险一般是出于功利,而男孩子的冒险完全是出于好奇。


  或许是因为孩提时代物质生活的匮乏,还有游乐设施的稀缺,Same在读初中时常常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当然,这些想法或许不是他的,而是班上那几个捣蛋鬼灌输给他的。


  反正,探险和寻宝这样的念头几乎常常在脑海里闪现。


  正如现在许多留守儿童一样,那时候也有极少数这样的“留守儿童”,他们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父亲在外地工作,多数为工人。


  他们与同龄孩子比,相对知道外面的世界更多一些;与大部分孩子比,家庭条件又相对好些,又加上缺少家庭教育,所以就“无法无天”。


  Same真正意义上的探险或者冒险其实只有两次,其他都是玩耍而已,比如曾经的“采松果”事件,摔下悬崖以及后来巧遇白蛇,在联系白皮松。都只能算是有惊无险,而不是主动冒险。


  在探险之前,Same他们曾经有一次不成功的寻宝经历。


  那是在一个初夏的午后,Same和狼心、狗肺、天牛、篮球等五个人一起钻进了学校后面山上那座废弃了许久的土堡。


  土堡建在一座山头,山下是茂密的灌木林。据说林子里有狼和豹子,不过谁也没有见过。


  土堡的墙有七、八米高,正面有十个白色的直径五、六米左右的大圆,大圆中是红色的宋体字,从左到右每一个圆中依次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醒目。


  五个人先从正面爬墙,太高了,上不去,后来绕到土堡后面,终于发现了在偏东方向有一个坍塌的坑洞。


  那个坑洞外面不规则,约三四、十公分,再往里就变成一个小孔,一个人勉强可以通过,因为大家都是小孩子,所以相对顺利。


  洞身有四米左右,钻孔至少得三米五,而且洞子成一个三四十度的倾角,当时根本无法预计进入土堡后会发生什么。


  从钻洞那一刻起,大家屏住呼吸,生怕惊动谁。


  等大家全部入洞,才发现到处是断壁残垣。


  有人很快就在荒草中发现“狼粪”,大家的心立刻又悬了起来。


  于是各自每人去折了一段树枝,提在手上,以备打草惊蛇或者防御狼。


  五个人你推我搡,不时有人被推到排头,有不时有人躲到中间,或者落在最后,跌跌撞撞的来到城墙一角。


  远远的,他们就发现有一堆新土。


  有人说那可能是一座新坟,可是另外的伙伴立刻否定了这种说法,最起码刚才是无法从他们进来的狗洞中运进来的。


  既然不是一座新坟,那怎么又会有一堆新土?


  好奇心驱动着大家,大家忽然就忘记了害怕。


  他们蜂拥而上,快步跑到土堆前。


  果然是一堆新土,下面的还保持着适当的水分。


  土堆后面是一个一米见深的坑。


  坑的下面,是一块五、六十公分见方的石板,属于天然的那种青石板,没有任何人工雕凿的痕迹。


  几个人七手八脚,打开石板,还有一层。


  在打开一层,还有一层……


  这样一直打开了七八层,终于露出一个石坑,而石坑里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这时大家开始七嘴八舌的分析,觉得这里肯定是藏宝的地方,只是在我们大家到来一周前,或者五天前已经被人光顾过了。


  于是大家又开始分析,拿走宝贝的,究竟是宝贝的主人?还是像我们一样的探险者?


  于是大家开始懊悔,说原本要是早一个礼拜,这些宝贝就归大家啦,可惜我们晚来一步。


  于是大家又开始相互埋怨……


  正在这时,一只山鸡扑腾一声窜出草丛,大家都吃了一惊,撒腿就跑……


  Same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跑到洞口时,已经有三个同伴钻出去了,他看了看后边,没有发现有狼或者豹子什么的追来,就等倒数第一个先钻,自己最后一个钻了出来。


  回家路上大家都很扫兴,话不多。


  等快分手时,“狗肺”突然说,我在南山上还发现一个地方,和《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小人书里看到的差不多,你们敢不敢去?


  其余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敢”。


  这一次的探险让Same没齿难忘。


  所以前些日子,Same从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些探险者在罗布泊失踪的新闻后,他要好多话想说。


  Same觉得,现在自己的思想中,和平、和谐、和美占据着核心地位,所以他倡导绿色文化,不仅仅反战,而且也反对一切形式的对生命放弃和轻侮。


  特别是探险,许多人都是在一种功利心态下进行的探险,所以他们所谓的挑战极限、挑战自我,其实是对自我的无知与无视。


  现在看来,挑战自我的前提必须和与之配套的后勤保障紧密结合起来。离开后勤保障工作,应该严禁探险。


  理由是显而易见的,这个世界没有极限。


  假如你能够举起200公斤,那么你的下一个目标最多210公斤,而绝不是300公斤。


  假如你能够飞越黄河,那也就是在壶口瀑布,而不是入海口。


  假如你超越了自己的体能,那么后果可想而知。以此类推,即使是智能方面,超越都有相当的风险,比如导致走火入魔。


  还有,此时此地的超越,对于生命个体而言,一时一地的超越,又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凭肉体去征服一座山、征服一条河,又有多大的历史意义?


  无法学习、不可效仿!这是探险者所以异于常人的地方,而这也是常人不应该探险或者冒险的根本所在。


  再说了,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Same一样,大家也一样,所以修改到这里时,他有一种后怕。


  大约是过了一周以后,还是原班人马,一起来到南山脚下。


  这是一座土山,山上植被稀少,远远望去一块一块的绿色,就是村落。


  那些村落并不大,大概也就是十来户人家。


  估计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经就在其中人最少的那个村子里居住,否则怎么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


  “狗肺”就像一个向导,他熟练地将大家引到半山腰,他们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探险。


  洞子很深,而且很大。


  前进二、三十米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分岔,大家选择向左,不到十米就没路了。于是选择向右。


  又进去十来米,同样没有路。


  有人打开手电筒,才发现这是一个上升通道,有三米高,需要爬上去。


  “狗肺”准备放弃,Same在“狼心”的唆使下,爬了上去,其他两人也就跟着“狗肺”出去了。


  借着微弱的手电光,“狼心”和Same又走了十来米,出现第二个分岔,这一次情况和前面刚好相反。在左面进去后,又是一个两米多高的上升通道。


  不过感觉已到了尽头。


  “狼心”蹲下,让Same踩着自己的肩膀上去。


  Same把手电筒往四周环射了一下,发现不远处有几床棉被,叠得整整齐齐。一个角落里有一些锅碗瓢盆。


  忽然,灯光被什么东西反射了回来,Same发现在一面墙上一字排列,挂着四五把大砍刀,他一惊,“狼心”腿一软,就被摔在地上。他们来不及多想,迅速原路返回,好在“狗肺”他们依然等在洞口。


  见他俩空手而归,又听了Same的介绍,“狗肺”觉得很有必要报告派出所。


  于是Same就把看到的情况告诉了警察叔叔……


  Same还记得,五个人的探险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后来,他又独自一个人去“捉鬼”,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自己在乱坟堆中等鬼,鬼没有等到,却在起身时被一些灌木挂住了衣服,结果跑到家才知道“鬼”就是一些挂在衣服上的树枝。


  而从那以后,Same就再也不相信这个世界有鬼了。


  关于他们探险中的事情,Same后来从一位亲戚家里得知,大约是探险结束半年后,公安局破案了,要他领自家的财物,其中就有他们家准备给儿子结婚的两床新被子。


  虽然知道结果,已经是十多年后的事情。可Same它们的探险,在当时就已经结束。


  现在,Same又重新想起探险,想起那些无谓的牺牲者,就很有些伤不起,于是,这个计划又被他否定啦。


  Same再次想到了失踪多日的佳佳。


  他决定在写一条留言给佳佳,他不相信佳佳不在,于是他写道:


  天天做潜水员,你就不觉得缺氧吗?你不觉得让人等待是一种变相折磨吗?


  佳佳依然没有回音。


  Same想到一个故事:一天,有人找到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央其当众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就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Same决定亲自去重庆一趟。


  他想给佳佳一个意外地惊喜。


  他把约会时间定在了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该日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荠菜、煮鸡蛋等习俗以及歌会等活动。


  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蒸五色糯米饭。


  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布依族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


  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关于它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土家族的三月三,则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


  Same把时间定在三月三,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重庆已经春暖花开,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二是借机去见一下佳佳,或者做进一步了解;三是自己顺便到重庆游玩散心,整理一下思绪。


  Same粗粗算了一下,来去路上得两天,重庆呆一天,凑个双休,还得请一天假。


  这么一看,三月三是星期六,自己星期五走,星期天回来。


  一切准备就绪,Same就准备出发啦。


  他开始想象佳佳见到自己时的各种表情……


  想着想着,他感到一种淡淡的不安。


  八、十论人才


  看到《十论人才》这个小标题时,Same很纠结。


  要说自己整部小说,当初写的最让自己自豪的文字,应该说就是这些文字。


  他对这些文字的偏爱,达到了只增加不删减的程度。


  所以,每修改一遍,这段文字就要“发福”一次。可是他越是增加这部分内容,小说就变得越来越不像小说。


  这,也许就是自己纠结的根本所在。


  然而纠结归纠结,这一部分修改不完,整个小说的修改工程就无法结束。是的,即使读者没有心思硬着头皮看下去,他也要硬着头皮改下去。


  这个过程在他看来有点像做沙雕。


  或许会在顷刻间轰然倒塌,可一旦要是雕塑成功,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然,还有过程。


  Same打算享受这个过程。


  所以,他还是执着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修改后,《十论人才》由当初本章的三分之一,变成现在的九分之一。修改后的内容如下:


  我常常鼓励学生说:


  “所有的青蛙都曾经是蝌蚪,所有的天才都曾经是蠢材。”


  现在,许多反映伟人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大多数已改变了过去那种高、大、全的形象,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庄严和神圣,走下“神坛”的他们,有和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让大家感受到他们更像人而不是更像神。


  特别是在力求再现历史真实的一些作品中,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军事家中的许多人,在他们小的时候,甚至比一般的小朋友还要丑,还要笨,还要蠢。


  自然而然地,我想起了一位哲人的话:“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


  想到这儿,我就写下了:


  垃圾与人才


  什么是垃圾?


  什么是人才?


  我想,不用解释,连三岁小孩都明白。


  可是,有的话却不那么好懂,这就是:


  “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


  反过来,可以说:“所谓人才,就是放对了位置的垃圾”。


  也许有人会说:“垃圾就是垃圾,把垃圾放在皇帝的宝座上也成不了皇帝!垃圾放对位置难道就不是垃圾了?把垃圾放到垃圾箱里,位置再恰当不过了,难道它就不是垃圾了?相反,人才就是人才,你把人才放到叫花子堆里,人才仍然还是人才。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难道把金子扔到荒山野岭,金子就不会发光了?”


  我想,回答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是“垃圾”的归属问题。任何“垃圾”,都应该放到垃圾箱,但必须明白,这是天经地义的习惯思维。


  实践证明,不同的垃圾应该放在不同的垃圾箱中。


  比如,在一些大中城市,垃圾分类利用和回收不仅创造出了巨大的环保效益,而且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经过分类回收,二次处理和加工改造,许多垃圾变废为宝。废书废报变成了纸浆,废钢废铁变成了型材,废玻璃废塑料变成了新产品,就连废旧易拉罐、饮料瓶等都变成了堂而皇之的工艺品……


  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可循环利用,生活废弃物在分类后变得更加多彩,所有的垃圾在放置时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样的垃圾,难道不就是垃圾中的“人才”吗?


  还有,如果拿出“千金买骨”的胆略和勇气,拿出“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和技术,“垃圾”变“人才”还不是迟早的事。


  相反,很多时候,人们忽视了这种“人才”观,而是一味地去追求名、优、新、奇、特,把人才等同于精华,等同于高档,等同于完美,稍有一点毛病就视为垃圾,结果造成了“垃圾成山”般的人才浪费。


  这样的“垃圾”越多,人才的浪费也就越大;同样,人才浪费越大,这样的“垃圾”也就越多。


  其次,是关于“金子”的发光问题。


  这完全是一个伪命题!事实上,金子本身并不发光,只能发射光。


  如果把金子藏在柜子里、埋在泥土中,便不再有什么光芒。


  人才问题也一样,任何人才都是一定时空中人才,如果让牛顿去跑马拉松,让爱因斯坦去指挥盟军,让林肯去制造飞机大炮,让贝多芬去研究遗传学规律和细胞学说,让达尔文进行宗教改革,让凯恩斯去画《向日葵》,让爱迪生整天给学生传授孔孟之道……


  那么,世界上还会有人才吗?历史的天空还会有璀璨的星光吗?


  退一步而言,即使是同样的金子,你把它放在不同的位置,“发光”的“亮度”和“时间”也大不一样。越是放在明亮的地方,金子的光就越亮,发光时间也就越长;越是放在光线黑暗的地方,金子的光就越暗,发光时间也就越短,甚至没有光。


  这使我不由想起另外一句名言:


  “生活中不是没有金子,而是缺少发现!”


  我想,对于人才,“缺少发现”这句话也是适用的,所以,我们呼唤伯乐。所以,我接着写下了:


  伯乐与人才


  伯乐与人才有关系吗?


  我想,当然有!


  有人肯定会问:“伯乐与人才到底是什么关系?究竟是先有人才呢,还是先有伯乐?”


  韩愈先生曾大声疾呼:“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从韩老先生的呼吁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伯乐与千里马是同生共死的,是一对“孪生兄弟”,有伯乐就有千里马,没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会被认同。


  因此,对于千里马而言,如果你叫伯乐看中了,那么,伯老先生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相反,如果老伯头他看不上你,那么,他老人家鼻子里面哼一哼,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如此看来,似乎马之千里与否,不在“马”而在“伯乐”也!


  可惜、可悲、可恨、可叹、可可可可……


  可老伯头他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于是我想:


  人才之于伯乐,就像是守株而待兔。不知万万千千之人才,年年岁岁之日月,只一个颠颠狂狂之老头,用一双昏昏花花之老眼,怎么才能一个一个又一个的去发现呢?


  当然,对于千里马“个人”而言,如果那些大大小小的“伯老先生们”既没有说看上你,也没有说看不上你,或者你自己就根本没有一个让“老伯们”说看上,或者说看不上的机会,也绝对不应该对自己丧失信心、得过且过。


  首先,要学会放下千里马的“架子”。


  然后,再找一个老实巴交的农夫,找一个勤勤恳恳的车夫,或者干脆去找一个爱马如命的马夫,只要有他们自己吃的,你就不用愁会饿着肚子。


  等你吃饱了,喝足了,再痛痛快快地在小河里洗个冷水澡,然后,在蓝天下放声长嘶,在白云下尽情追逐,在草地上肆意戏嬉,那将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惬意,何等的自由!


  进一步而言,谁要是真正想让你跑起来,你正觉得全身有力气、没处使,加上你又不在乎什么名、什么利的,自然会日行千里、夜跑八百,于百万马中取冠军金牌。


  如果有一天“老伯们”来了,说你不行,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穷则独善其身吧!如果有那位老伯头一高兴,说你行,那你还等什么?达则兼济天下吧!


  再说了,我们也应该对伯乐们表示充分的信赖。因为“伯乐”的眼睛再花,他们也不会把一匹“驽马”看成是一匹千里马。这一点是肯定的。


  相传九方皋在相马时,他甚至连马的大小、毛色、性别都没有记住,但他却能够一眼就认出千里马。


  从这样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某种意义上,是“千里马”成就了“伯乐”。


  如此说来,伯乐和千里马同样重要,但伯乐首先应该学会的,是自我完善,而人才首先应该学会的,是自立自强。


  韩老先生的话,应该是这样才对:“世有千里马,也有伯乐,千里马常有,则伯乐必常有”。


  所以我以为,现在全部人才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发现伯乐、培养伯乐、依靠伯乐,建立健全相马机制和相马体系。


  当然,相马的方式方法和标准也得随之改进。比如改“相马”为“赛马”,改“单项优秀”为“综合达标”,改“肉眼观察”为“科学仪器检测”与“电脑计算”相结合等等。


  不过,人们毕竟没有生活在“真空”里,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发现都是有条件的,还有,评价体系决定前进方向!比如你有没有长嘶一声的机会,你有没有与伯乐们的裙带关系,还有长相等等。这样一想,又开始写:


  相貌与人才


  我并不讨厌长相难看的人。


  “长得丑,不是我的错!”


  但如果东施与西施同时出现,毫无疑问,我的目光百分之百的会跟着西施打转。


  俗话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


  可我想说的是,你的眼睛可能随时都会欺骗你,因为人类的视线,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没法看到灵魂深处,即使他(她)的心灵更美。


  我没有考证,准确地说是没有考证出来,这“人才”二字,最早到底是用来形容才华的,还是用来形容长相的。但我发现很多地方在形容一个有才华的人时,总是爱用:“生得一表人才”几个字。


  “生得一表人才”。从字面来理解,绝对是说长相的。


  我们知道,人才可以分好多种,比如怪才,比如鬼才,比如奇才,但绝大多数与长相无关,非要找一个例子,应该首推《三国演义》中的卧龙与凤雏。


  卧龙先生当属一表人才的那一类,所以就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今天的电视连续剧中,也请的是有“奶油小生”之雅称的演员扮演。


  凤雏先生的运气却不那么好,奇丑的容貌非但没有人主动去请他,上门自荐也备受冷落,浪费了青春年华不说,就连满腹经纶、一腔热血、五车诗书也跟他一起倒了霉,最后净赚了一个“臭庞统”的大号,弄得许多水平不高且与他毫不相干的参谋人员,至今还要打上他的旗号。


  当然,在人才的选拨中,像凤雏这样背时的不多。在更多的时候,美的是人才,丑的更是人才。比如近年来,影视界丑星很吃香,像“奶油小生”这样的人,长时间接不上好戏,就很能说明问题。


  当人们发现唯美主义的童话破灭时,“唯丑主义”就会很快取而代之,一项调查表明,现代女性对《西游记》中大嘴、长耳、巨胖的猪八戒先生的喜爱率,竟然比那个细皮嫩肉、眉清目秀、相貌堂堂,让鬼怪狐精们听了垂涎三尺、见面顿起淫心的唐僧高出六成以上!


  还有,在唯丑时代,人才逃不脱这样的命运:“老实是无用的表现”,“做马的不如拍马的”,“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转的、转的不如打小报告的”。


  “嘴脸”越丑,便越是人才,丑得像猪八戒,那才是人才之最。如果再遇上武大郎开店,那么人才不但要丑,而且要矮。他高三尺,你就不能超过一尺半,最好是“眼小”、“鼻歪”、“嘴巴扁”。不然的话,你就先到“丑容院”里去包月吧!然后,再到传销讲习所,对你的心灵再进行一次彻底地“丑化”,让你真正表里如一。


  现在,许多地方在招聘广告中都提出了长相要求,惹的“人造美女”生意兴隆,照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是今后入学考试要改成“猫步”迈过“T型台”?是不是毕业论文要改成“健美”比赛?是不是人才招聘会要改成“化装舞会”?


  这样想着,觉得人才与道德的关系应该也很重要。我们提倡不拘一格用人才,并不是说就可以忽视道德的建设,应该说,一个有德无才的人,他还可以用自己的道德魅力吸引许多有才华的人,为自己出谋划策;而一个有才无德的人,不但对他自己,而且对于整个人类社会,都只是一场灾难。


  道德与人才


  老祖宗留下古训:“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最近读了一些报纸,倍感此言有理!


  而最最令我难以置信的,是这些事例恰恰发生在我认为最最纯净的校园里。


  先说我们的博导,还是北京大学的,居然靠抄袭别人的论文发家;再说我们的教授,原来是兰州大学的,他竟然用制作毒品来发财;还有我们的研究生,似乎是清华大学的,他满足好奇心的方式不是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不是去做上千万次的实验和演算,而是拿上明知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硫酸,去验证动物园里的狗熊到底是“笨”还是“不笨”……


  我真的没有想到,就连有“象牙塔”之美誉的大学校园,都会有如此的肮脏与卑鄙,如此的厚颜与无耻,如此的心灵空虚与道德沦丧!那么,在其它地方,在其它需要有人才的地方,我们还能够看到些什么?


  有人说:现如今,集体主义讲得少了,个人主义讲得多了;舍己为人讲得少了,有偿服务讲得多了;无偿援助讲得少了,战略双赢讲得多了,这实质上是一种人的觉醒和社会的觉醒。


  但我总是觉得,这种“觉醒”好像是人或者社会睡了一觉,奇怪的是睡前一切正常,一觉睡醒后就忽然疯了,整个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等等,全都乱了套。


  别的不说,单从实现个人价值来看,已经变成实现个人存款绝对数了。


  一个人,不管他是怎样的缺德和阴险,怎样的心狠手辣和不择手段,只要腰中有铜,家中有金,这个人的价值就实现了;反之,你读了多少书、学了多少雷锋或是做了多少学问,只要收入不提高,你的价值就没有提高……


  也许在这一点上,老祖宗比我们有先见之明,比如他们在人才选拨中的“养士”制度,推举“孝廉”制度,都曾做过这方面的尝试。


  特别是推举“孝廉”制度,在选人方面以道德为核心,虽然这个“道德”二字离不开“忠孝廉悌”,离不开“仁义礼智信”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烙印,但至少在用人上坚持了“道德”标准,这一点,对于今天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事实上,抛开人才这样的话题,单是做人,道德也应该是最最重要的,人能够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就是人有了羞耻心,有了同情心、有了自信心、有了关心、爱心、良心、善心、担心、伤心、痛心、灰心……


  而所有这些“心”,都是道德之心。


  试想,如果有人野心勃勃、有人居心叵测、有人心狠手辣、有人心猿意马、有人心怀鬼胎、有人心似蛇蝎……


  那么,他还有什么道德可言?这样的人一旦机敏过人、博学多才,那么,他不是撒旦还会是谁?


  发现核能是一种才华,道德让它变成了清洁能源;不道德却让它变成了核武器。据说,全世界现存的核武器,足以让地球毁灭几百次。果真如此,真不知这到底是道德的悲哀,还是人才的悲哀?


  这样想着,我觉得还得讲一讲环境。接着写:


  环境与人才


  时下,关于人才最激烈的争论,莫过于人才与环境问题的争论,所以最流行的人才用语,变成了一句古诗题:


  孔雀东南飞!


  到了后来,演变成了麻雀东南飞。


  现在,这话干脆成了:


  只要长个翅膀,就会东南飞。


  为什么会这样,关键是一个环境问题。


  比如宋朝的高俅,他虽不能像今天世界杯球员那样的风光,更不可能得什么“足球先生”之雅号。但他凭着有一身球技,踢球踢成了高太尉,这在今天的世界是很难想象的。而身怀绝技,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不仅连自己的老婆都保护不了,还差点命丧野猪林,焚尸草料场,要不是雪夜上梁山,一身的骨头在那里,恐怕还是个未知数呢!


  当然,要说人才,还得再加上一个翅膀问题。


  按照常理,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所以我们说:“桔生淮北则为枳”,“时势造英雄”等。


  这种观点再深入挖掘,就出现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样的中国谚语;也就有了印度电影《流浪者》“法官的儿子是法官、贼的儿子是贼”这样的世界名言。


  表面上看,这些推理并没有什么错误。可不是吗?东北大兴安岭长的是松树而不是椰子树,西藏高原生产的是青稞而不是水稻,至于北极熊,也没有什么人会跑到腾格里沙漠里去找……


  可是,人才既不是植物,也不是普通的动物,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他们不仅能够适应环境,而且能够改造环境。


  但是,有些人才是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造和适应环境的,而知识又让人类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所以,他们选择了飞翔。


  当一群大雁穿过万里睛空,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一个大写的“人”。而当人才迁徙之后,留给“环境”的却是一个缺氧区和一个真空区,还有许多黑压压的陌生面孔和欲说还休的沉重。


  其实,几乎所有的人才都像蒲公英的种子,无尽地盘旋,只是为了找一个地方扎根,他们懂得,只有根植于自己的土壤,去享受充分的大气、阳光和水份,才能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我想,不能因为沙漠中有绿色,就轻率地认为绿色需要沙漠;更不能因为逆境可以成才,从此便放弃对顺境的固守和追求!


  我对刚才的最后一段很自我欣赏了一番,觉得还没有击中要害,我真正想极力反对的,应该是唯“文凭”的论调,于是,我接着写。


  文凭与人才


  时下,在许多公开的人才招聘场合,文凭成了一种“水涨船高”般的高档消费品。


  你刚从中专毕业,人家要求大专以上;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两年内读完大专,这时候只有本科吃香,等到你拿上本科文凭,原以为万事大吉,谁知用人单位挂出研究生以上,然后你又去考研,考了半天还没有考上,用人单位已改用博士了……


  于是,有人大声疾呼,人才高消费之风当刹矣!


  其实,大声疾呼是对的,但他却呼错了!


  目前的高消费,事实上并不是人才的高消费,而是一种文凭的高消费,事实上,文凭远比人才吃香得多得多。


  别的不说,单是从假文凭泛滥一事而言,足以见其才是真正的“人才辈出”,如“雨后春笋”。


  你看看那些假文凭、那印刷、那装帧、那制作、那印章、那材料,几乎与真的没有什么两样,要不是有那么多“人才”,他们能做得如此惟妙惟肖,以假乱真吗?


  他们用一个传呼、一个手机号做着上百万的生意,他们难道不是“企业家”?他们懂得什么叫市场经济,明白什么叫供需平衡,他们难道不是“儒商”?他们理解人们的难处,有求必应,难道不是“神明”?


  他们坚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解决了多少难题,帮助了多少怀才不遇求职者、怀抱天下的求官者、怀揣梦想的求财者?他们为成日里忙着找工作、评职称、晋职务、分住房甚至谈对象的人在危难时刻、紧要关头所起的作用,简直是雪中送炭,难道他们还不算“人才”?


  有了假文凭,就有了假人才!


  而假文凭与假人才的繁荣,在社会中起到了一种“良性”的互动,互动的结果,是由人人“恨假”到人人“羡假”再到人人“造假”,最后假文凭与假人才倍加繁荣,“假做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


  如果认真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凡是有文凭的,不一定是人才;凡是叫人才的,也不一定有文凭。人才并不等于文凭,文凭也并不等于人才。况且,并不是文凭越高,人才的水平也就越高。


  眼下,由于市场的需要,文凭热导致了办班热,但办班热却没有推动读书热,假文凭是地摊货,真文凭在“专卖店”出售,只是一个廉价,一个高价罢了。


  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啊!


  我想,照此下去,少则5年,多则10年,我们将“撕烂”文凭。因为到那个时候,衡量人才的标准将不是文凭,而是水平!


  虽然,我知道撕烂文凭只是我一时的气话,但唯文凭是不会吃香许久的,我坚信。类似的还有现在正如日中天的喝酒。酒文化对于国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啦,可是人才与酒量的关系,似乎正在崛起,我接着写:


  酒量与人才


  过去人们谈人才,总说水平如何如何。


  我理解,除了物理学和地理学中的定义外,水平在中国象征着一个人“喝了多少墨水”。


  “喝了多少墨水”,就证明有多高的水平,这是自然的,所以有人曾杜撰了一则笑话:


  古时候,有个高官经常喝墨水,仆人见了,大惑不解。


  一问,方知有人曾在公开场合嘲弄自家老爷“腹中无墨”、“胸无点墨”,所以老爷誓言每日必喝墨水半斤。


  我想,水平的高低,单是靠喝墨水喝不出来的,高官之愚顽,可见一斑。


  当然,时下人们说人才,已不提水平二字,只谈“酒平”高低。


  “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最放心;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干部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干部不能要。”


  这样的事例,居然就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


  关于“酒平”的解释,最早见于何时、何处,已无从考证,但用“酒平”代替水平,却自古有之。东汉时期的孔融,曾经这样写道:


  “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而后人也以曹刘“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等断言,凡是有才华的人,大抵都是些酒缸饭桶,颇有“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之气魄。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将酒与天地人连接起来,酒量之于人才,关系当然更加不同寻常。


  到了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酒平”更是扶摇直上,男人有酒量,走哪儿都当长;女人有酒量,肯定比男强;小孩有酒量,大人都夸奖;大人有酒量,哥们遍四方;谁要有酒量,凡事好商量;谁要没酒量,不如当和尚……


  更有甚者,有人说“酒平”就是水平,“酒平”代表人品,人才就是“酒才”……


  如此说来,我们真是糊涂,修那么多的学校干吗?搞那么多的技术干吗?成天里研究那么多学问干吗?倒不如全建了酒厂,倒不如全练了酒量,倒不如以酒代字,以酒作文,以酒来繁荣人类的文明,推动社会的进步。变煮酒论英雄为喝酒论英雄,岂不是在人才标准上更加公开?更加公平?更加公正?


  看来,酒量与人才,真是一言难尽。


  如果还想牵强一点,是不是应该承认:


  “真正的人才是需要发酵的”。


  对于酒,我还是很敬畏的。想当初,武松景阳岗打虎,如果不是那“三碗不过岗”的好酒,让他足足喝了十八碗,他还能打死那只吊睛白额的大虫吗?


  但好像什么人喝什么酒也很重要,比如同样的酒,叫武大郎喝了,不要说十八碗,就是喝上八十碗、八百碗,他也绝对成不了什么英雄好汉。


  这样一想,又接着往下写:


  年龄与人才


  中国有句俗话:自古英雄出少年。


  中国还有一句俗话:姜还是老的辣。


  如果要让我们举例说明的话:


  前一句在中国有司马光砸缸、有曹冲称象、有骆宾王作诗,更有刘秀下南阳、安罗作宰相等;在国外有莫扎特、牛顿、卓别林、爱因斯坦……


  后一句有老马识途、有姜太公钓鱼、有廉颇老当益壮、有孔明七擒孟获等;在国外有美国70岁的里根当选总统……


  如此看来,年龄与人才之间本来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老、中、青、少、幼等可能都不是人才,也可能都会从他们中间产生人才,关键是我们将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关系弄错了,那就是“一定人才的年龄”与“一定年龄的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融五岁、能让梨”,那是专指中国东汉时期的孔融,而绝非指全世界历史上的所有的五岁儿童;我们说姜太公80出山,也仅仅是就他个人说的,而绝不是说古今中外所有的8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此,在发现人才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思路应该是清晰的,目光应该是敏锐的,逻辑应该是严密的,判断应该是准确的。


  但如果涉及到使用人才,我们却不难发现,在许多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里头,却有许多年龄方面的界限。


  其实,那哪里是什么“人才标准”,只不过是一些标准的“莫须有”罢了!


  要反对年轻人,就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要反对老年人,就说:“老奸巨滑,泥鳅一只”;当然,要反对中年人,也是“日薄西山,秋后的蚂蚱”……


  总之,不用什么人,就能找出不用的理由来。


  同样,用什么人,理由就更加充分。


  想用年轻人的时候,就说“年轻有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后生可畏”等;想用年老年人的时候,就说:“老当益壮”、“老马识途”、“夕阳无限好”、“老骥伏枥”等;若是要用中年人,更是有话可说,什么“年富力强”、什么“精力旺盛”、什么“经验丰富”、什么“正当其时”,等等。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年龄也就变成了一种堂而皇之的人才标准,而且,这一标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被灵活掌握、充分运用。


  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有些人就开始修改自己的档案年龄,需要大时就改大,需要小时就改小,在学校,有些时候、有些地方,补习生的年龄就会变成今年20、明年18,甚至越来越小。而这样的伎俩在社会上,以求职者和机关干部居多,可能够这样做的人,自然也是大家几乎发现不了的人。


  只可惜,档案上的年龄可以改,而生活中的年龄不能改,改大了的未必就会成熟,而改小了的,也未必就能够青春永驻!


  古人云:“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此话当真,在选用人才的时候,还有把年龄作为一个门槛的必要吗?


  在人才市场上,经常与年龄一起使用的“人才标准”,一般还有性别。我这样写道:


  性别与人才


  大自然是神密的,它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但,谁又曾想过,如此精采的外部世界,简单起来却十分简单,包括人类,通常只简单到由两种性别决定。


  从某种意义上讲,性别与人才之间,应该有一种密切的关系。


  比如蜂的世界,女王是唯一的主宰,她的绝对权威取决于她是这个群落中唯一的“女性”。所有“男性”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就是能够讨得女王的欢心。然而,在女王举办的飞行运动会上,它们兄弟却永远都成不了冠军,即使做了亚军,女王给他的只有“一夜情”,季军和其他兄弟,只能带着无限地遗憾,在绝望里死去。


  在狮子王国,扑获猎物、看护子女的都是母狮子,她们又当爹来又当妈,还要小心翼翼地伺候脾气暴躁的丈夫。雄狮什么义务都不承担,只要把另一位不速之客赶出自己的领地,便可以万事大吉。一旦他在战斗中胜利,马上就会妻妾成群,平日里只需要行使一下自己作为“男性”公民的权利,就已经成了这个群落和森林中的“皇帝”!


  由此看来,在自然界,性别决定了某种权威,而且这种权威与生俱来。


  但是,人与动物却有所不同,皇帝或者女王不是单凭性别就可以决定的,就像一个能生很多孩子的女人,不一定会成为女王,而一个百战百胜的拳击冠军,也不一定能够当上总统一样。


  现在,有一种这样的论调,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着可怕的“阴盛阳衰”的变迁。于是乎,在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列举许许多多“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例子来。


  更可怕的是,许多男人曾经占领的领域,已经成了女人大显身手的舞台,而许多女人先前做的事情,如今却变成了男人们的专利,比如做饭、比如洗衣服、比如带孩子等,就连“三个女人一台戏”这样的名言,如今已变成“女人在外忙事业,男人在家倒闲话”了。


  “一批女人崛起了,一批男人倒下了”。这原本没有什么了不起,可男人整体下滑的趋势,也说明了当前人才的危机。


  有趣的是,另一种现象同样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注意,那就是现在除了一些专招女性的部门,女性毕业生一般是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甚至有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让女人回家去”的议案。


  然而,我们如果真的让女人回家,那么,我们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我想,性别可以决定“天才”,因为性别是先天的。而人才是后天的,所以人才绝对是没有什么性别界限的,关于这一点,我敢保证。


  说了老半天,我觉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


  人才与人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才,自然也是与人才相联系的。


  中国有句成语,叫臭味相投,这里的“臭”应读作“嗅”,是气味的意思。


  臭味相投至少证明了这样一个逻辑,英雄访好汉,狐朋交狗友。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曾撰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正是他与毛、朱、刘、邓等人一起为建设一个民主、富强、繁荣的新中国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如果不是这种英雄惜英雄,人才爱人才的气度,那么,我们真不知道还要在漫长的黑暗历史中摸索多久?


  相反,中国也有一个人人皆知的故事,说的是鬼谷子的两个学生--孙膑与庞涓斗智的事情。


  孙庞两人同为一师之徒,本来才华出众,同窗情深。可是后来,他们两人居然走上了你死我活、自相残杀的道路,成为“一山不容二虎”的最好例证。


  如果说,他们之中有一个人学识平平,或者愚蠢顽劣,那么,另一个人非但不会加害于他,反而会顾念师父之恩,同学之情,大发慈悲,为他在自己的辖区内,谋一份美差,做几桩美事;可正是因为两人旗鼓相当,所以终于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


  看样子,我们真要说:“人才无才便是德了”。


  自古以来,就有人“恃才傲物”,就有人“怀才不遇”,就有人“才高命短”,就有人“志大才疏”!所以“文人相轻”,所以“才不外露”,所以“中庸”,所以“读书无用”!


  总之,人才之与人才,有忌贤妒能,就有爱才如命;有唯才是举,就有唯学历、唯长相、唯出身、唯年龄、唯性别、唯经验、唯专业、唯……


  到头来,“成也人才、败也人才”,居然成为求才者与人才的“共识”,这难道不是人才最大的悲哀吗?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我居然连肚子饿的事情也忘了。


  或许,这是我对“待遇与人才”这一问题闭口不谈的原因所在,事实上,待遇已经不再是“人才问题”中的内容了。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至于什么外语、计算机之类的要求,就更加荒唐可笑。


  我认为,一般对外语的要求应该是起码的生活交流,而不是语法专家,不是外语新闻节目主持人,更不是外语作家和语言大师,单是我们的普通话,也未必人人过了什么四、六级;


  而对于计算机的要求,只要会操作就行,难道我们对每一位汽车司机还要求他必须首先是一个工程师吗?


  于是我想,如果我不是什么人才,那我写得再多也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我还算个“人才”,我就应该去报名!


  第二天早上,我按照报纸上的要求,准备好了各种证件,然后,选了一家要求是本科以上(研究生优先)的市直部门去报名。


  报名的同志几乎面无表情,但对毕业证的审查却非常仔细。


  事实上,我们那时的毕业证是由学校自己发的,根本没有什么防伪标志。


  他们还询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告诉我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九、一决雌雄


  说真的,我对当公务员并不是太感兴趣,记得大学毕业前夕,师范专业几乎人人厌教,我曾经给一位劝我弃教从政的朋友写过这样一首打油诗:


  《言志》


  三木不做官,


  做官必一般。


  若为钱权去,


  不如去进棺。


  要说我对“官”不感兴趣,似乎比大学毕业前夕还要早,一直可以上诉到刚上高中的那阵子。


  由于刚刚考上高中,继续在一中上,所以同学大多数是熟悉的面孔,心里自然就有了一些自满和松懈情绪。


  当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一样,大家就像是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全部进入休整状态一样。


  既然是休整,就得放松放松。


  可惜那时候,有电话和电视的人家都不多,更谈不上电脑。


  今天的生活中,许多被高中生司空见惯的事情,在我们那个时代,仅仅是“全国统一”命题作文《我的理想》中的一些幻想而已。


  不过,那些学生时代的幻想,除了“坐着宇宙飞船到太空旅行”这一项还没有实现外,绝大多数已经在自己身上实现了。


  况且,太空旅行已经有人实现了


  不能去太空旅行,可我们并没有耽误自己的娱乐。


  女孩子们一天在做什么,我没有注意,好像一个个都成了淑女,文文静静的,偶尔她们会做一些小手工,比如用丝线缠绕出“像夹”什么的,送给自己喜欢的男生。


  男孩子则大不一样,他们在球场上是“黄土飞扬”(注:没有绿荫)、挥汗如雨;在教室里是“出将入相”热火朝天。不管是“赤腿上阵”,还是“运筹帷幄”,真可谓是人人英雄,处处豪杰。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指的“运筹帷幄”不是别的,就是“下象棋”。


  一开始,我还真对下象棋热衷了好一阵子,特别是刚刚懂得什么“马走日字象走田,车行千里炮翻山,卒子过河左右弯”等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找人“决一雌雄”。


  我慢慢发现,大家对结果十分在意,所以都兴悔棋,这棋悔来悔去,就悔出许多“晦气”来,所以兴致自然就减了一大半。


  再后来,我发现这象棋下来下去,最终的目的就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来保全少数人的利益,甚至到最后就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来保全一个人的利益!


  这还不算,更可恶的是,象棋王国内部等级森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这里体现的是尽善尽美、淋漓尽致!


  还有,几乎所有的高招,都是尽可能的牵制对手,还美其名曰“高手能看步不棋”,这当然是指“战略”问题。


  “战术”上则更加“阴险”,什么“别马腿”啦、什么“堵象眼”啦、什么“士升起”啦,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是在没有办法了,还有一招叫“丢卒保帅”!


  我想,这赤裸裸的规则,恐怕就是一切“官本位”的祖宗!


  由于厌倦了象棋,所以我喜欢上了围棋。


  我认为,围棋与象棋最大的不同,就是你在围棋中找不到“主帅”,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还有,在围棋中,没有楚河汉界,交战双方面对的是同样的一张“作战地图”,敌我的兵力是一样的,双方的装备是一样的,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就连“打吃” 、“占地”规则以及最后的评判标准也是一样的。


  在这样的战斗中,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天气以及一切的作战要素完全一致,应该最能够体现个人价值,也最容易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围棋讲究“攻”与“守”的统一、“进”与“退”的统一、“取”与“舍”的统一、“活”与“死”的统一、“个人”与“集体”的统一,至于“破目”、“打劫”和“就地做活”,更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在这样的实战中,既可以通过打击对手“攻城掠地”,又可以避实就虚,建立自己稳固的“革命根据地”!


  当然,学习围棋还有好多好多的好处,比如培养一个人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比如提高注意力、应变力和计算能力,比如增强一个人的组织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经受挫折的承受能力等等。


  可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那时候能够想到的也只有这些了。但即使是这样一些粗浅的认识,也足以让一个正处在“叛逆时期”的高中生去爱“民”而远“官”了。


  我又了解到,围棋是传说中的尧帝发明的,所以围棋中的平等思想,自然发端于原始社会的民主,而象棋从内容来看,至少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才萌芽的,因为严格的等级制度是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还有,中国象棋中没有明显的女性角色这样一个事实,也充分证明象棋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至于思念楚河、汉界之类的出现,更应该是在刘邦项羽之后了,这样想来,中国象棋的完善时间,应该是在汉武帝时期,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因为象棋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明显具有封建色彩的等级制度,已经发展到了十分完善的地步!


  现在想起来,其实围棋与象棋,事实上还是各有千秋的。可这些年来,我依然爱憎分明,包括对“官”也是一样。


  这一回,我真的要去“考官”了。


  中午,我照例没有吃饭。直到晚上6点多,我才真正结束了绝食,实际时间超过了30个小时。


  我真的要去“考官”了……


  修改到这儿,Same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一看表,都已经1点50分啦。


  他下意识的看了一下QQ好友,佳佳照例没有上线,也没有任何回复。


  Same郁闷极啦,佳佳?


  “潜水”啦?


  “淹死”啦?


  他太困啦,倒头便睡……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考试天才的梦
  • 天才梦
  • 史蒂夫·鲍尔默:天才背后的天才
  • 藏书忧
  • 天才棋手刘钧冻伤了继父的心
  • 桔梗谣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