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真在五台山出家?

时间:2013-01-28 09:11来源:炎黄春秋 作者:王俊义 点击: 载入中...




  近日荧屏上播放了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其中有两个情节--"太后下嫁"与"顺治出家"颇引人注目。关于"太后下嫁",剧中曾通过顺治之口向孝庄太后说:"儿臣六岁登基,天下烽烟四起,宫中杀机危伏,母后为保住咱俩的身家性命,不得不下嫁权臣多尔衮。"孝庄还亲口对年幼的康熙说:"当年我为了保住顺治的皇位,不得不以太后之尊下嫁多尔衮";关于"顺治出家",该剧更是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顺治在其爱妃董鄂氏病逝前后,独锁深宫,参禅论道,一意要遁入空门。甚至在高僧玉林要焚死为之化度的僧人行森时,仍执意落发具戒,着僧衣芒鞋,义无反顾,皈衣佛门。面对此情此景,孝庄不得不下旨以"龙驭归天"的谎言来掩盖顺治实已出家的真相。此剧播放后,一些观众和读者纷纷询问: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我认为,要对之作出"有"或"无"明确回答,则难乎其难矣!因为这两件事并非出自剧作者凭空杜撰,事实上从清初以来,就已见诸文人的记述,而后野史裨乘更是广为传说,即使是在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着名清史前辈孟森先生就曾撰写过《清初三大疑案考实》,对此二事是否存在均予否定。但胡适先生却提出质疑。随后陈垣等史学大师也撰文抒己见。直到目前,在清史学界仍既有肯定者,也有存疑者、否定者。可见,它已成为从清初至今三百多年来聚讼纷争不止的两大历史疑案。这两件事既关系到清初最高层的政治权力之争,又是一个涉及如何分析辨别有关史料的复杂学术问题。因此,且莫将其视为仅是奇闻轶事。对此两大历史疑案传说的来龙去脉及其论争予以评说,或许对读者了解事情的真相有所助益。




 

  三个当事人--福临、孝庄与多尔衮



 


  福临,生于清崇德三年正月(1638年3月),乃清太宗皇太极之第九子,也是清朝入主中原、君临全国的第一代皇帝。值崇德八年(1638年)皇太极突然病死,引发了一场皇位的激烈争夺。经过相互权衡与妥协后,才由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并由他的两位叔父济尔哈朗与多尔衮辅政。1644年9月福临进入北京,改元顺治,然朝政仍由多尔衮把持。多尔衮居功自傲,独断专横,根本不把顺治放在眼中。顺治七年多尔衮病逝,翌年顺治始亲政,不久,即以多尔衮擅权作威,谋逆篡位等罪名,将之削爵夺封。尔后,在其母孝庄太后的辅佐下,竭力摆脱满族权贵的干预,一度励精图治,重用汉官,整顿吏治,奖励垦荒,经略西南,攻占云、贵,逐渐实行了对全国的统治。但顺治在个性方面,比较暴躁,感情脆弱,多愁善感,喜怒无常。他又笃于宗教信仰,初信奉天主教,尊称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为"玛法"(即"爷爷"之意),凡事必询问。从顺治十四年起,又转而信奉佛教,先后将南北高僧玉林等,召入宫中,论经说法。顺治十七年八月,其宠妃董鄂氏病逝,感情上遭沉重打击,万念俱灰,萌厌世出家之念,并削发受戒。后经孝庄太后与国师玉林竭力劝阻,才又蓄发留俗。此后,便一蹶不振,身体更加虚弱,终于患染天花。当自知死期已至时,召亲信朝臣草拟遗诏,历数执政中的"罪行"与"过失",宣布由8岁的儿子玄烨继位,并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深夜病逝,终年24岁。随后,遗体火化,骨灰葬于河北遵化清孝陵,庙号世祖,谥章皇帝。


  孝庄文皇后,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1613年3月),卒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1688年1月),蒙古科尔沁人,博尔济特氏。天命十年(1625年)嫁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封永宁宫庄妃。其子福临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其孙玄烨嗣位,又尊为太皇太后,因是皇太极之妃,而皇太极之谥号乃"文皇帝",加之其子、孙又都是皇帝,因由妃称后,谥"孝庄文皇后".她天质姿丽,聪明能干,且有谋略。其一生经历了清初三朝更替。在皇太极时期就"赞助内政,越既有年".皇太极病逝时,她方32岁,当时由于"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其中最有力的争夺者为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在斗争甚为激烈的形势下,经她与孝端皇后多方斡旋,使多尔衮的谋位之欲未能得逞,终由其子福临继位。此后她又全力辅佐福临,由于多尔衮位高权重,谋位之心不死,时刻威胁着福临的地位。她为此,又对多尔衮施展谋略,软硬兼施,既笼络,又控制,从而巩固了福临的帝位。顺治病终后,幼年的康熙继位,她又辅佐康熙,授以治国安邦方略,当时的许多重大决策都与她的筹谋擘画密不可分,正如康熙所说:"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1668年1月)孝庄病逝,享年75岁,其临死前对康熙说:"太宗(皇太极)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意即,不必与其夫皇太极合葬。康熙遵旨将其灵柩暂停于遵化清东陵。直到雍正时,才将其正式安葬于沈阳昭西陵。


  多尔衮,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十月(1612年11月),卒于清顺治七年十二月初(1650年12月底),乃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其青少年时代,就深受努尔哈赤器重。皇太极即位后,封贝勒,随之征战各地,"聪慧多智,谋略过人",多有战功。崇德元年,封和硕睿亲王,旋又奉为大将军,统兵攻明,因战功显赫,其地位已远驾诸王之上。皇太极病逝后,本欲谋皇位,但因其他诸王联合反对,实力相较对其不利,权衡之下,终立福临为帝,并由他与济尔哈朗辅政。顺治元年统兵入关,降伏吴三桂,击败李自成,进入北京。即又派兵南下,灭南明弘历朝及农民军余部,对确立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功不可没。由于功勋昭着,顺治元年被封叔父摄政王,翌年又加封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又晋封为"皇父摄政王".随着爵位日高,声望日隆,专横擅权也日重。顺治曾说:"睿王摄政,朕惟拱手以承祭祀。凡天下国家之事,朕既不预,亦未有向朕详陈者",多尔衮俨然是实际的皇帝。他在个人性格与生活方面,也恃功自傲,奢靡腐化,纵情声色,其王府金碧辉煌,雕镂奇异,远甚帝居。肃亲王豪格,是政争对手,多尔衮得势后,不仅将之置于死地,还将其妃博尔济锦氏纳为己妃。他还命朝鲜国王送女为妻。顺治七年十二月,在古北口外行猎时,多尔衮暴卒于喀喇城,年仅39岁。死后,初被追封为"诚敬义皇帝",但仅两月后,即被告有"谋篡大位"等罪名,由顺治下诏削爵夺封,平毁宫室与墓葬。至乾隆四十三年,才以其"定国开业,成统一之业,厥功最着",由乾隆为之昭雪。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顺治帝死后火化 未葬在棺材里
  • 顺治时只能脑门心留一小撮头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