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苏:陈毅病重时惦记出版诗集

时间:2013-08-29 08:47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李俊兰 点击: 载入中...

陈毅

 

  陈毅全家照

 


  ◆陈昊苏讲述陈毅诗词创作的历程,与毛主席、朱老总以及赵朴初、柳亚子唱和赠诗的故事,关心知识分子和文化事业的细节片断。


  ◆后来父亲病重时,出版诗集成了一个难以释怀的念想,他对我母亲说:将来有可能,给我出一本按时间顺序编排的诗集。


  ◆我母亲肺癌手术后,她为完成我父亲嘱托付出的劳作与牺牲,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我父亲的诗集上了。


  与陈昊苏先生相识,是两个月前在上海举行的"先贤与城市记忆"论坛上。


  曾经担任过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副市长,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任领导职务长达23年,但是此次与会,他的身份却有些特别:先贤后人。


  主持人介绍,会议所在地和平饭店,陈毅市长当年在这里"办过公",接待过国内外的重要宾客。


  陈昊苏回忆起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7岁的他初来沪上的情景:一家人得以团圆;街头排队"挤兑"的人群;兼任上海市长和华东军区司令员两个职务的父亲,在上海、南京间往返奔波……


  真巧,出和平饭店,东穿马路,便是外滩的陈毅广场。每天清晨,陈老总的高大雕像旁,都会出现一群穿红着绿的阿姨,踩着轻柔的旋律,舞动腰身。舞毕,便三三两两,站在陈老总身旁左右,商量下次排练的服装、切磋某个转身的动作,还有"小妮子"学校的考试,家中阿公阿婆的年老体衰……


  那一刻,作为旁观者,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陈老总,你好福气耶!百年之后,尚能置身这大上海的热闹所在,看市井风情,听人间絮语。


  后来,将这个问题说给陈昊苏先生听:陈老总任上海市长九年,满打满算在沪上办公不过五年,而上海解放已经六十多年,上海民众至今还在怀念他、在黄浦江畔为他再塑百年身,所为何来?


  交谈中得知,昊苏先生继承父亲衣钵,时常秉笔作诗,并有《红军之歌》、《时空的跨越》、《继志集》等诗集问世。


  是长子、又是诗人 ,还编辑过《陈毅诗词全集》,于是,便与他相约:回北京后,一起谈谈陈老总的诗作,时间就定在8月26日--陈老总诞辰112周年。

 

 

  版本背后的故事

 


  1959年,"公务繁忙"出版社愿望搁置


  临终遗愿


  叶帅派来打字员,赵朴老襄助,夫人张茜编出"油印本"


  问:记得粉碎"四人帮"之后,很多家庭都有这样两本书:《天安门广场诗抄》、《陈毅诗词选集》。请问自1972年陈老总病逝至今,陈毅诗词共有多少个版本?


  答:最早是1973年我母亲张茜在病中编成的打印本《陈毅诗词》,大开本、三册,同时还编辑了小开本的《陈毅诗词选集》。


  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我母亲编辑的打印本,正式出版了《陈毅诗词选集》。


  1993年我根据母亲张茜编辑的打印本,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了《陈毅诗词全集》。


  2012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上、下册的《陈毅诗词集》。


  2011-201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陈毅诗选》,是五种中外文对照本,分别是:中英、中法、中俄、中阿(阿拉伯)、中西(西班牙)版本。


  另外还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线装本《陈毅诗词选集》;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手稿本"等等。


  此外,各种内部版本也不少,《人民日报》、上海《文汇报》都出过内部版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出版社1978年11月出版、辽宁省师范学院组织编写的《陈毅诗词选注》,由茅盾先生题写书名,臧克家先生撰文志感。其中,编辑有这样一段话:"陈毅同志诗词能够广泛流传,其中有着张茜同志不可磨灭的贡献。"我还要补充一句:感谢文学出版界、翻译界许多同志的热心和努力。


  问:这些版本背后的故事和一些细节,公众了解的不多,能否介绍一下?


  答:我父亲在战争年代写作了大量的即兴诗篇,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的《莫干山纪游词》也很有名,连同《梅岭三章》等都在报纸上发表过。1958年夏,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楼适夷写信给我父亲,说准备出版他的诗集,他们付出很大努力收集了若干首作品,问我父亲能不能再补充一些,搞个自选本。我父亲当时回复:现在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做文学方面的工作,只好将这些诗作先放下,冷藏一个时期,待以后有时间再考虑出版的问题。


  1966年"文革"发生后,他在政治上受到冲击,虽然有时间整理诗作了,但已经没有出版的可能了。后来他病重时,出版诗集成了一个难以释怀的念想,他对我母亲说:将来有可能,给我出一本按时间顺序编排的诗集。


  问:他戎马倥偬,还提笔写诗,一生留下那么多作品,临终时该是多么心有不甘呀?


  答:我父亲1972年1月去世后,我母亲很快也被查出身患不治之症。她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我父亲的遗愿对她来说一言九鼎,重于泰山:"这件事,我不替他做,谁能替他做呢?!" 我母亲想到了赵朴初同志,他是我父亲的好朋友,彼此感情深厚,我父亲去世,赵朴老写了很好的挽诗。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又是多病之身,慨然担起帮助我母亲整理老帅诗词遗作的责任。


  叶剑英元帅对我们家庭一直都非常关照。我父亲去世后,他来看望我母亲,看到我母亲正忙于收集、整理我父亲的诗稿,那时没有电脑、没有复印机,基本都要靠手抄,叶帅指示军事科学院:派一个打字员协助工作。我母亲当时担任军事科学院外事部副部长。


  问:此时,张茜女士收集到的陈老总作品有多少首?


  答:大概有350篇共700余首。诗集出版要送党中央、毛主席审阅、批准,就设计了较大字号的"大开本".封面"陈毅诗词"四个字是我母亲手写的,我用笔"勾边"油印,效果当然无法同今天的印刷品相比。"大开本"的《陈毅诗词》分别呈送毛主席、周总理和叶帅。


  后来,我母亲考虑:三百多篇诗作数量很大、全部出版有困难,不如"压缩"一下,于是从中挑选出150篇,编成《陈毅诗词选集》。这次,设计成"小开本",印刷了一批,分送给我们的亲朋好友和很多老干部。从这以后,社会上开始流传这个选集的手抄本,社会影响相当大。


  问:张茜女士的坚韧、忠贞真的了不起,整理、编辑诗词很琐细,她经常要忍受癌症发作的剧痛吧?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