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北伐英雄如何蜕变为试图谋逆的奸雄?

时间:2013-09-23 09:23来源:《历史上那些枭雄们》 作者:卢哲 点击: 载入中...

 

  一般来说,最注重自己相貌的应该是女子。女子为了相貌风度可以互相嫉妒,暗中攀比。然而在东晋名士风流的时代,这种事也能发生在男人身上,桓温就是其中的代表。

 

 

  雄武风度,不甘人下

 


  从《晋书》推断,桓温应该是个相貌不凡的美男子,他的美不是秀气,而是雄伟。他刚生下来的时候,父亲的好友温峤就认为他有奇骨,啼哭声也很好听,十分赏识他,便取自己的姓氏"温"给他起名叫"桓温".成年后,桓温更是相貌魁伟,豪爽有风采,好友刘惔称赞他"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按今天的话说就是眼睛像紫色石棱般刚毅有神,头发胡须似浓密的刺猬毛一样向外张开,像传说中孙权、司马懿的样子。


  别人夸得多了,桓温的心气自然就高了。渐渐地,他把自己的风采气度同司马懿、刘琨画上等号。后来,有人偶然间将他比为王敦,他便心中异愤愤不平。


  有一次,桓温征战归来,从北方带回来一个手很巧的老婢女,这个老婢女一看见桓温就开始哭,桓温很奇怪,便问她因何哭泣,这个老婢女就说:"我年轻时曾是刘琨的歌女,我看到你长得很像刘琨,不觉想起往事,因而感伤。"


  刘琨是东晋时代出了名的"帅哥",这个人文武双全,通诗文懂音律,既是少男心中的楷模,又是无数少女倾慕的偶像。有人夸自己像刘琨,桓温心中怎能不高兴?桓温听完老妇人的话,按捺住狂喜激动的心情,马上到外面去把帽子衣服上上下下、认认真真重新整理了一番,又把这个婢女叫来,详细问道:"老人家,你要诚实回答,我到底哪里像刘琨呢?"


  老婢女仔细看了看他的眼耳鼻舌,答道:"你的脸很像,可惜与刘琨比有些小家子气。你的眼睛也很像,可惜小了一点。胡子很像,可惜有点红。"接着,又将桓温体态仪止观察一番,说道:"身形很像,可惜矮了些。声音很像,可惜嫩了点。"


  老人家实诚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言者无心。可桓温听完却备受打击,他本想借老妇人之口大大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没想到老妇人的话句句似针扎。桓温大失所望,难过地脱去衣帽,一头钻进居所,拒不见客,整日昏昏欲睡,闷闷不乐,暗自神伤。


  桓温在意长相,"攀比"刘琨,是他不甘庸碌、好强的个性决定的。性格决定命运,桓温的性格,在他致力于北伐异族,光复中原之时,可以帮助他成为东晋的大英雄。但在他功成名就,誉满天下之际,却令他晚节不保,于史家笔端留下一大污点。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他的成长经历。

 

 

  世族公子,豪杰义气

 


  桓温的家族世代显贵,父亲桓彝曾封过爵,任过宣城内史(宣城地区最高行政长官),治下太平,深受爱戴。身为"高干子弟"的桓温,也有过一段锦衣玉食,任诞不羁的生活。


  《世说新语》就曾有一则桓温少年时放浪赌场的小故事:少年桓温很喜欢赌博,可有一次手气不佳,输了很多钱,债主又急等用钱,便玩命地逼桓温还钱。钱倒是很快还上了,可桓温对于输钱这件事很不服气,一心想把本钱赢回来。当时,他在陈郡有个好哥们儿叫袁耽,是个远近闻名的"赌神",桓温就想求助于他。可是袁耽那个时候正在居丧期间,依礼制不宜外出,更不宜赌博。桓温赢钱心切,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找他。结果桓温话还没说完,袁耽就一拍桌子答应了,然后迅疾脱下丧服,把丧帽揣在怀里,跟着桓温到了赌场,找到那个债主,要求再赌。债主哪知道眼前人就是"赌神",心想不过是个小毛孩,根本就没放在眼里,他嘴角一扬,轻蔑地笑着说:"你以为自己打扮成这样就是赌神了?告诉你,除非是袁耽来,否则没人能赢我。"桓温、袁耽不答,坚决要与之赌。债主磨他不过,心想无非是多赢一份,有何不可,勉强答应与袁耽对赌。桓温则在一旁呐喊助阵。结果,几盘下来,貌不惊人的袁耽从十万钱本金一下子赢到百万,债主丝毫没有招架之力。桓温见已赚够,翻了盘,压制了对手,就开始欢呼雀跃,旁若无人,心中不平之气一扫而空。袁耽则把筹码潇洒一抛,神气地从怀里掏出丧帽,砸到债主身上,昂头道:"你竟然连我袁耽都不认识。"说罢与桓温拂袖狂笑而去,债主叫苦连连。


  少年桓温,家境殷实,自然能与兄弟们任侠放荡。然而好景不长,公元327年,东晋发生"苏峻之乱",当时桓温之父桓彝正驻军泾县,发誓扞卫朝廷。在与叛军对峙一年多后,城池失守,桓彝在撤退途中遭奸细出卖,壮烈殉国。死时,桓温才十五岁(一说十七岁)。


  桓温得知父亲死讯后,哭得昏天黑地,泪中带血,数日后,他含着泪指天发誓,一定要为父报仇,惩办杀害父亲的恶人。经过多方调查,桓温得知,泾县令江播就曾经参与了杀害桓彝的行动。可这个江播在平叛之后却得到了朝廷的赦免,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桓温几次请求官府严惩江播,都无音讯。一怒之下,他决定自己行动,手刃江播。


  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要潜入豪府大院杀人,本身就像天方夜谭,更何况江播老辣阴险,他深知得罪人太多,怕仇家报复,终日隐居不出,行踪不定,日夜防备,职业杀手也难以近身。


  桓温自知武艺不精,难以复仇,便决定先苦练武功,再寻找机会。他白天拼命练武,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无一不练,晚上就枕着兵器睡觉,天一微微亮就起身继续练习,如此这般过了三年。正当桓温认为时机已成,准备行动时,忽然传来江播病死的消息。三年的努力,眼见就要成为一场空,桓温转念一想,既然杀不了江播,干脆杀了江播的儿子们来祭祀父亲。谁让那个江播生前造了那么多孽,父债子偿,天经地义。于是,他拿上兵器,诈称前来吊丧,进入了江家灵堂。


  灵堂内,江播的三个儿子正为其父居丧,悲恸不已,丝毫未觉杀气袭来。那桓温甫一进入,便抽出利刃,一下先结果了大儿子江彪,狠狠地为这三年寄人篱下饱受炎凉的生活出了气。江彪这个倒霉鬼还未来得及惨叫,就已经血溅缟素了。另两个儿子一看,惊惶无主,待桓温通上姓名,才知道这是仇家寻仇来了,撒腿就跑。桓温回身一转,大步一迈,刷刷两声,二人双双气绝扑倒,血流满地。父仇既报,桓温镇定而去,将惊恐的吊唁者抛在身后。


  为复仇而杀人,在东晋时代,不但没有法律责任,反而广受称赞,何况桓温杀的还是逆贼之后,这更是值得士族、时人嘉奖了。一夜之间,桓温在全国出了名,人人交口称赞。


  这件事也传到了晋成帝的耳中,后来,晋成帝亲自接见了他,与之对谈,见他容貌端庄,器宇轩昂,才学过人,大为喜爱,不仅允许他承袭其父的万宁男爵位,封为琅琊太守,还把南康长公主许配给他,招为驸马,列为皇室成员了。

 

 

  克复巴蜀,三次北伐

 


  幸运地成为驸马之后,很多人都劝皇帝不要像对待一般的女婿那样对待桓温,因为桓温"少有雄略"(《晋书·桓温传》),可以担当重任,为朝廷立大功勋。皇帝也非常器重桓温,便把他升迁为徐州、荆州等地刺史,还让他当上了安西将军。


  在一般世族看来,桓温有权有势有貌有才有家族荣誉又是皇亲国戚,已拥有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尊贵了,按理说该享受豪奢生活了。可桓温却不觉满足,在他看来,不求上进的贵族毫无价值。大丈夫就应该建勋立业,功载史册,传颂千古,获得无上的荣誉。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日本人眼中的曹操:并非奸雄 典型东方式英雄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