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悬联警怒
古代的许多名士,都有自己的抑怒解愁之术。
"悬联警怒".林则徐性情刚烈,知道发怒不仅无用,且常给小人借口,于是在书房挂一条幅,书"警怒"二字以自制,并于厅堂悬一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上联自我警示应宽宏大量,下联自我告诫要无畏无私;"佩韦缓气".《韩非子》载,春秋时,魏国邺令西门豹为克服性情急躁的毛病,便"佩韦以缓气"."韦"是熟牛皮,取其质地柔软的特性以自戒。每当脾气发作,即用手抚之良久,怒则消除。
"弈棋息怒".明代郑王宣在《昨非庵日撰》中记载,监察御史李纲性急,但酷嗜弈棋。逢下棋,性情即趋于安详、宽缓。其家人每见其躁怒,遂将棋盘置于其前,其面颜立刻改观,取子布局,怒气烟消云散。;"赏花破怒".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坎坷,却活到耄耋之年。他平时爱种花、赏花。每身处逆境,为排解心中愁怒,就去赏花,"放翁年来百事惰,惟见梅花愁欲破";"画竹忘怒".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任范县、潍县知县时,郁郁不得志。当受上司讽压,怒气来时,他便铺好宣纸,提笔画竹,以忘所怒。尤其他因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后,画竹更成为他晚年排怒解愁的主要活动。
"著书释怒".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清代戏曲家李渔说:"予无他癖,唯有着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铲除。喜怒哀乐,皆成文章。"
据《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