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的海洋之“景”,非常丰富,有古代产盐、养蚝的遗迹,也有移民豪族故宅,其中坐落在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村曾氏大宗祠,是众多曾氏宗祠的主祠。曾氏宗祠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35~1795),清嘉庆三年(1798年)扩建。200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深圳清嘉庆年间较为典型的建筑群之一。
深圳唯一五开间祠堂
“这座祠堂是深圳市建筑面积最大、建筑规格最高的祠堂,也是深圳市唯一一座五开间带牌楼的宗祠建筑。”沙井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介绍,新桥古村是曾氏南迁宝安的始源地。
按照封建社会的礼制,建筑是不能逾制修建的,除非有皇帝的特别恩宠。明洪武年间(1368~1398),朝廷对住宅的规格有着明确的规定,清代又沿用了这种规制:二品以上官员,不得超过五间,进深则不得超过九架。曾氏大宗祠能以五开间的规格建造,可见其有不同寻常的家世。
曾氏大宗祠,面宽21米多,进深50米,占地两亩多。五开间四进院落的古代建筑群,包括大门、石牌坊、中殿、后殿、亭、廊、厢房等建筑,各尽其妙用。在建筑装饰艺术上,这座祠堂从屋脊、屋檐、墙壁、梁架、斗拱到柱础,都有雕塑。可说是琳琅满目,溶木雕、石雕、瓷塑、灰塑、绘画于一炉,各显其特色。光壁画就达200多幅,在深圳绘画艺术史及建筑装饰艺术史中占有一定地位,颇有研究与参考价值。
然而,因岁月的风尘,它们早已卸下昔日风华,披着锈色外衣,执拗地点缀在梁架、廊檐、壁面、瓦脊、神龛……陪着寂寞房屋一起老去。
大学家风源于曾子
走进宗祠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石牌坊上的四个大字:“大学家风”.曾氏家族将“大学”作为家风,可以从曾氏的老祖宗曾子开始追溯了。
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魏庄乡)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后师从孔子,是孔子的72弟子之一。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终其一生,他以“事亲至孝,悟圣道一贯之旨”而被后世尊称为“宗圣”.相传《四书五经》这部明清时期钦定统编教材中的《大学》一书就是曾子及其门人编着的。曾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相传他与孔、颜同结为异姓兄弟,故有“天下斯文宗一贯,古今乔木第三家”之说。历朝历代的皇帝对于孔、孟、颜、曾、四圣均有皇封。
新桥村人非常敬曾子,将曾子谦虚从师和他的教导作为传家风范。于嘉庆三年建了这座石牌坊,既纪念了曾子,又告诫子孙要学而不怠,志而不忘,这和新桥村历史上科举蝉联、人文蔚起是不无关系的。这座大宗祠的堂号也号以“大学堂”,可见曾姓人是如何崇拜曾子的。
兄弟离散片石流辉
石牌坊的背面刻着另四个大字:“片石流辉”.这个词不见于经史,但它却是新桥村等地最有名的典故。
话说南宋初建炎三年(1129年),居住于南雄州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的曾仕行、曾仕贵兄弟俩人,为避搜匿皇妃之乱,逃难到广州羊城,为恐失散,将家传的一块猪腰石砸为两截,各带一截,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后来,仕行在番禺小龙(今番禺县石基镇小龙村)开基发迹,仕贵则在东莞县归德盐场的新桥村起家,成为新桥村的主村始祖。当时在一起聚居的还有何、关、翁三姓,后来曾姓子孙多起来,于是建宗祠以纪念初迁祖曾仕贵,并把兄弟俩剖石为记的那块猪腰石供奉在祠堂后殿的神台上。
这就是“片石流辉”的典故。
今新桥村这块猪腰石早已失散,据看见过的老人讲,该石闪烁有光,如五羊石一样。番禺小龙村的那片石头至今保存着,已被保护起来,今两地的曾姓仍以石头为记,联络感情。一首源流诗说得很清楚:“原自少康数百秋,子舆得道永治谋。内侯避乱因王莽,光禄移居到赣州。打失皇妃戈盾起,奔驰交广弟兄愁。为如斫石分南北,花萼联辉灿斗牛。”
如今,曾仕贵的后代分布新桥、惠州、坭桥、新二村、上星村、上寮村、黄埔村等地。曾氏在沙井新桥立村至今八百余载,繁衍了32代,现居沙井的曾氏约4000人。而新桥村移居海外、港澳的同胞则有一万多人。
保护利用古为今用
一座祠堂堪称一座历史的丰碑,它不是一座无生命的建筑,它沉积了几代人的人文观念,积攒了几百年的感人故事,包涵着不少传统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产的真实载体,生存环境、传统生活等人文的自然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曾氏大宗祠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不但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具有很高的文化观赏价值,而且其蕴藏的文化内涵对游客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些既是有益的教育资源,也是有趣的旅游资源。
曾氏大宗祠是历史文化遗产,是反映深圳古代乡土社会的“活化石”,历史不应该在发展的文明中消失。曾氏大宗祠同样是一座丰碑、无数梦想的积存。相信这些梦想未来一定还会被无数的族人承续下去,以至将来成为族人之外,整个深圳人的梦想。因为它现在已不是曾氏的家族财产,它已属于深圳人以至更多人可以共享的人文景观、旅游景点、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