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室壁画《狩猎图》
魏晋:萌芽 特点:人大于山
原因:魏晋时期,混战连年,世家大族为了巩固其自然经济,推崇无为、清净、自然的老庄哲学。也因看不惯朝廷内的阶级斗争,士人们纷纷归隐山林。一时间,描绘忠臣孝子、贤王名将的题材不被青睐了,而表达士人们喜好与精神的山水画应运而生。
代表人物:顾恺之 宗炳 王微
六朝——隋初:停滞 特点:停滞不前
原因:历史过短,只限于文人自画自赏,传之不广。此外,山水画的技法需要时间探索。
代表人物:无
隋代——唐初:发展 特点:绘制于建筑上
原因:隋唐大兴土木,很多画家本身就是建筑师,设计建筑时会创作大量的山水背景。直到唐初阎立本、阎立德二人,将山水从建筑画中剥离出来。
代表人物:阎氏父子、展子虔
唐代:变革 特点:空勾无皴
原因:山水画从地形、图经式脱离出来,被嫁接了许多原本用在人物画上的技法与线条。加之吴道子提倡以气势、精神画山水,李昭道对渲染赋彩身体力行,冲击了山水画原本的纤丽形式。后来,崇尚佛道的王维将自己的情趣赋予水墨画中,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代表人物:吴道子、李思训、李昭道、王维
唐末——五代初:小高峰 特点:山水画成熟的起点
原因:唐末政治格局动荡,文人画家到蜀地避乱,绘画中心和力量都转移到成都。此时,士人消沉情绪很重,偏好隐逸、佛道、山水题材。
代表人物:关仝、荆浩、董源
辽金:两种风格
特点:辽金画与汉画并存
原因:辽代、金代都是短命的王朝,“一国两制”分地、分俗而治导致了两种画风:汉人画家所绘的接近于宋朝的画风、契丹人所绘的近于六朝隋唐时的画风。
代表作品:庆陵山水壁画、《赤壁图》
南宋:变革期
特点:水墨刚劲、边角小景多
原因:南宋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半壁江山已拱手他人,人们的忍耐限度崩溃了。画家们心中奔腾着爱国的热血,思想中沉萦着复国的大计,于是在山水上他们也不做精细的描绘,而是用刚性的线条、激促的顿挫、猛烈的大斧劈皴来表达自己。
代表人物: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北宋:成熟期 特点:大山大水
原因:在经历了唐末至五代的小高峰之后,后世画家争相临摹前世,成就颇多。此时,帝国统一、经济发达,山水画也渐渐成熟。
代表人物:范宽、李成、燕文贵、许道宁、赵佶
北宋中后期:文人画 特点:体现文人审美情趣
原因:文人处理公事之余,用笔随意点染成画。文人好发议论、论因文传、文因人贵,对山水画史影响很大。
代表人物:苏轼、米芾
元代:换一种表达 特点:抒怀写意
原因:元代国势平稳,人们从不知存亡几时的紧张状态中摆脱出来,人心又恢复了生态和弹性,归于自然。由此,产生了一批抒怀写意的山水画。
代表人物:赵孟頫、钱选、黄公望、吴镇、倪瓒、方从义
明代:平庸里的流派
特点:派别林立
原因:明朝对待士人的政策比较苛刻,限制了山水画的发展。总体来说,明代的绘画成就不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经济繁荣、市民激增,促进了各个画派的形成和纷生,也毁坏了绘画的市场。因为卖画容易,辗转相抄,每一流派出现便流弊纷现。于是,明代的山水画总是在前朝的技法构图中打圈子。
代表人物:沈周、文征明、周臣、唐寅、仇英、陈洪绶
清代:持续衰落
特点:萎靡沉闷
原因:“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社会氛围,让山水画也面临这样的困境。细论之,清朝山水画分为三股势力:遗民派、自我派、仿古派。
代表人物:王时敏、渐江、八大山人、石涛、龚贤、王原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