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元宵佳节刚刚过去。如今元宵节的习俗大多是“正月十五闹花灯”、“正月十五吃汤圆”.其实在中国古代元宵节是多元的,现在有不少节日风俗已消失或几近消失。
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戴面具”风俗——
《隋书·柳彧传》记载:正月望夜“人戴兽面男为女服”
元宵节到底是怎么来的,至今民俗学界也没有统一说法。但元宵节是中国“年节”的重要组成和活动的延续,没人否认。
古代“过大年”从正月初一一直过到正月十五,在年节的“最后一天”、又是新年元月的首个月圆之夜,自然要好好热闹一番。元宵节的诞生,其实是古代中国人崇尚自由、追求快乐、祈求幸福之心理在民俗学上的反映。
很多人认为化装舞会是西方的东西,其实不然。南北朝时期,元宵节最热衷的就是“化装游戏”,亦即戴上面具闹元宵。
《隋书·柳彧传》记载:“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书中所述的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每年正月十五之夜,大街小巷都是人,大家聚在一起游戏玩耍。敲锣打鼓,响声震天,火把、蜡烛照亮大地。人人戴着野兽面具,男扮女装,歌伎戏子、杂耍子弟,奇形怪状。可以看出,戴面具的闹元宵风俗在隋初仍很盛行,且场面很大。《隋书·音乐志》称,“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共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环佩饰以花联者,殆三百人。”
中国人佩戴面具的历史十分久远,已出土的大量上古商周时期的“青铜面具”,便证明了这一点。南北朝时元宵晚会所戴面具也很讲究,隋朝诗人薛道衡在《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中称“假面饰金银,盛服摇珠玉”.
这种元宵节戴面具风俗,或与傩戏等驱鬼、祭祀活动有关。但不知是何原因,后来“化装歌舞”消失了,观灯、猜谜等更流行,元宵节少了许多疯狂。
古代北方地区流行的“相偷戏”风俗——
《松漠纪闻》记载:“妻女宝货车马为人所窃皆不加刑”
比元宵节佩戴面具、扮女装更娱乐的是,古人还曾将元宵节设为“偷盗日”.此“偷俗”至少从南北朝时期起,就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了。“相偷戏”因民族和地区的不同,具体叫法和时间也有差别。鲜卑族叫“相偷戏”,一般在正月十五的夜里进行;契丹族叫“骨里”,时间设在正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天;女真族叫“放偷”或“纵偷”,在正月十六夜进行。
“偷俗”内容丰富,可以说是无人不偷,无所不偷。宋洪皓《松漠纪闻》记述:“唯正月十六日,则纵偷一日以为戏,妻女、宝货、车、马为人所窃,皆不加刑。是日,人皆严备,遇偷至,则笑遣之。既无所获,虽畚镢微物,亦携去。妇人至显入人家,伺主者出接客,则纵其婢妾盗饮器。他日知其主名,或偷者自言,大则具茶食以赎(谓羊、酒、肴馔之类),次则携壶,小亦打糕取之。亦有先与室女私约,至期而窃去者,女愿留则听之。自契丹以来,皆然,今燕亦如此。”从《松漠纪闻》里“今燕亦如此”一语分析,在今北京所在“燕地”,元宵节也流行“相偷戏”.《帝京景物略》“灯市”条称,“金元时,三日放偷,偷至,笑遣之,虽窃至妻女不加罪,夷俗哉。”
对元宵节“偷女人”风俗,宋文惟简在《虏廷事实》“放偷”条中说得更具体:“至有室女随其家出游,或家在僻静处,为男子劫持去,候月余日,方告其父母,以财礼聘之。”
但不论怎么说,毕竟偷俗与主流民俗是相悖,所以早在东魏(公元534―550年)元善见当皇帝时便曾禁之。《魏书·孝静帝纪》称,天平四年(公元537年)“春正月,禁十五相偷戏”.
古代广为流行的“占年成”风俗——
《齐民要术·杂说》记载:正月望夜“阳长即旱阴长即水”
在古代,元宵节还流行“占年成”风俗。“占年成”又叫“占年”,就是通过对元宵节当天阴晴、风向、月影长短的观察,来预测当年的气候和农事收成的风俗。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上元部汇考”中,搜集了包括《齐民要术》、《文献通考》及诸多地方志在内的有关元宵节占卜的资料。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据元宵节当天阴晴,看当年气候和年成的好坏。如果天晴,则预示当年春雨少,可能发生干旱,谚语是“上元无雨春旱”、“上元无雨三春早”.如果元宵节下雨,早稻收成不理想,谚语是“雨打上元灯,早稻一束草”.并且中秋节那天也不会晴天,“雨打上元灯,云罩中秋月”.如果元宵节有雾,则预示当年可能有水灾,即所谓“正月上元雾,主水”.
二是据元宵节当天所刮风向,来预测当年收成:“东风,夏米平;南风,米贵,主旱;西风,春夏米贵、桑叶贵;北风,水涝;东北风,水旱调,大熟;东南风,禾麦小熟;西北风,有水,桑叶贱;西南风,春夏米贵,蚕不利。”从中可以看出,古人认为元宵节刮东北风和东南风,都是年头好的预兆:刮东北风,当年会风调雨顺,农业生产可获得大丰收;东南风也不错,稻麦都会有满意的收成。
另外,还有一种从元宵之夜月亮投影的长短,即所谓“阳长”、“阴长”的变化,来预测当年气候。《齐民要术·杂说》引《物理论》称:“正月望夜占阴阳,阳长即旱,阴长即水。”
“占年成”乃古人的经验之谈,其实是朴素的预测学,虽有迷信的成分,但也不失其道理。
六朝时期流行的“卜紫姑”风俗——
《荆楚岁时记》记载:“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
上述对气候、农事的占卜,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预测活动。在古代,女性也是元宵节中极其活跃的群体,“摸门钉”、“走三桥”、“迎紫姑”等风俗的主体都是女性。
女性对元宵节格外感兴趣,据说是因为“灯多”,“灯”与代表人口的“丁”谐音,女性观灯,潜意识里是一种“求子”心理。
在古代元宵节的女性活动中,以“迎紫姑”最为神秘,迎紫姑即“卜紫姑”,利用所谓的紫姑神预测。紫姑,又称紫姑女,相传名叫何媚,生前是位妾,即俗话说的“小老婆”,被“大老婆”嫉妒,被害死于正月十五夜。紫姑的原型说法不一,其实应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她被皇后吕雉虐杀于厕所里。据《显异录》记载,因紫姑被害于厕中,“天帝悯之,命为厕神”.《荆楚岁时记》称,“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可见,“卜紫姑”的习俗出现于六朝时期。
“卜紫姑”怎么个卜法?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玩法不同。如在明代的北京,流行扎草人化身紫姑。《帝京景物略》“春场”条,“望前后夜,妇女束草人,纸粉面,首帕衫裙,号称姑娘,两童女掖之,祀以马粪……”如果草人倒了,就不是好兆头,即所谓“倒不起,乃咎也”.卜紫姑时,男人要回避,否则不仅不灵,反而坏事。在江南,“卜紫姑”又是另外的方式。如在明清时的苏州,叫“接坑三姑娘”,《清嘉录》称,“望夕迎紫姑,俗称接坑三姑娘,问终岁之休咎。”
唐代流行的“吃面茧”风俗——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正月十五造面茧“卜官位高下”
吃汤圆,是现代元宵节的饮食主题。其实,在唐宋以前,汤圆并不是元宵节的必食之物,与中秋食月饼一样,只是元代以后才渐渐流行。
南朝时,元宵节流行吃粥,但这不是普通的白粥,而是放了油脂的“膏粥”.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所记吴县“张成遇蚕神”的故事里,可以知道此俗源于祈蚕活动:“吴县张成,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上南角,举手招成。成即就之。妇人曰:‘此地是君家蚕室,我即是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于上祭我也,必当令君蚕桑百倍。’言绝,失之。成如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今正月半作白膏粥,自此始也。”
稍晚于吴均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所记稍有不同,是吃“豆粥(糜)”.不论是膏粥,还是豆粥,可以肯定如今流行的“吃汤圆”食俗,在南北朝甚至到唐代都未流行。
唐代元宵节流行的是吃“面茧”,京城官宦之家最喜欢。这种食俗引入了盛行的占卜概念。《开元天宝遗事》“探官”条称,“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面茧,以官位帖子,卜官位高下。或赌筵宴以为戏笑。”
面茧里包入写上官职的竹木签,看谁能吃到,以测官场运气。此俗一直到宋代都很流行,但又有新吃法。据宋吕原明《岁时杂记》称,北宋都城汴京上元有吃面茧之俗,面茧做法是将肉馅或素馅塞进面团里,做成有馅的馒头。南宋诗人万里有一诗句反映了时人的“茧占”愿望:“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
北宋年间,元宵节流行的食品中还有用糯米做的“圆子”,里面包糖,下沸水煮熟食用,这与今汤圆已无区别。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