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人为何要下雨吃饽饽

时间:2015-03-31 10:19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满族饽饽

 

    居住在东北的满族人喜食面食或黏食,面食指人们所熟悉的白面制作的“包子、馒头、花卷、饺子”等。而黏食则指大黄米、小黄米以及糯米、黏稻米等制作的“黏豆包、年糕、豆面卷子、油炸糕等”.满族人将这些食物统称为“饽饽”.


    饽饽是满语,是由黏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黏糕饽饽等。饽饽是满族人祭祀中的必备祭品。因为它便于携带并且禁饿,过去八旗兵行军打仗,用它作为军粮,兵士们吃了黏米做成的饽饽,走起路、打起仗来浑身都是力气。早年满族人的主食主要是以大黄米和白小米为主。农村农忙时,家家户户都要蒸黏干粮,因为黏干粮耐饥、扛饿,便于送到田间地头,是农忙季节的“硬伙食”.


    关于“饽饽”,还有另外一段美丽的传说呢。有一年东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白玉龙到人间行云布雨时遭黑龙阻挠,两龙交战一个月之久,老百姓为支持白玉龙,把家里所有的馒头、花卷、包子等饽饽都拿来投入江中,最后终于帮助白玉龙战胜了黑龙。


    那时正是人间青黄不接的时候,老百姓刚刚协助白玉龙战胜黑龙,已经没有了吃的,眼看就要挨饿了,日夜祈盼老天爷降雨到人间。正在这节骨眼上,白玉龙施展本领,连续降雨到人间,解除了旱情,漫山遍野的庄稼恢复了绿色,昼夜不停地生长。天上降下喜雨,百姓们心头有了希望,人人喜上眉梢。此时人们坐在屋里,眼望着窗外兴奋地自言自语:“老天下雨了,下雨吃饽饽!”从此以后,下雨天吃饽饽就成了纪念白玉龙的习俗并流传了下来。


    据《中国剪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