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在南朝时指佛经的节本

时间:2015-04-09 08:01来源:大西北网-太原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小品”一词早在晋代就有了,原本属佛教用语。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世之幽滞,欲与支道林辨之”.在句下刘孝标注:“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可见,“小品”是与“大品”相对而言,指佛经的节本。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人们青睐。


    到了晚明时期,文人为逃避政治祸患,嗜佛成风,但只是逃于禅、隐于禅,大多数人并未真的遁入空门。所以他们根本没有耐性钻研深奥玄秘、卷帙浩繁的佛典,却对“小品”情有独钟。随着“禅悦”之风的兴盛,文士们将“小品”概念移植到文学中,便成为很自然的事了。这个时期的小品大体上指散文体,篇幅短小,隽永新异。它并不特指某一专门的文体,像游记、杂记、随笔、书信、日记、序跋等都可以包括在内。


    在现代,小品是指“篇幅短小的杂文或其他短小的表现形式”,再后来,小品的含义又发生了变化,专门用来指称戏剧小品这种艺术形式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