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雾霾现象已经成为人人关心的社会热点话题。其实,雾霾,古已有之。“霾”字在甲骨文卜辞中其实就已经出现了,《诗经》中也有关于霾的记载,说明霾很早就有了,并非如今才出现。东汉时期许慎所着的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说文解字》中,对于“霾”字有非常贴切的解释:“霾,风雨土也。”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霾”主要指的是由于刮风、雨雾和尘土飞扬造成的空气混浊,大面积灰蒙昏暗的现象。《晋书·天文志》中还曾对霾有过更为确切的解释:“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可见,古人对“霾”是有相当程度上的认识的。
古诗中就有提到雾霾的诗句,如唐朝大诗人李白在《上安州李长史书》中说:“属早日初眩,晨霾未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与杨京兆凭书》中也说:“眊眊然骚扰内生,霾雾填拥惨沮。”从这些诗句不难想见,唐朝时期的“霾灾”是何等的严重?
但是,古代关于雾霾天气的正式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关于元代雾霾的记载有两次。据《元史》载:元天历二年,即公元1329年3月,出现一次“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至元六年,即公元1340年腊月,“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城)门隐于风霾间”.
此后,在明清两朝也出现了关于“霾灾”的情况,而且比较严重,持续时间长,影响也比较大。如《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二十一年,即公元1485年,“正月丁末,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再如史料记载的清代咸丰六年,即公元1856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由此可见,雾霾天并不是现代社会才发生的气候现象,早在千年之前雾霾就已经进入古人的生活之中了。那么,面对雾霾,古代皇帝又是如何治理的呢?
一、下诏罪己,深切反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下“罪己诏”.
中国古代有“灾异谴告”之说,将灾异的发生视为帝王治理国家失职造成的后果,一旦发生灾异,皇帝就有可能下罪己诏,对施政方针进行深切反省。西汉建始元年,即公元前32年,汉成帝在位时,就曾经因为黄霾天气情形严重,朝廷治理不善颁发“罪己诏”.
据《汉书》记载:“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丑夜,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着地者黄土尘也。”从文字看,这是由大风卷起尘土所形成的黄霾天气,情形相当严重,范围很广,朝野震恐,以为上天出灾异来“谴告”当政者。汉成帝看这阵势,也慌了神,缩头回避已不可能,赶紧下罪己诏说:“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谬,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咎在朕躬。”黄霾漫天,危害社稷,这显然不是皇帝罪己的原因,但此时皇帝下诏罪己,天下百姓都会认为皇帝清明有方,善于反省自己。说到底,这无疑是古代皇帝治理天下最无奈的办法。
二、选贤惩恶,期望以此诚意打动上天,获得上天的原谅。
选贤任能,惩恶扬善,其实是皇帝落实“罪己”的必要行动。皇帝检讨自己因为治理雾霾不善的种种失职行为,自然包括任用奸佞小人之误,要认真纠错,就要起用贤良方正之人,免掉不称职的官员,处罚违法犯罪的官员,期望以此诚意打动上天。由于自己失政失德,所以上天用极端天气雾霾来“谴告”,皇帝在检讨自己任用奸佞小人的用人之误的同时,还要“亲贤良,远小人”,起用贤良方正之人,免掉一些不称职的官员,处罚一些违法犯罪的官员,甚至大赫天下,以响应上天的谴责警告,期望以此诚意打动上天,获得上天的原谅。
据《后汉书·郎顗传》记载,汉顺帝阳嘉二年,即公元133年正月,“自从入岁,常有蒙气,月不舒光,日不宣曜。”就是说自进入新的一年以来,经常有灰霾,一派天昏地暗,日月不明,世人忧忡,视为异象。名士郎顗就向皇帝举荐黄琼、李固,其理由是,“孔子作《春秋》,书’正月‘者,敬岁之始也。王者则天之象,因时之序,宜开发德号,爵贤命士,流宽大之泽,垂仁厚之德,顺助元气,含养庶类。如此,则天文昭烂,星辰显列,五纬循轨,四时和睦。不则太阳不光,天地混浊,时气错逆,霾雾蔽日。”意思是说,“霾雾蔽日”、“天地混浊”是因为皇帝没有选贤任能,上为之生气,如果“爵贤命士”,彰显帝王仁德,天气会转好,阳光明媚,月朗星列,一派安定详和之象。这个方法治霾当然无益,但启用贤良却间接有利于国家治理,有利于民众福祉,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三、亲率王公大臣焚香祭天,祈求神灵尽快布雨驱除雾霾,
古人有时会将霾视为妖孽作恶,于是只能“求神打鬼”,通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办法来治霾。元代曾出现过一起大风霾,由于来势凶猛,当时的皇帝感觉这是国家朝政有不妥之处,让上天生气了,便赶紧召集礼部官员,斋戒沐浴,点上高香,对天祭拜,恳求上天息怒。
据《元史》记载,至元六年,即公元1340年腊月,元大都发生了一起大风霾,“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城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这次风霾来势凶,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皇帝分明感觉这是国家朝政有不妥之处,让上天生气了,赶紧下令各级官员,尤其是礼部官员斋戒沐浴,点上高香,对天祭拜,恳求上天息怒。
当然,也有皇帝亲自焚香祭天的。乾隆二十三年,即公元1758年正月,北京发生了一次大雾霾,数日不散,能见度极低,为安全起见,通惠河上的漕运不得不停止,结果粮食运不进来京城,各大粮仓告急,眼看要影响官员的俸禄发放了。
乾隆皇帝于是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自己则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祷告,以期感动神灵,战胜雾霾。而民间则依葫芦画瓢,遇到“霾灾”时,到龙王庙去焚香祭拜,祈求龙王“驱霾祈雨”,这显然也不会有效的。
在古代,雾霾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抗拒外力”,没有什么好的治理雾霾办法。如今人们取法古人这些治理雾霾的路径显然走不通,但他们敬天畏物、自我反省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当然,和古代比起来,现代对雾霾的认识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从古代当朝皇帝的“罪己”、斋戒焚香的“祭天”,到如今动员一切力量治理环境的“科学治理”,这无疑是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