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有两个邻居,一个是鞋匠,一个是鱼店老板。鱼店老板很有钱,鞋匠却很穷。
鱼店老板经营着鳗鱼生意,恰好,鞋匠非常喜欢吃鳗鱼。可是,鱼店老板及其吝啬,而且概不赊帐。鞋匠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哪里吃得起鳗鱼。每当鱼店烤制鳗鱼的时候,总是鱼香四溢。一墙之隔的鞋匠,只能闻到淡淡的鱼香。
于是,每天中午,鞋匠总是拿着玉米饼坐在烤鳗鱼的炉子旁边和渔店老板闲聊。鞋匠一边贪婪地闻着鳗鱼的香味,一边吃着他自己带来的玉米饼。一连几天,鞋匠都是如此。
鱼店老板感到有些蹊跷,他发现,鞋匠和自己闲聊是总是心不在焉,每次都在啃玉米饼,还狠狠地闻着烤鱼的味道。鱼店老板终于发现了鞋匠的秘密,绝不能让鞋匠白白地占了自己的便宜,无论如何都要向鞋匠讨回偷闻鱼香的钱。
于是,渔店老板来到鞋匠家中,递给鞋匠一张帐单子,上面记载着鞋匠去渔店的次数。“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鞋匠故作糊涂地问。“什么意思?”渔店老板恼羞成怒地说:“你和我非亲非故,你凭什么白闻鳗鱼的香味?你必须为你的享受付给我钱!”鞋匠听了此番话语,也不作回答,不紧不慢地从口袋中摸出两枚钱币放到茶杯里,摇晃起来,铜币发出很清脆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他放下茶杯笑着说:“听见铜币的响声了吧?咱们的债务也该一笔勾销!”鱼店老板大惑不解,鞋匠解释说:“刚才,我用铜币的声音付了你烤鳗鱼的香味,你要是认为我鼻子得到的比你耳朵得到的多,我还可以让你的耳朵再多听一会儿。”鞋匠说着,又要去拿茶杯。鱼店老板生怕一会儿自己听到的声音比鞋匠吸过的香味还要多,没等鞋匠摇杯子,早一溜烟跑回了自己的店里。
鱼店老板烤制鳗鱼,鳗鱼飘香是很自然的,他并没有失去什么,可是他看到鞋匠平白无故占了便宜,心里不平衡,就想从鞋匠那里获得一些“补偿”,可谓生财有道。实际上,鱼店老板毫发未损,什么也没有失去,这样的“补偿”又从何谈起呢?聪明的鞋匠抓住了鱼店老板这一无理要求的“要害”,于是,自然被依样画葫芦,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