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的“高考状元”们面貌一新,引发社会热议。不仅因为考了高分,他们的身心素质也很好,爱好运动,掌握游泳、爬山、打球、唱歌、舞蹈等技能,还参加了多种课外活动,改变了千百年来“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的形象,也不再是现代埋头读书的“5分+绵羊”或者“考试机器”.
“万世师表”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非常好--不论什么人都应该受教育。隋朝进一步创始科举,不问出身,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向平民百姓中的人才敞开了仕途。“学而优则仕”比血统世袭和“任人唯亲”前进了一大步。到清朝末期废除科举的1300年间,共造就了700多位状元,11万进士,数百万举人,数千万秀才,形成知识分子精英阶层,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职官员的主体。这种公开、公平的科举考试是中国官制史上的一大发明,对继承和传播文化,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巨大作用。不仅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学用科举,欧美国家也纷纷效仿。
科举考试的内容始终偏窄。起初是“问策”,更多是“经义”,考题是“四书五经”里的一句话,要据此写一篇政治论文。既然“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每一句话都重要,谁若忘了,下次再来,三年一科,可以考到老。这就把“千军万马”的读书人逼上了死记硬背的独木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知识面很狭窄。为了应对考试,博取功名,还会出现“范进中举”那样的悲剧。如今的高考,对考生的能力考察更加开放,北京的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人们关注城乡学生的差距。他说自己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长都是知识分子,又生活在北京,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很多外地学子或者农村学子享受不到的。由此可见,他的思想超出了课本,看到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社会影响,都与智力开发密切相关,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毕竟很多知识,靠死记硬背是得不到的。
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要作“八股文”:每一段写什么、怎么写,对开头结尾的“起承转合”,都有严格的规定。把读书人“十年寒窗”、“头悬梁,锥刺股”的艰苦学习和思想才华束缚在僵化的模子里,加之轻视自然科学,没有理工科等缺陷,到最后只能废除科举,兴办现代学校,但考试制度却得以保留,延续至今。
当下普遍的看法是“分数第一”,高考分数决定了一个青年人的命运--能否受到高等教育,进入名牌大学,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为考高分,教师与家长“联手”,小孩子“开夜车”写作业,寒暑假还要进补习班,挤占了体育、美术、音乐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出现了许多“小眼镜”、“小胖墩”、“高分低能儿”.媒体介绍,厦门一中的男生陈汜玄常用游泳、打乒乓球、跑步、街舞等体育运动来调整学习状态,为吸引注意,还曾穿女装参加学校的义卖活动。但他参加高考时,仍能获得福建省理科第一名。如此活跃的状元,告诉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比“单打一”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要好。
还有个关于“颜值”的传统观念也被打破了,从前的看法是长得漂亮的学不好,考高分的长得不好。这次高考,贵州省理科状元查致远就是一位浓眉大眼的帅哥。陕西的向远方身高1.83米,喜欢健身、爬山、打球,被媒体誉为“史上最帅的文科状元”.碰巧看到央视播出清华大学校友合唱团演唱的《我爱你中国》,他们平均年龄72.8岁了,都是专家、学者、将军、飞机总设计师,自己弹钢琴、拉小提琴伴奏,唱得好极了,而且风度翩翩,人人漂亮,可与专业演员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