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传统与现代并存、圣洁与污浊混搭,挑战你的感官极限。
文/陈颖
瓦拉纳西好比印度的耶路撒冷,是一座为信仰而生的城市。
在占印度总人口80%的印度教信徒心目中,住瓦拉纳西被公认为人生四大乐趣之一,而其他三大乐趣——结交圣人、饮恒河水、敬湿婆神,也能在这里一一实现。
恒河从瓦拉纳西穿城而过。对印度教信徒而言,恒河之水天上来,是湿婆神的化身、天堂的入口。没有恒河的瓦拉纳西是难以想象的,这里条条道路通恒河;而有了恒河的瓦拉纳西也是匪夷所思的,这里传统与现代并存、圣洁与污浊混搭,无时不刻不在挑战你的感官极限。
我们兴冲冲来到瓦拉纳西的第一天,就差点迷失在混乱不堪的街市里。这里拥挤得像一个大蜂窝,密密匝匝的商铺、庙宇和民宅塞满了各个角落。几乎没 有大路,到处是纵横交错的小街。街上也没有现代交通,人、车、“神牛”混行。在这里逛街必须学会眼观六路,除了要提防横冲直撞的车辆外,还得留意脚底的牛 粪、头上的鸟屎以及口袋里的钱包。
途中我们遇到一对意大利夫妻,17年来年年都到瓦拉纳西度假。初来乍到的我奇怪他们为什么对瓦拉纳西情有独钟,夫妻俩别有深意地笑了:“这是一个人人诉求精神和信仰,却不讲究秩序和私密的城市,因此也是全印度最包罗万象、妙趣横生的地方。”
果然,我们很快领略到了圣城的奇俗异趣。一到恒河岸边,最先迎候我们的是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
拖家带口、成群结队的乞丐是恒河沿岸的奇景之一。他们常常盘踞在岸边,随时排成两列长蛇阵,“夹道欢迎”出入的客人。如果你施舍了其中一个,马上一堆乞丐蜂拥而至。他们貌似奄奄一息,却个个眼疾手快,动作敏捷。
我曾经忍不住问一位中年乞丐:“你有手有脚为什么要乞讨?”他振振有辞地回答:“这是神赐给穷人的饭碗!”后来我才知道,在印度教信徒看来,既然布施是至高无上的美德,那么成全别人的行善需求的乞讨行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路上,我们遇到一位卖花姑娘。这个10岁的印度女孩叫芭比塔,她主动跟我们打招呼,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原以为她会像其他人一样伸手讨要,或者缠着我们兜售鲜花,结果她却拿出别人送给她的各国硬币给我们欣赏,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家做客。
芭比塔家在恒河岸边的村落里,步行不过几分钟。村里迷宫似的巷道、低矮破旧的房屋、坑坑洼洼的村路、垃圾成堆的墙角、一见客人就习惯性地伸手乞讨的街边小孩⋯⋯几乎就是现实版的《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
芭比塔的家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楼房里,一进门,楼道又黑又窄,一人侧身才能通行。所谓3层楼只有3间房,每间只有4平米左右,住着芭比塔的爸爸妈 妈、奶奶、3个哥哥姐姐和她,共7口人。昏暗的小房间里,家徒四壁,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她妈妈和奶奶正坐在地上烤烙饼,见到我们微笑点头,没有一丝窘 迫之感。
芭比塔当建筑工的父亲是家里的主劳力,修庙一天可以挣到75卢比(大概10多元人民币),但这点工资对于七口之家实在是杯水车薪。因为凑不出10万卢比的嫁妆,她23岁的大姐迟迟无法出嫁。
芭比塔是兄弟姐妹中最幸运的一个。她得到美国好心人的捐赠,每年7千卢比的小学学费有了着落。芭比塔说,她的理想是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数学老师。
这个早当家的穷孩子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和精明,总能从友善的游客当中寻得帮助。不知不觉中,我们把身边能送的东西都送给了她:鞋子、图画书、水笔,还有食物。 (责任编辑:鑫报)
|
|
|
|
|
|
- 上一篇:历史留声机 俄罗斯文化广场
- 下一篇:巴塞罗那上演斗牛“绝唱” 此后斗牛将被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