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的小街小巷,有这样一种特色小吃,当地人称粑粑,也称船上糕、漓江船上糕。第一次吃船上糕,当是十年前那次桂林之行,与友人唐先生一起在夜宵上吃到的。那一次,沉浸在三花酒的醉意里,竟没有品出船上糕的美味来。好在我与桂林有缘,有幸再次吃到船上糕,且对这独有的特色小吃有了浓厚的兴趣。
桂林的船上糕,顾名思义,此糕与船有关,是谁冠以它这么好听的一个名字呢?嗅着船上糕的美味,我寻访了数十家卖船上糕的小吃店,就想把这船上糕的由来探个究竟。
船上糕源于何年何月,几乎所有商家都无从考证,但是答案只有一个,船上糕果然是古时船家在漓江上主要食品之一。
相传,自古以来,漓江上就有商船、渔船和游船通航。由于水路遥远,船家每次出航前都要提前加工一些船上糕带上船作为主要食物。也有将原料装在船上,一路上由船娘边走边做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船上糕,也渐渐的从船上走到岸上,成了桂林当地及周边县、镇、乡下百姓的一道名小吃。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做一些当做年糕,世世代代流传至今。
说说船上糕的制作过程吧。船上糕一般是采用广西桂林龙脊山区出产的日照时间短,生长时间长的糯米,当地人称之为“阴糯”。先将糯米浸泡发胀,摊进石槽,然后人工用石锤敲打,将其擂成半成品。
再采用高山上的青蒜叶、香茅叶榨成汁,掺一些农家腊肉粒、荔浦芋头粒、河虾等加入糯米团搅拌均匀。在案板上摊平,压上石板,待压平后,装进竹笼蒸熟,待凉凉后,切片入盘,既可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油煎至焦黄后食用。
船上糕,色彩翠绿,味道鲜美,可作茶点、也可作餐间小吃,更是一道饱含漓江山水历史文化的名吃。
朋友,当你坐在漓江游船上,尽情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给你带来的梦境般感受时,不妨点上一份船上糕,尝尝它独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