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海沟河畔的这所美丽迷人的校园,总是吸引着远远近近众多羡慕的目光的。
记得,那位负责全市的小学教科研作为特级教师的教研室主任,在一次次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这所学校之后,就曾一次次的,在许多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场合,发出过这样由衷的感叹:“大营现象……”
“大营现象”,不独是这所学校培养过或是从这所学校走出过一个个学者、专家、实业家,更有它的创新观念、人文情怀和敢领天下先的精神。
现在,摆在我案头的,就是大营中心校即将创办的4开4版的校报——《牧歌》的小样。
几天前,学校领导就打来电话,让我为这份小报写点什么。
作为大营人,作为他们的同事和朋友,看到这份小报的创办,我内心的欣悦是可想而知的。
听他们说,办《牧歌》,也是想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
因此,我也就羡慕起了在这所学校就读的这些孩子,这般小小的年纪,就有了让自己的习作获得最初的发表的这么一方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
——我可是到了大学时代,才在校报上,第一次让自己的文字变成了铅字的。
那牛背上成天嘹亮地响着的“牧笛”,或是“牧歌”,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乃至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是亲历的,绝不陌生。我推测,这所学校的不少老师,或是校长,少小时候,也是在牛角上挂着书包,刚刚滑下了牛背,就走进了课堂的。
可是,对于今天的孩子,牛背上的牧歌,则是属于久远,只能从电影电视或是报纸杂志上才能看到为他们所心驰神往的纯天然纯自然的画面。
所以,“牧歌”,对于孩子们来说,那是一种美妙的向往,对于纯天然纯自然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向往;对于教育者来说,则是一种传承,对于历史的人文的抑或是源自天籁之音的传承。
有了《牧歌》,那一副副少小的身心,就有了一块欢快地嬉戏的乐土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牧歌》的创办,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它必然会走进孩子们纯真的纯清的少小心灵的深处。
此刻,在海沟河畔的这个叫做大营的小镇,在我的这个叫做“青园邨”的小院,在这个秋雨敲窗的夜晚,我在键盘上敲打着这篇小文的时候,不由得这样想着。
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意象呵!
牧歌声声里,草正绿,花正香,小鸟儿在自由自在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