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剧作家宗福先与巴老有27年的交往,在开幕式后,宗福先讲述了“我所看见的巴老”。
热心巴老推荐业余作者
据宗福先回忆,与巴老的相识是在1978年,他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受文化部邀请前往北京演出。宗福先随口跟时任《上海文学》编辑彭新琪说:“我们到了北京,如果能见到曹禺老师就好了。”不想这个愿望在当时与他并不相识的巴金的助力下达成了。来北京前,宗福先从彭新琪那里拿到了一封巴老写给曹禺的亲笔信。上面写着:家宝(曹禺的真名),介绍宗福先先生看你,他是《于无深处》的作者,这个剧你一定要看看,如果有时间你和他谈谈……讲座中再提这封信,宗福先仍颇为感动:“一位大师给另外一位大师写信,是为了推荐一位业余作者。到今天我都觉得是个不可思议的梦。”
这封信的原稿已经找不到了,草稿却留了下来。宗福先说,巴老有个习惯,一张纸片都舍不得扔。他写文章都有草稿,哪怕是打个报告、写封信都有草稿。这些草稿留存至今,已成为巴金故居的宝贵收藏。
生活简朴热衷公益
从1978年与巴金相识,到2005年眼看巴老过世,宗福先说,这27年中,巴老在做人方面对他影响很深。“巴老做人从来不是做出来的,他为人原则和习惯丝毫不被移动。无论面对领导高官还是底层百姓,他都按照同样的原则来对待。在他心中,真正做到了人人平等。”宗福先说。
巴老一生从未拿过工资,都是靠稿费生活。他生活很简朴,家里饭桌只有80多厘米长,每次吃饭都挤着七八个人;他曾用过的四张写作桌子都很简陋,最小的一张是放在轮椅上一块板子,就连缝纫机也成了他的“书桌”。尽管如此,他却很热衷社会公益事业,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们,他慷慨大方,但捐款却从不用自己的名字。位于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就是巴老拿出自己的几十万稿费办起来的;1991年,巴老还捐出了他的奖金和稿费用以成立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巴老一直认为,文学事业要长久发展,不能只依靠国家,而要靠社会力量。
在宗福先看来,巴金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也是为人的一种展示——讲话要讲真话,做人要做好人。
巴金晚年忧郁而纠结
巴金在垂暮之年时写过一篇文章,其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当读者问到该如何解读时,担任讲座嘉宾主持的周立民说,巴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生命一直是积极的状态,始终认为生命是亮色的,这些事情不是外界强制你做的,是你内心意识到的,这样的生命才会得到价值的实现。然而,巴金直到晚年还有很多未尽的心愿。
与在媒体报道中功成名就的晚年巴金不同,周立民认为,巴金晚年其实非常忧郁,他的书信和文章中都有表达。巴金曾说:“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我是不能避免的。”言语中非常沉痛。周立民分析说:“一个理想者最害怕的是理想与现实无法等同。比如他提出要说真话,但他一直在问自己是否做到言行一致,如果没有做到,这就会成为他内心痛苦的根源。他晚年很纠结,一直在反思自己,要求自己,而并不是要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