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
古往今来,能名垂青史,以至不朽者,必有一些感人之故事相随。
《左传·昭公三年》就记述了春秋时晏子对待住宅的一件感人之事。晏子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辅政五十余年,政绩卓着。其一生始终保持朴素、节俭之风,严戒奢靡,史称其“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晏子的住宅,是紧傍闹市的旧祖居,热闹喧哗,噪音扰耳,异味扑鼻,低矮潮湿,尘雾弥漫。齐景公九年(前539年),齐景公知其居住状况后,感慨地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
齐景公说,晏子、晏弱父子为国为民殚精竭虑,齐国现有之太平盛世,晏家两代人居功至伟,理应享受优厚待遇,应有明亮、干爽、舒适的居所。遂选了一处环境幽静、阳光充足、建造考究的大庭院供其居住,嘱其尽快搬迁。
而晏子以祖屋几代人居住过,于我感情特深,况且现在还坚固可居,不应为了我让主管住宅的下级官员添麻烦为理由,婉拒齐景公。齐景公以为新宅不合晏子之意,说,如不合意,可按你意建造,到你满意为止。
晏子说,和我邻居的平民百姓,同样居住这种结构的房屋,既然老百姓能居住,我也一样能居住;而且我喜欢我的住所紧靠市场,有利于洞悉市情。齐景公追问:“子近市,识贵贱乎?……何贵?何贱?”
晏子立对曰:“踊贵,屦贱。”假足最昂贵,麻鞋最便宜。景公闻言,知晏子是借此谏其要广施仁政,减削酷刑(秦以前五刑中的刖或剕,都是砍掉脚的酷刑),顿有所悟,“为是省于刑”.
其后,晏子使晋,齐景公乘机为他更换了住宅。因是国君恩赐而得迁豪宅,家人乐而不辞;邻里见之,也有另迁别处居住者。晏子归,见状,先拜谢齐景公,后责怪家人,接着请求迁回旧宅,并劝已迁走的邻里搬回来住。
初,齐景公“弗许”.晏子坚请回迁,并请人多方说情,齐景公“乃许之”.齐景公百思不解,问,你为什么如此固执呀?晏子援引当时的谚语道:“非宅是卜,唯邻是卜。”意思是说,芳邻胜于美宅,选宅莫如择邻。
晏子不仅在用人、外交、辅政等大事上有非凡的智慧与建树,在生活、居住、择邻等小事上也能严于律己,难怪太史公在《史记·管晏列传第二》中对其评价甚高,甚至推崇备至。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