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山与佛教文化

时间:2014-10-28 08:30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五台山

 

佛教名山五台山


    天下名山僧占多。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都是因佛教而扬名的旅游胜地。佛教大约从公元前一世纪两汉交替时逐渐从印度通过西域传入我国,长期以来,中国历史上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夜梦神人,身有日光,飞至殿前。明帝广问群臣此为何物?太史告之,听说天竺有一得道之人,叫做“佛”能够在虚空中飞行,并且身上带着日光。明帝便派人去西域求佛法,从此佛教开始传入我国。


    从魏晋到南北朝400年间,佛经的翻译日渐发达,当时出现了许多解释般若经的般若师,出现了“六家七宗”的局面。到隋唐由于统治者大力扶持,佛教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各种宗派,诸如天台宗、华严宗、神宗、净土宗等,寺庙建设也进入鼎盛,据公元845年的统计:当时全国寺庙中,佛寺4600所,僧尼26万5百多人,而宗教活动大都集中在名山幽谷之中,因为名山幽谷空旷寂静,符合教义潜心养性、远避尘嚣的规定,正是宗教因山秀而潜躯,山岳因宗教而扬名,也正因此,四大名山与宗教结下不解之缘。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方圆500多里,海拔3000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峰顶为台,故称“五台”.绿草如茵,山环水抱,景色秀丽,在荒漠的晋北山区确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福山宝地。作为佛教名山的五台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明《清凉山志》记载,东汉永平年间,印度僧人来中土传教,称五台山为文殊菩萨说法显灵的道场,奏请汉明帝在此建寺,自此成为我国佛教中心之一。


    菩萨是佛教中仅次于佛一级的圣士,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意义为妙法、妙吉祥,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手持宝剑,坐莲花宝座,骑狮子,这是智慧、辩才锐利、威猛的象征。文殊菩萨的美名尊号是“大智文殊”.《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有他住处的说法,大意是: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叫清凉山,文殊师利住在此山。唐代开元年间,是以五台山为中心,信仰文殊菩萨的极盛时代。


    走进台怀,70米白塔在青山绿丛之中格外醒目,塔从上到下呈圆形,座基宏伟、结构匀称、气势雄壮,塔腰及露盘四周各悬风铃,共252枚,风吹铃响、山鸣谷应,极富古刹情趣。高大的白塔被人们看作五台山的象征。


    显通寺是五台山历史最古的寺庙,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相传五台山与印度灵鹫峰(也就是释伽修行的地方)相似,所以建寺时名“灵鹫寺”,明太祖重建时赐额“大显通寺”,寺庙面积8万多平米,各种建筑400多间,门前有钟楼,雄伟壮观,内悬万个铜钟、声及全山。现在是五台山最大的寺院。


    佛光寺在五台县东北32公里山腰,顺山势建造,三面环山,殿阁巍峨、环境清幽。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年-499年),隋唐时期十分兴盛,名播长安、敦煌,远及日本。寺内还有唐代塑像、壁画、汉白玉雕像等等,是我国佛教艺术的精华所在。


    峨眉山:位于峨眉县西南部,巍峨秀丽,层峦叠嶂,群峰挺拔,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名人诗道: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云烟连,盘空鸟道千万折,奇峰朵朵开青莲。


    峨眉山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就开始在山上开建寺庙,晋代始建普贤寺(万年寺),后佛教大盛于山中,逐渐演变为普贤菩萨的东来道场。普贤菩萨梵文音译“三万多拔陀罗”,他主管一切诸佛的礼德行德,代表德与行,发过十宗广大心愿,要为佛教弘法工作,美名尊号是“大行普贤”--“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白象是他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所以普贤骑六牙白象。


    峨眉山主要寺庙之一的万年寺,现有殿宇两座,建于明朝,外部通高16米,为穹隆顶方形无梁殿,殿内有铜铸普贤骑白象像,铸像通高7.35米、重62吨,象为白色,足踏三齿莲台,古朴雄浑、双目炯炯。普贤端坐象背莲台之上,头戴五佛金冠,手执如意,体态丰润、神情安详。铜像是北宋太平兴国5年(公元980年)宋太宗派人在成都分部铸造,然后运到峨眉山焊接而成,是一尊有代表性的普贤法像。


    金顶佛光是峨眉山一大奇观,顶上空阔如三清境界,若午后红日高悬,睹光岩前白云平铺,云层之上就出现五彩光环,有时重叠数层,明亮艳丽。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有99座峰,素有江南第一山、佛国仙城之称。李白:“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唐开元年间,新罗国僧人游到九华山,寄居山洞里,99岁圆寂,后被僧徒当作地藏菩萨化身,辟九华山为地藏王道场,此后山区庙宇林立,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地藏菩萨安忍不动,尤如大地,受释伽嘱托,在释伽入涅后、弥勒尚未出世这一段时间度世,发大誓愿,一定要在六道轮回中拯救各种苦难,美名尊号是“大愿地藏”:一是孝道,也就是孝顺和超荐父母;二是为众生担荷一切苦难;三是满足众生需求,令大地草木花果生长;四是祛除疾病;五是要度尽地狱众生,不然誓不成佛。“孝道”是佛教汉化后适应中国国情的新说教;“保护农业”、“祛病”就更适合以农立国之国情,特别受农民欢迎;至于救护苦难、度尽众生,就更易为受苦受难的中国老百姓理解,所以除观音外,地藏菩萨在旧中国下层的信众最多,甚至出现了他的化身。


    地藏菩萨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也表示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示能使众生之愿满足。据说地藏菩萨降身为新罗国王子,身体雄伟,顶耸骨奇,在唐高宗时航海来中国,后来到九华山结庐苦修,多年后地方士绅欲为他建寺庙。当时九华山属冥宫所有,冥宫问地藏比丘建寺要多少地,菩萨说一袈裟所盖地足矣,应允。不料袈裟越扯越大,盖尽九华,于是将九华山全部布施供养。地藏于唐玄宗开元26年(公元738)年夏历7月30日坐化,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所以后人以地藏菩萨涅盘日举办地藏法会做佛事。


    化城寺在九华山中心,依山建筑,前后四进,随地势逐级升高,气宇轩昂,为九华山开山寺。《九华山志》记载,唐至德2年(公元)757年建寺,781年辟为地藏王道场,皇帝赐额“化成寺”,明清多次赐金修葺。化城寺多次毁于兵火,现存藏经楼为明宣德建筑外,其余都是清代重建。现藏经楼收藏有历代皇室赐予的经书6700卷。月身宝殿俗称肉身殿,在九华山神光岭,构筑的一座塔形庙宇,地藏王塑像在木质黄金塔内,神态自若、金光灿烂。百岁宫又名摘星楼,五层楼宇矗立悬崖,耸出云端,气势磅礴。宫前石雕记载,明万历年间河北僧人从五台山来,在摩空岭结庐而居,名摘星庵,常年以野果为生,并以鲜血搅合金粉抄写经书81卷,活到126岁,时人称为百岁宫,建寺纪念。无瑕禅师死后干缩为木乃伊,崇祯皇帝封为“应身菩萨”,现百岁宫内供奉着肉身和血经。


    普陀山:位于普陀县,是舟山群岛上的一个小岛,一面是群密的奇峰,一面是广阔的沙滩,既有陆地的奇山异洞,又有海上的壮丽风光,像一朵美丽的莲花漂浮在东海上,有海天佛国之称。相传是南海观世音显灵说法的道场。


    观音是汉化佛教中最着名的菩萨,据《妙法莲花经》,观音是大慈大悲的菩萨,能现33种化身,救12种大难,遇难众生只要念其名号,菩萨即前往解脱。观音主张随类化度,对一切众生救苦救难,不分贵贱贤愚,美名尊号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简称“大悲”.南北朝至隋唐,观世音已被普遍信仰,现存于莫高窟40多壁隋唐法化经变壁画,表现观世音为主角的占半数以上,有“犯人念观音名号枷锁自落”、“死囚临刑念观音名号而刀杖节节折断”的场面。


    普陀山作为佛教名山起始于916年五代后凉,时有日本和尚慧锷从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回国途中船行至普陀山附近遇风触礁,祈请观音,得到观音不肯去日本而要留在中国的灵示,于是在普陀山修寺供奉,取名“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山最早的寺院。北宋以后,普陀山寺院迭兴,香火极盛,其中以慧济寺、法雨寺、普济寺三座庙寺最大。


    普济寺是普陀山三大寺庙中最大的,座落在灵鹫峰,为海天佛国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主殿为“圆通宝殿”,殿前石板平台高出地面七八尺,有石栏围护,巍峨壮丽。……每年阴历3月19日、6月19日,观音菩萨的生日和成道日,佛事最为隆重,新加坡、菲、香港等地佛教徒结队朝拜,国内香客、佛教徒也云聚普济神寺。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顺治真在五台山出家?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