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来

时间:2015-05-14 08:01来源:大西北网-北方新报 作者:杨东升 点击: 载入中...

小燕子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是唱给燕子的经典赞歌,老少皆知。


  小时候,在农村的老家,麦苗泛绿拔节,树木冒芽,那一群群身着燕尾服的精灵,就会潇洒地越长江、跨黄河从南方飞回土默川。燕子恋家,无论贫富,不管房子堂皇,还是破旧,只要第一年在谁家筑了窝,次年春天必定会不远万里,历尽艰辛,继续飞回老房的旧巢里。没有特别的变故,它会周而复始地继续下去。


  过去的农家院,东西偏房较多,且多不住人,有的根本不装门;有门的,缝隙也很宽,可任由燕子选址筑巢,自由进出。正房堂屋的门框上方又留有亮窗,夏天一直敞着,也为燕子随时进出提供了方便。


  过去土默川农村的堂屋的屋顶是不糊顶棚的,燕子就专门在堂屋的檩椽上筑起了窝,十分光滑漂亮,且窝里窝外从不遗留些许粪便杂物,姥姥说这是“巧燕”.夜晚人们睡在大炕上,燕子卧在自己的窝里,有时我睡不着,就会趴在被窝里瞅那燕子窝,月光里燕子也会探出头瞅着我,煞是有趣。有时,我和表弟在被窝里嬉戏打闹,姥姥就会说:“小声点,燕子都睡了,你们也赶快睡吧。”如今想想,那时的人们能与燕子相敬如宾地和睦相处,共同欢度从春到秋的美好时光是多么的温馨。


  住在东西偏房的燕子,姥姥说这是“笨燕”,它们的家多是靠墙筑成背篓状的立窝,粪便随意抛洒在窝下面的地面上,甚至墙皮上,可人们也总觉得没什么大碍,农村人讲究燕子在谁家筑巢,能给主家带来祥和之气,何止是祥和之气,它们简直充满了灵性,让人爱怜。就是秋后霜起要回南方了,燕子也从不惊扰房东善邻,不愿人们看到它们离去而伤心,总是在明月当空的深夜启程,走得悄无声息,使人平添了一份空落落的惆怅,并混合着一种割舍不掉的美好记忆和期盼。


  在与燕子和睦共处的日子里,听姥姥讲了许多关于燕子的民间俗语和传说。“燕子不吃落地的,鹁鸪不吃喘气的”,仔细观察也真是,燕子从不糟蹋农民的一粒粮食,每天辛勤的如箭般飞旋于广阔的田野,寻找一切时机捕食蚊苍等害虫,在空中就把它们消灭了。“燕子高飞晴天兆,燕子低飞雨来到”,燕子还是农民的天气预报员,姥爷、舅舅他们可以说是看着燕子劳作的,那叫一个准。还有“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燕来催下种,燕去米汤香”等等这些蕴含着与农民息息相关的生产和生活知识至今我都受益匪浅,难以忘却。


  燕子与喜鹊一样,也有一个凄美的传说,那“鹊桥”也有燕子的功劳。每年的七夕节,所有的燕子都飞跃高空抵达天庭,待到月明星高之时,与喜鹊一道在天河上架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这对爱恋而又苦命的夫妻欢度“打鼓吹箫银河过,并肩携手鹊桥游”快乐而又短暂的聚合时光。说来也真乖,这一天,燕子总是很晚才归巢,姥姥就叹着气说:“燕子给牛郎织女搭桥去了,累了。”


  那时不但乡村,城里也有大群的燕子,因为城里有许多城中村,许多农田,旧城北门的清真大寺就住着许多燕子,夕阳下它们在青城的上空飞来飞去,唧唧喳喳,给城市增添了色彩,给人们增添了乐趣。“旧时王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些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诗文佳句,如今仿佛也只是个传说了,农村的老家都已是青砖瓦房、铁门窗了,偶尔看到些燕子都很兴奋了。我真的是做梦都在想,今生还能与燕子邂逅吗?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北京文学|李晓东天水散文系列:烟火人间
  • 抓住一个春天
  • 原来你和我的账簿是那么不同
  • 这一天,要等多少年
  • 眼睛
  • 雾月牛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