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墓地概况
2004年11月,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罗城乡河西村发现被盗墓葬数座,其中出土了部分重要遗物及精美壁画,历史价值极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7年8〜12月对墓地进行了发掘。
地埂坡墓地位于高台县城西北60千米处的罗城乡河西村。墓葬分布在该村西南约3千米的黑河南岸的戈壁台地之上,共发现墓葬40余座(图一)。墓葬群地理坐标为北纬39°41′441″,东经99°39′324″,海拔高度1344米。墓地所在的戈壁滩上,存留有汉代烽火台等遗迹。墓地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故道,此次发掘区主要在故道北面,共发掘墓葬5座(图二)。
5座墓葬的结构大致相同,地表残存有封土及茔圈;墓葬由墓道、照壁、墓门、前甬道、前室、后甬道、后室等构成,有的前室附设耳室;墓中建有仿木构建筑结构;其中3座墓葬中绘制壁画。5座墓葬出土陶器、铜器、骨器、木器、金器、漆器、石器及丝织品残片等共计117件。
二、墓葬形制
M1位于发掘区中部,墓向70°,墓底距地表深15米。长方形斜坡墓道,长34、上口宽1.9、底宽2.64米,两壁黄土坚硬,壁面笔直如削。照壁位于墓道前端,素面无饰。长方形墓门位于照壁下部中央,高1.4、宽1米。
前室平面近方形,卷棚顶,长4.21、宽3.81、残高3.72米。南、北两壁和顶部有用生土雕成的仿木结构。南、北壁各有梁柱承载大叉手,梁、拱上又用三组斗拱托附檩椽。两壁各附有两根立柱,其一靠近中部,梭形,周身彩绘穿璧纹;另一立柱位于侧壁与后壁交角处,不甚明显,似为方柱。前室前部两侧各有一耳室,平面长方形、拱顶,南耳室规模较大(图三)。
后室平面近方形,覆斗顶,长3.71、宽3.34、通高2.77米。顶部中央彩绘方形莲花藻井,四面坡各有彩绘,南朱雀(图四)、北玄武;东坡是多头多身青龙拖月,月内绘蟾蜍;西坡绘多头多身白虎拖日,日内有三足乌。后室置棺,严重扰乱,尸骨两具,棺木残片上见女娲头像。
M2紧邻M1,墓向73°,距地面深9.9米,结构与M1近似,唯前室仅有一北耳室。前室仿木结构已塌毁,后室共出土4具人骨。
M3位于发掘区东南部,墓向76°,距地表深14.4米。长方形斜坡墓道,上口宽2.2、底宽2.8米,黄土墓道壁笔直坚硬。高大的照墙略呈梯形,分上、下两部分。距地表6.9米以上为坚硬的黄土,壁面平整、素面无饰。6.9米以下为彩绘砖雕,通高约7.5米。上部有多层砖雕,刻绘龙、虎、异兽、人形力士等;下部13层拱券,上彩绘虎头等(图五)。
前室平面为长方形,覆斗顶,长4.7、宽4、通高2.7米。后部起低台,东南角挖一井。墓室前部用生土做成立柱两根,立柱截面为圆形,上端略收,上顶方斗,下有柱础。斗、柱红色,柱身墨线勾绘穿璧纹、飞龙、羽人等。柱础覆盆部分绘盘龙纹。两柱方斗上部原应有生土做成的过木相连,现已塌毁(图六)。
墓室顶部有生土做成仿木结构。中央为方形四重套斗藻井,藻井前部原应有仿木结构与墓室前部的生土柱斗相连。四面坡做出椽、檩,前后各5椽,南北各4椽(图七)。墓室四角各有一斗拱。四壁及顶部均绘有壁画,现大多泛碱,模糊不清,可辨识的内容有祥云、飞龙、奔鹿、瑞鸟、车马出行、宴饮、狩猎、山林树木及人物等。
前室南、北两侧壁各开两耳室,平面均呈纵长方形,拱顶,四壁及顶部有彩绘木结构。
后室平面为长方形,拱顶,长2.3、宽2、通高1.8米。顶部、四壁绘制壁画,已残。壁画分栏,顶部绘祥云、飞龙、瑞鸟等,四壁残存垂帐、人物、建筑等。后室出土人骨一具。
M4位于发掘区中部,墓向52°,地表原有方形茔圈及圆形封土。墓底距地表12.4米。
长方形墓门位于照墙底部中央,门两侧及上部均有壁画。前室平面近方形,两面坡顶,长3.4、宽3.46、通高2.92米,墓底铺方砖。顶部墨线彩绘仿木结构。四壁壁画内容丰富、技艺精湛。南、北两侧壁墨线勾勒立柱、梁拱等建筑形式,并以立柱划分界面。南壁两立柱间绘犁地、播种图(图八),一人在前驱牛拉犁,一人在后播种。立柱外东侧绘一妇女送食图。北壁立柱内图像分为两组,西侧为两胡人对坐,二人高鼻深目,络腮胡须,头戴尖顶高帽,身着圆领衣(图九)。
东侧为二汉人对饮图。立柱外东侧表现卖肉场景,两人均裹头,髭须上翘。前壁中部墨线勾勒墓门门框,门上绘角抵、敲鼓人物形象,人物皆髡发、绑腿(图一○);下部墓门北侧为汉人放牧图,一人三牛;墓门南侧为汉人狩猎图,残存一猎人、二犬。墓室后壁通往后室的墓门也用墨线勾勒。门两侧各有一吏,双手拄杖、黑冠白衣;门上部为三神兽(图一一)。壁画均用土红色线起稿,再以墨线描画轮廓。
后室平面为长方形,覆斗顶,长3.76、宽1.9、通高1.94米。墨线勾勒顶壁轮廓,墓底方砖铺地。出土棺一具。
M6位于发掘区西北,墓向55°。前室平面为方形,覆斗顶,边长2.26、通高2.2米。
东北角用生土做成一灶台,覆斗顶用阴刻划线勾勒轮廓。后室平面为长方形,拱顶,长2.9、宽2.32、通高1.68米。出土木棺一具。
三、主要遗物
陶器,多为明器,器类多为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有罐、碗、盘、钵、壶、甑、灶、仓(图一二)、奁等。陶器以素面黑灰陶为主,器表多只有简单的弦纹及刮削痕。
铜器,以日常生活用品及车马器构件为主。器类有耳杯、刀、耳勺、勾、环、铜连枝灯(图一三)等。
金器,多为饰品。有镯、簪(图一四)、戒指、蝉珰(图一五)、金花、箔片等。
骨、木器是主要的随葬品,原本数量较多,清理时均出土于耳室内,但因残朽严重,无法提取,现能辨明的有木俑(图一六)、木马、木鼓等。骨器有骨尺1枚(图一七)。
另外,还有石板砚、滑石猪(图一八)、石灯盏(图一九)、石龟、麻鞋(图二○)等。
四、学术价值
河西地区自汉以来就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魏晋时期更是保留了大量中原文化。这些中原因素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墓葬形制就是较为明显的一点。如地埂坡墓地中M3前后双室,附多耳室;前室横长方形,后室纵长方形,券顶;耳室与后室结构相同;前室顶部中央套井结构。这些形制与中原东汉墓葬形制相近。M3四壁壁面分上、中、下三栏绘制壁画,内容以车马出行、狩猎、宴饮等题材为主,前室顶部绘制西王母、羽人、祥云等内容,立柱上以穿璧纹为主要题材。四个耳室顶部为拱形,整体绘制云气等图案。这些都具有汉代遗风。而最具特色的是M1中出现了用生土雕成的仿木梁架及屋顶结构的实物资料,建筑形式独特,不仅对认识、了解魏晋时期建筑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显示了来自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另外,多个墓室四角出现斗拱,与洛阳西晋墓葬[1]墓室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是新出现的因素。而墓门上砌筑出高大的照壁,表现出鲜明的河西魏晋墓葬结构特点。随葬品中,陶器多为灰陶,流行弦纹及腹部刮削痕,这也是河西魏晋墓葬中陶器的特征。壁画以墓室壁面为载体,整壁绘制,与常见的一砖一画的形式不同。壁画中多种少数民族形象的出现,如胡人和髡发、裹头的人物形象,这在以往河西魏晋墓中也是不多见的,充分显示了河西走廊作为丝路枢纽的重要作用。
这批墓葬既保留中原汉墓的遗风,又出现新的晋制因素,同时还具有河西区域特色,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面貌。为研究河西地区历史、中国古建筑形制演变、中西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二队:《洛阳晋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