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都市里的大医院通常从早到晚均是人满为患,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医生们忙得团团转,将许多病人从病魔、死神那里挽救回来,功德大矣!
那么,古代的医生是如何忙的?他们希望死后过什么样的生活呢?几年前出土的一幅宋代壁画告诉我们一位宋代郎中的身后理想国。
盘乐村北宋墓里家具壁画
2009年,陕西韩城盘乐村北宋墓出土。其中的壁画图像保存得相当完好,描绘了一些家具图像,揭示了北宋陕西韩城地区的一些生活习俗与丧葬文化,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与艺术研究价值。
该墓女主人手中握有北宋神宗年间(1068-1077年)的"熙宁元宝"钱币(图1),因此可推断该墓的下葬年代应在北宋晚期,介于神宗至徽宗之间。
▲图1北宋"熙宁元宝"钱币
室内东壁、西壁、北壁上各绘有一幅图像,保存完好。壁画系直接绘制在长条砖上,砖缝对接整齐,砖面经过打磨,十分平整,表面还似涂抹树胶,以控制砖面的吸水性,达到作画要求。颜色鲜艳丰富,多为矿物颜料,部分已渗透入砖内。
墓室北壁上画的是墓主人与工作场景图,反映了墓主人的基本形象与职业特点,位于墓门的迎面位置,是主导性图像。其东壁上画的是佛祖涅槃图(图2),表达了墓主人精神世界的归宿;其西壁上画的是杂剧演出图,算是墓主人的消遣生活。这些不同内容的图像中,绘制技法是传统的勾线平涂色彩,人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丰富。
▲图2明代吴彬《佛陀涅槃图》
北壁上的图像(图3)纵86厘米,横145.5厘米。中部绘制了墓室男主人的正面像。从图像上可见,墓主人约五六十岁,留三绺黑须,头戴深色高帽,身穿深色长袍,袖手于胸前。
在衣领和袖手处,露出白色里衣。端坐于靠背椅上,椅子的搭脑两端上翘,为宋代流行的"牛头椅"。椅子后面立有黑框屏风,上面书有文字。墓主人双足踏于红色足承上,靴子前端呈尖形,向上翘起。
▲图3陕西韩城盘乐村M218北宋墓北壁壁画,纵86厘米,横145.5厘米(引自康保成,孙秉君:《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长案与医书《太平圣惠方》
在墓主人像的周围还画有其他9人(画面右部4人,左部5人),身材均明显小于墓主人。画面最左端画一年轻男子,双腿交叉坐在地上,双手执杵,正在石臼中捣着什么。他对面的年轻红衣男子坐姿与其一样,正双手拿着一个筛箩把捣碎的东西筛到下面的大号箩中。
红衣男子的左侧站着一位姑娘,她双手正端着一个带座的白碗。三人的人身后画有一件长案,案上有笔架、砚台和两本书。案后站着一位身穿蓝色衣裤的年轻男子,他端着一个大盘,向其左侧伸出,似乎正在呼应着从屏风后走出的年轻男子。
这位从屏风后走出的男子端着一个浅色小盘,右小臂上搭着条白巾,似乎正打算将盘里的东西倒进那位案后男子的大盘之中。
▲图4壁画右端绘制的长案
画面右端也绘制有一件长案(图4),案上放满了小型葫芦瓶和罐子。案后站立两人,右边的褐衣蓄须男子右手拿着一个药包(上写"白术"),左手也拿着一个药包(上写"大黄"),正在看着左边的白衣男子手中捧着的药书,书上写着书名——《太平圣惠方》。
长案的左前方站着一位年轻蓝袍男子,腰系红色腰带,捧着一个深色木盒(图5),盒上隐约写有"朱砂丸"三字。还有一位年轻姑娘正从屏风后走出,斜执一把团扇,露出一半身体。
这幅壁画的上部与穹形墓顶相接,绘有巨大的半圆形装饰图像,高76厘米、宽145.5厘米。图像中部画有太湖石与牡丹花,象征"石生富贵",左右两侧各绘一只仙鹤,寓意"鹤年长寿"。
▲图5长案左前方的蓝袍男子
从壁画看一位郎中的理想生活
当我们深入地关注此画的细节,就会发现其间传达出的两个信息交待了墓主人工作场所的特性:白衣男子捧的《太平圣惠方》是一部宋代著名医书,该书由北宋翰林医官使王怀隐等人奉敕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编纂,于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刊印。
高桌前褐衣男子所拿药包上写的"白术"、"大黄"是常见的中药名。由此可见,这个工作场所是围绕医药展开的:
灰衣男子在石臼中捣的是草药;红衣男子过筛的也是草药;那位姑娘端的白碗中是已经煎好的汤药,她正在送药;从屏风后走出的男子拟将小盘里所盛的倒进案后男子的大盘中的也是草药;长案上放着的小葫芦瓶和小罐子则是装药的容器;蓝袍男子捧着的木盒是装"朱砂丸"的药匣。
这样看来,整个图像所反映的是与中草药相关的一系列加工及后续过程,因墓主人端坐正中位置,形象远大于其他九人,按照"大尊小卑"的传统壁画观念,这些人很可能是他的助手与仆人,因此,图像所营造的环境是一家药铺。
由于墓内未发现墓志,根据宋代"非官不志"的墓志制度,说明墓主人的身份应当是民间的郎中或是药铺老板。看来他对自己的职业还是很满意的,因为他希望将自己平日的工作带入身后的世界。
另外,屏风上以草书题写得两首诗也为我们透露了一些关于墓主人的重要信息,第一首为五言,诗曰:“古寺青松老,高僧白发长。夜深禅定后,明□□如霜。”
第二首为七言,这是吕洞宾一首七律的前四句,诗曰:“琴剑□□□鹤虎,逍遥□托永无愁,□骑白鹿游三岛,闷驾青□□九州。”(《全唐诗》中所录吕洞宾《七言律诗》下《八十九》中原诗则为:“琴剑酒棋龙鹤虎,消遥落托永无忧。闲骑白鹿游三岛,闷借青牛看十洲。”)
从诗中散发的情趣来看,墓主人还向往着闲云野鹤的理想生活,因此留下这幅十分具有特色的宋代壁画。
整个图像所反映的是与中草药相关的一系列加工及后续过程,因墓主人端坐正中位置,形象远大于其他九人,按照"大尊小卑"的传统壁画观念,这些人很可能是他的助手与仆人,因此,图像所营造的环境是一家药铺。
由于墓内未发现墓志,根据宋代"非官不志"的墓志制度,说明墓主人的身份应当是民间的郎中或是药铺老板。看来他对自己的职业还是很满意的,因为他希望将自己平日的工作带入身后的世界。 古典工艺家具(文/邵晓峰)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