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社工”职业方兴未艾

时间:2014-04-14 09:13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社区里有他们扶危助困的身影,孤老院中有他们情绪辅导的笑脸,智障学校有他们专业操作指导……


  他们是“社会工作者”, 这个曾今些许陌生的职业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对推动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衍生的社会矛盾与问题;增强居民自治能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社区居民心理疏导、精神慰藉、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新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兰大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博士,群力社区发展中心主任焦若水一语道破“社工”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所在。然而,对于这一新兴社工职业,您了解有多少?我省社工队伍的发展状况如何?在从事社工岗位的过程中,他们又有哪些特殊的经历和困惑?日前,记者走近我省基层社工组织、从事社工岗位的人员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记者  孙雅彬  文/图


  彭贤清社工和岷县灾区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镜头一:灾区学生的“心灵陪伴者”


  从去年11月开始,彭贤清一直奔波于兰州和岷县之间。


  作为岷县壹乐园一儿童服务站的站长,他负责梅川镇的扎扎小学及车路小学两所学校儿童服务站的整体工作开展,协调社村、学校、家长关系,制订儿童安全管理规范、工作人员安全及工作注意事项,站点工作时间及活动内容的设置。


  “这两所小学承担的义务教育涵盖了7·22岷县地震受灾最严重的4个山村。我们之所以申请这个‘壹乐园’的服务项目,就是希望震后,为这些学校的孩子们开展陪伴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开展一些体验式的培训和游戏引导孩子们的正面情绪以及今后面对灾难应有的意识和防范行为。”


  五个月以来,彭贤清和专职张桃源,社区协助者谈建高在岷县的这两所小学驻点服务,开展课业辅导、体验式学习、校园危险找找找等活动。比如,在游戏“快乐世界杯”中, 社工们会透过游戏过程中的正、负面现象,带领儿童思考这些主题,诸如当团队成员中“乌龙球”时,受到不同的对待,即鼓励或责备,社工会询问这位队员对自己和团队的感受,亦会与整个团队反思团队的意义。


  彭贤清在甘肃惠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担任项目总监,他从事社工这个职业已经五年时间。


  近来,他和伙伴们还忙着从民政部和李嘉诚基金会申请争取另一个社会服务项目。“关于服务空巢、失独老人的这个项目,我们已经设计好一个可复制的模式,目前试点定在酒泉路街道。一旦项目申请下来,就马上会开展,并从点及面的推广到其他街道。”


  镜头二:智障人士的“阳光守护者”


  3月18日,国际社工节。在培黎广场上举行的大型宣传活动现场,一位智障少年用一首节奏感极强的粤语歌曲征服了现场所有的人。这位少年来自兰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在过去的数百个日夜当中,因为社工哥哥、姐姐的守护和训练,让这个少年的唱歌天赋慢慢显露出来。如今,他脸上的笑容多了,人也更自信了。


  “我们服务点的一个小组,一般是由一到两个社工负责,人少活多,有时根本忙不过来。”社工小辉说。“按照要求是五点下班,但是一般下班后都会加班工作。”兰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采取日间和晚间的家庭服务模式来为市内患有智障、自闭症以及唐氏综合症的青少年人群提供服务。“ 我们评估后会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分组。目前有5个小组,共服务60名心智障碍人士。而除了负责吃住的家庭阿姨,每个小组都必须有社工和小组助理,小组社工必须是专业的,负责日常训练和带组。小组助理则要求相关专业,负责日常管理。”该中心主任何方表示, 对于严重智障人士的服务重点落在训练其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而程度轻的患者则由社工对其进行职前训练,最终目的是希望这些智障人士有参与一些简单工作的能力。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些智障人士能融入到社区生活中去,让他们能够学习,能够成长。我们会开设社交小组,购物小组等多种组别活动,并通过社工为他们开设音乐、美术、陶艺培养等艺术调理课堂,提供其阳光成长的种种帮助。


  “今年3月初,我们中心就给3名智障人士找到了保洁员的工作,一个月能有1200元的收入,这对于他们来说,能凭借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镜头三: 和妇女儿童心连心共发展


  “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的目的主要针对妇女儿童和社区发展。 2007年,我们开始在省内率先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家庭暴力综合干预项目,取得良好成效。”甘肃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杜主任和中心社工们在过去的五六年中致力于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手法,以心理辅导为特色,加强社会性别意识,为很多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热线咨询、个案辅导、家庭治疗、支持小组以及紧急庇护,赋权妇女;同时培育本土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队伍;并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家庭暴力,以研讨、讲座、宣导等方式推动公民参与家庭暴力干预当中去。


  与此同时,他们还前往西北偏远山区,为当地妇女和留守儿童送医送健康。“在我们去过的很多贫困乡村,许多村民仍然难以获得有效的医疗服务,缺乏健康与自我保健的理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特别是农村妇女,健康问题成为影响她们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的专业社工,通过妇女骨干健康教育培训、健康知识传递与妇女体检,组织村民改善社区环境卫生,提高村民尤其是妇女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同时,还强调当地妇女的参与,鼓励妇女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以提高妇女的能力和信心。”杜老师表示,中心今年的服务重点是农村社区发展和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目前正在筹备留守儿童成长教育的公益项目。


  前景广阔  甘肃社工“缺口”巨大


  在大多数老百姓印象中,社工从事的无非是解决邻里纠纷、张贴社区通知等琐碎事务,类同于志愿者、义工。 兰大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博士焦若水指出,社会工作专业起源于西方,是一门具有普世价值观和专业方法的社会技术。“我们所说的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机构、家庭、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主要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通常简称‘社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国内各个城市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


  在广东从事4年社工职业的彭贤清去年回到了兰州, 他表示,在广东,社工的服务领域目前已经非常宽泛, 社区、福利机构、医疗机构、NGO(非盈利组织)、青少年机构等都可以是社工施展才华的领域。”、“我在广东是一名就职于司法所里从事妇女维权方面的司法社工,而回到甘肃,却没有这个职位。 似乎常见的只有社区服务工作一类。看来,甘肃分层普及各类社工服务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 ”


  焦若水表示, 国外每千人中就有2至2.5名社工,按此标准,我国需要300万专业人才,但由于我国专业人才培养起步晚,目前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这一专业,但每年毕业生人数约万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加快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兰州有六所高校都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兰大、西北师大以及民族学院招收的第一批社工专业硕士生已经毕业了。但是由于在基层没有合理的岗位设置以及薪资偏低等问题,除了少数社工专业学生去社会工作机构服务之外,大部分此专业学生都流失了。而目前,省内各类社工服务机构已经超过10家,但专职从事社工职业的人数还非常之少。


  “解决社会工作人员供需矛盾,要提升存量与扩充增量并重,培养和使用并重。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的科学培养机制。”


  职业认知度和人才激励保障亟待提升


  “我要从事的是社工职业而不是义工。社会工作是我的专业。”梁宗娅经常很头疼的向别人解释。 这位甘肃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四学生近期一直在忙着自己的硕士考试。


  “我希望未来能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社会工作这个领域,所以报考了兰大的社工硕士研究生 。但如果考不上,我也不知道是否会从事相关领域工作。” 梁宗娅坦白说,她当初大学报考的是法学专业,却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而几年学习下来,虽然也一度憧憬这个能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去解决社会问题的职业,但却总被在现实中泼冷水。


  今年暑期,  梁宗娅去武威市某福利院实习,她希望能通过游戏和有效的沟通帮助那里的孩子感受温暖,树立自信。但她得到的更多是漠视和不配合。


  “孩子的自闭、拒绝包括福利院里一些工作人员的冷漠让我有一种无力感。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所学无法施展。”梁宗娅说,社工在国外不少地方已经发展到非常职业化的程度,收入高并很受尊重。”在一次活动中,我曾遇到一位日本留学生,和他闲聊过程中,在得知我是社工专业学生后,对方特别激动。这名留学生说,在日本,社工职业的地位在国人心中很崇高,所以,他很崇拜我。然而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人却不知道社会工作是干什么的, 有些人认为社会工作者就是最底层的社会服务者,这对我们社会工作者是很严重打击。 社会工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能很好的发挥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岗位竞争不激励,造成人才缺失与流动。”梁宗娅表示,和自己同时毕业的50多位同专业学生中,目前决定从事社工职业的仅有10%,其他多数同学都选择了报考公务员或者考研。


  收入低是我省社工们面临的又一个现实问题。


  “以前在广东时,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比较大,一般社工刚入职收入就在4000元左右。现在,兰州社工的平均薪酬也就在每月2000元左右。”彭贤清说。


  一项数据显示:在香港,社工专业毕业生一般要比其他专业毕业生的薪水高出20%左右,一般初级社工月薪在1.2万—1.8万港币,高级社工年薪则能达到40万港币以上。采访中,大多业内人士认为社工在我国刚刚起步,人们对其专业水平认识不足,而且很多社工的工作不能立刻看到效果,很多单位和个人都抱着用用看的态度。购买社工服务的资金来源有一定局限性。业内建议,未来,只有有效推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接机制,并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才能吸引更多人投入社会工作。


  为此,政策层面已经有了支持。国家民政部、财政部近期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 未来,我国将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保障机制,逐步提高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待遇水平;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招录、招聘社会服务相关职位工作人员和选拔干部时,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录用具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的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注重把政治素质好、熟悉社会服务与管理的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吸纳进基层党员干部队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支持有突出贡献的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入地方基层人大、政协参政议政,切实提高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政治待遇、社会地位与职业吸引力,引导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长期、安心扎根基层、服务一线。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微招商”震惊上海客商
  • 生还是不生,一个艰难的决定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