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安宁的桃与桃树,被赋予了经济开发、生态建设以及文化拓展等多重应用功能,不仅成为安宁的独特风景和独特资源,更成为解读安宁的形象名片。
作为我国著名的“四大桃乡”之一,“十里桃乡”和驰名全国的“白凤桃”已成为安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也造就了有口皆碑的兰州特色文化品牌。为使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安宁区积极开展桃树“稳川、上山、进沟”工作,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实现保持5000亩生态桃园目标。记者 张小燕 文/图
以桃花为媒
今年旅游节签约109.65亿元
5月的安宁堡,山峦叠翠,绿色葱茏,一片片枝繁叶茂的桃树林里,不时可以看到一个个青绿色的小桃。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每年四月开始,仁寿山下是成为兰州人最爱去的地方,从赏花到摘桃,持续近8个月的桃花节如今已成为成融赏花、旅游观光、经济贸易、对外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盛会,并以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名扬全国,成为安宁甚至兰州对外开放和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桃花,已然成为了安宁的形象之花,经济之花,品牌之花。
今年70岁的朱大爷至今还记得安宁区首届桃花会的情景:“人特别多,一个挨着一个,摆了十几个凳子的小茶摊,从早到晚游人就没间断过,没有凳子干脆就站着,从那以后,政府开始每年举办桃花会,当地的农民也把摆茶摊改开农家乐,呵呵,生意个个火,现如今,桃花会成了招商引资的绝佳平台,每年都会有不少大项目在安宁落地,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使安宁区的城市形象得到改观,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安宁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桃花,给安宁带来的是富足、安逸。”
资料显示,安宁堡种桃历史悠久,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时,兰州焦桃被列为贡品,因此安宁也成为全国著名的桃乡之一。每年暮春时节,十里桃乡“处处桃树红霞飞,片片桃花吐芳菲”。晚清以来,安宁桃林渐为人知。至民国时期,随着这一带住户的增多和交通的改善,安宁桃花才为众人所观赏。此后,安宁桃园便成为兰州市民春游赏花佳地。1984年,旨在宣传兰州,宣传安宁,由市、区人民政府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桃花会和物资交流会。此次桃花节拉开了安宁桃花经济的大幕,游客比肩接踵,车辆排成长龙,餐饮、娱乐等消费供不应求。在此带动下,群众经营旅游的意识迅速提升,从最初的摆茶摊,到响应政府号召开办农家乐,再到自掏腰包新建、扩建,当地群众思想意识悄然发生改变,农家乐持续火爆。
然而,依托桃花会开展的农家乐虽然风生水起,但依然存在整体发展不平衡、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作为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区,2010年,安宁区委、区政府果断决定,全面实施安宁堡农家乐提升改造项目。转型升级后的农家乐经济、社会效益已开始显现,到了周末,这里是游人如织,一院难求。作为兰州市最大都市休闲度假区,农家乐提升改造项目投运后,预计年收入可达1500多万元,还可吸纳2000多名失地农民进入该经济实体,通过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达到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促进城市和农村进入一体化联动发展的目的。
从桃花会到桃花节,再到蟠桃会,让安宁堡这个从传统农业向独具特色现代观光旅游业过渡的乡村,充满了勃勃生机。花是灵魂,桃是支点。桃花聚集了人气,也聚集了商气,安宁因花而兴,因桃而辉煌,桃花节搭建起来的大舞台,不仅带来了金灿灿、沉甸甸的财富,也为安宁的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招商引资洽谈会成为每年桃花节上的重头戏。数据显示,2014年第31届中国·兰州桃花旅游节签约项目10个,总计划投资109.65亿元。
依靠优势、把握机遇。作为安宁旅游板块的重中之重,一个旨在打造一流的、高品位的旅游服务项目——仁寿山文化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中。“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就是让安宁旅游再上档次,由单纯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由单一旅游发展向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转变,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关键是把软实力硬化,使文化资源变为旅游资源,落实到旅游景点、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上。有文化有旅游才有产业,有了深厚的文化才有更好的旅游市场。”安宁区旅游局人员表示。
城镇化建设
桃产业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桃树对推动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功不可没,然而,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桃新品种的不断推出和栽培新技术的发展,安宁桃产业的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农家乐”蓬勃兴起,占据了大量的川地桃园,使得桃园面积逐年减少。”昨日,仁寿山南侧,安宁堡街道副主任朱功祖、安宁堡农科中心主任刘有硕正忙着指导施工人员为桃树施肥。作为安宁堡远近闻名的桃把式,安宁区的桃树改良离不开两人的艰辛付出。朱功祖说,安宁桃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极为严峻,若不及早采取措施,扩大桃园种植规模,不久的安宁桃乡将无桃可采,白凤桃品牌将优势尽失,桃花会将成为历史。
数据显示,2008年以前,安宁区通过国家富民强县项目建设万亩桃产业基地,目前栽培面积锐减至2600多亩,且还有减少的势头。这主要与近年来兴起的旅游观光农业密切相关,“农家乐”的大量发展,占据了大片的桃园,尽管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给安宁桃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严重影响了安宁特色桃品牌打造的基础和后劲。此外,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在国内外桃优良新品种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安宁特色白凤桃经过多年栽植后出现了品种退化现象。目前安宁桃园栽培95%以上是鲜食品种,只有 5%为加工品种,加工品种紧缺。而在鲜食品种中,8月以前成熟的早中熟品种所占的比重偏高,约占90%,而晚熟品种尤其是极晚熟品种则非常稀少,仅占10%。油桃和蟠桃发展较慢,且果形大、着色艳、品质优、不裂果、耐贮运品种更需引种试栽。因此,引进国内外桃优良新品种,进行及时筛选更新,是桃产业发展的关键内容。
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落后,产业链短。安宁鲜桃缺乏包装、贮藏、加工、营销运输等采后商品化处理环节,桃品有质量没档次,由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链条尚未健全,市场竞争力不强。而美国和其他桃果生产先进国家,鲜桃采摘后要经过清洗降温、分级、包装及冷藏等若干环节,然后才运往市场销售。其中在分级时,要将占总量 20%左右的残次果淘汰掉。桃果经分级可实行优质、优价,供应不同阶层的消费者,经包装、冷藏工序,不仅可以保护果品,便于远销,而且可提高桃果档次,相应提升桃果的品牌效应。
桃农经营方式转变,导致其不能专心于优质桃生产,影响了安宁桃的优质生产与发展。安宁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许多桃农带来了另外快速致富的先机,“农家乐”、商铺和生态园等第三产业给农民开拓了新的致富途径,且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许多桃农致力于第三产业,对桃园的管理和经营已无暇顾及,或桃园反成为发展经营的附属产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宁桃产业的发展前景可想而知,只能是粗放管理,任其发展,自生自灭。
生产组织形式薄弱。果农协会、农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传统小生产与现代大市场严重脱节,制约了桃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目前安宁桃的生产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小农方式,栽培零散, 缺乏规模, 难以标准化、 规范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使得桃果的商品率、 优质率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因此,建立规模化优质桃果生产基地,发挥桃农协会或合作社的社会作用,以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方式实现安宁桃规模化经营、 产业化发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重整桃品牌
稳川上山进沟保持5000亩生态桃园
作为兰州的一张名片,重整桃品牌成为安宁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今年,“安宁区桃产业保护和发展方案”实施,安宁区委区政府提出,把桃保护与提升工程列为重点农业项目,专项扶植,实施桃树稳川上山进沟,确保桃产业持续发展。稳定仁寿山以南安宁堡街道、刘家堡、沙井驿川区3000亩桃种植面积,形成相对稳定的优质经济桃种植基地;上山,即在仁寿山上造地1000亩,新增桃园1000亩,建成仁寿山风景区赏花区和采摘区,其中景观区及面山面以栽培观赏桃为主,后山以栽培耐旱、耐寒、品质好的经济桃为主。进沟,即以银滩路街道赵家二沟插花地为重点,开发建设1000亩桃树沟。栽培白凤、冈山白等优质经济桃品种,其中日光温室设施栽培桃面积达到100亩。”“这是我们从山东泰安引进的白凤桃,目前已经完成70亩的种植面积,共15000株,以试验为主,成活后再对其进行移植,沙压碱、挂金板,这是传统治理盐碱的土办法,保墒、不怕涝、抗旱。……”朱功祖介绍,为充分发挥安宁白凤桃和“全国四大鲜桃原产地”资源优势,安宁区桃树全面实施上山进沟。今年一开春,安宁堡农科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就开始了平整土地,将山脉平整为四台地,从一台到四台,都栽上了种苗,为了与植物八卦交相辉映,种苗也呈放射性状进行了栽植。仁寿山土质为盐碱地,用沙压土的方式,可以完全解决这种问题。这些桃树苗子三年后就能结果了。现在看到山体的坡面,明年将种植迎春花、丁香,届时,这里将会成为一片绝佳的旅游胜地。
沿着山路前行上到最高处,映入眼帘的是蔚为壮观新近栽好的万余株桃树苗,整整一座山的四个台地上完全被树苗覆盖。看着一株株生机盎然的桃树苗,刘有硕信心满满:桃树上山进沟,是安宁保护桃产业的最佳选择,如果进展顺利,预计仁寿山将种植桃树1500亩,力争达到2000亩的目标。
“安宁白凤桃稳川上山进沟”项目,旨在提升特色产业在同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做大做强桃产业,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的转化,推进产业化开发,打造安宁桃优势品牌。朱功祖介绍,当前,甘肃兰州到山东一线的鲜食桃优势生态区已基本确定,相对于其他桃产区,安宁区不仅在水蜜桃的生产上独具优势,而且在油桃生产上具有裂果轻、外观美、品质优等得天独厚的栽培条件,这使得兰州桃的结构调整和今后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白凤桃上山进沟”项目规划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不改变原有地形、不大规模平山造地、不造成二次扬尘污染”的前提下,利用原有山势地形地貌,开挖水平沟,铺设滴灌管网,进行桃树种植。目前,已从山东引进的新川中野、瑞雪等新品种桃15000余株,并引进龙骨碧桃观赏树5000余株,苗木定植均已完成。
按目前安宁区桃产品市场行情分析,亩产1000公斤左右,每公斤6元计算,亩产值0.6万元。项目实施后,随着优质品种的培育、新技术的引进和标准化、商品化生产,大田亩产可达1300公斤,每公斤10元,预计大田高档桃产品亩产值为1.3万元,较过去亩产值净增7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项目实施可带动辖区种植户2000户,种植面积2800亩。可增加种植户人均收入800——1000元,公共服务范围可覆盖皋兰县及安宁区六个涉农街道。项目建成后,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更广阔的观光、休闲、餐饮娱乐、品桃和亲自劳作的空间。此外,桃树上山进沟,进行荒山造林,可以增加安宁堡辖区绿地面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有效改善人寿山周边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明显。
资金保障是桃产业稳步发展壮大的基础。为此,安宁区加大扶持力度,由区财政通过预算安排和整合产业资金等,每年筹集150万元,用于桃资源和品牌、桃产业的保护和技术服务。区集体经济监督管理中心从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400万元,用于支持街道集体经济组织推进桃产业上山进沟,开展土地平整、配套设施建设、技术服务等工作。
“未来安宁桃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高新农业技术为手段,把旅游观光休闲与产业增效增收相结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通过桃子上山进沟长期战略方案,建设优质桃产业化示范基地,逐步实现安宁桃的类型多样化、品种多样化、熟期多样化、风味多样化和用途多样化,结合栽培新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实现无公害化栽培,提高安宁桃的市场竞争能力,为安宁区桃产业的长足发展和种植户的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带动如旅游业、加工业、运输业和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生产者收入,促进安宁区经济的发展。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荒山造林、节水灌溉和合理利用,实施安宁桃上山进沟方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保障兰州安宁桃品牌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朱功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