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潜艇战到诺曼底登陆,从中途岛海战再到击毙山本五十六,失败一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密码上栽了跟头。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密电码,这令美军在战场上吃尽苦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9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外族人无法听懂,所以美军将他们训练成专门的译电员,人称“风语者”.6月4日,美国最后一名“风语者”切斯特·内兹去世,终年93岁。从此,美国海军的29名“风语者”全数凋零。一种语言如何造就“无敌密码”的神话?《华盛顿邮报》披露了这些“风语者”跌宕起伏的传奇密码人生。
美军密码屡被破译 招人编制纳瓦霍密码
1921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纳瓦霍部落,一名叫内兹的男孩出生。从咿呀学语开始,他就跟着父母学会了纳瓦霍语。后来,父母把内兹送到寄宿学校,在这里,英语成为他的第二语言。从小说惯纳瓦霍语,内兹总是在老师提问时用纳瓦霍语回答,老师甚至用肥皂洗嘴巴来惩罚他。就是这样一种会被老师惩罚的语言缔造了他的传奇人生。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军被迫对日宣战,交战初期,美军的密码屡被日军破译,致使其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
就在美军高层焦急万分时,1942年初的一天,美海军办公室来了位自称约翰斯顿的美国白人。他提出一个大胆建议:征召美国最大的印第安部落纳瓦霍人入伍,使用纳瓦霍人的语言编制更加安全可靠的密码。在当时,纳瓦霍语对部落外的人来说,无异于“鸟语”,非常难懂。媒体报道称,军事当局决定选取纳瓦霍语作为代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该语言的语法和音质对于非纳瓦霍人而言几乎是无法学习的,而且该语言没有书面形式。
约翰斯顿曾跟着父亲在纳瓦霍地区传教,他是为数不多的能流利使用纳瓦霍语的非纳瓦霍人。他向美国海军演示纳瓦霍语可以在20秒内完成将一条3行长的信息加密、传输、再解密的全过程,而当时的其他装置则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同样的过程。震惊的美国海军认定这是件“了不起的事”,但还是做了一次评估。评估显示,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非纳瓦霍人能熟练地用这种语言,而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日本人。
1942年年初,一名海军陆战队征兵人员来到内兹就读的寄宿学校,寻找会说流利的纳瓦霍语和英语的年轻纳瓦霍人,内兹报名参加。
设计了211个密码 可以准确传递无敌密码
1942年5月5日,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内兹及另外28名新入伍的纳瓦霍族年轻人组成海军陆战队第382野战排,受命编写密码。他们成为美军第一支少数民族情报部队,人称“风语者”,使命就是创造一种日军无法破解的密码。他们从自然界中寻求灵感设计了由211个密码组成的纳瓦霍密码本。他们将常用的军事术语和原始的纳瓦霍词汇对应起来。例如,猫头鹰代表侦察机,鲨鱼代表驱逐舰,八字胡须则代表希特勒等。密码设计完成后,美海军情报机构的军官们花3周的时间力图破译一条信息,终告失败。就这样,被美军称为“无敌密码”的纳瓦霍密码终于诞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美军使用这些“人体密码机”造就了“无敌密码”的神话:他们编译和解译密码的速度比任何密码机都要快;他们开发的密码从未被日本人破获,保全了太平洋战场上成千上万的美国士兵。
在硫磺岛战役中,6名“风语者”在登岛的前两天里保持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美国海军陆战队称:“如果没有使用纳瓦霍语,海军陆战队永远无法攻克硫磺岛。”
为保证密码安全 同伴试图杀死被俘者
刚被分配到作战军队时,“风语者”并不被信任。当“风语者”开始传递情报并且一切正确无误时,美军就开始像对待国王一样对待他们,“风语者”被尊称为“酋长”.1942年到1945年间,那些操着一口纳瓦霍语的“风语者”参与了太平洋舰队发起的所有进攻行动。
日本人尽管能够截获这些情报,但对这些近乎“天书”的文字感到束手无策,于是日军开始四处捉纳瓦霍士兵。当时的日本总参情报部长回忆称,“我们曾经抓住了一名‘风语者',逼迫他来破译纳瓦霍密码,但其余的’风语者‘为了保证纳瓦霍密码的安全不惜试图杀死这名被俘的’风语者‘.”
战后生活咋样? 一直对过去保持沉默
二战结束后,军方认为这些密码员可能再派上其他重要用场,因而不宜暴露。因此,他们奉命回到家乡。因为涉及军事机密,他们在战后一直对自己的过去“保持沉默”.无论是战争影片的描述还是战争史实的记叙都不见纳瓦霍人的踪影。直到1968年,“风语者”被美国官方正式解密,这一机密才被公之于世。
2001年7月26日,美国总统小布什为沉默了半个多世纪的“风语者”颁发了美国政府最高勋章--国会荣誉奖章。
2002年吴宇森导演的电影“风语者”将他们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据《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