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会建立人为乾隆年间和尚

时间:2012-05-24 10:38来源:《江湖300年》 作者:秦宝琦 点击: 载入中...



天地会(影视剧照)

 

依据档案、官书及田野考察可知,天地会乃乾隆二十六年(1761)福建漳浦高溪(今属云霄县)观音亭的僧人万提喜即洪二和尚所创立。


依据档案、官书及田野考察可知,天地会乃乾隆二十六年(1761)福建漳浦高溪(今属云霄县)观音亭的僧人万提喜即洪二和尚所创立。

档案史料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十一月,平和、漳浦二县拿获天地会陈彪、僧人行义二犯,解省经闽浙总督福康安,会同福建巡抚徐嗣曾严加审讯。据行义(提喜之子,俗名郑继)、陈彪(提喜嫡传弟子)供称:提喜实系(乾隆)四十四年三月身故,已经烧化,骨殖捡入瓦罐,葬漳浦仙峰岩。罐上有瓦狮子一个,当即暗为存记,即饬汀漳龙道德明额亲赴该处查起瓦罐骨殖解省。经查看,罐面果有半破瓦狮,并令行义滴血验试无异,是提喜之久经病故,似无疑义。但是,对于天地会是否为提喜所创立,则未能得到确供。后来福康安调任两广总督,伍拉纳接任闽浙总督,鉴于当时乾隆皇帝追查天地会根源之事甚急,而福建又是天地会的案发地点,新任总督伍拉纳自然感到压力甚大。幸好当时行义和陈彪仍被押在省监,伍拉纳便再次会同徐嗣曾“检阅全卷,悉心查核”,并对陈彪、行义进行审讯。最后查明:天地会起于提喜,该犯俗名郑开,僧名提喜,又名涂喜,号洪二和尚。又说:提喜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倡立天地会,并且从乾隆二十七年(1762)起便在高溪观音庙传布天地会。至此,清廷对天地会根源的查办基本结案,认定天地会是洪二和尚万提喜于乾隆二十六年所创立。

嘉庆年间大量档案记载为伍拉纳、徐嗣曾的说法提供了佐证。嘉庆年间福建巡抚汪志伊根据当时处理的大量天地会案件,在《敬陈治化漳泉风俗疏》中确认了这个说法:“闽省天地会起于乾隆二十六年。”“漳浦县僧提喜首先倡立,暗中指使,谋为不轨。”嘉庆十一年,三点会首领周达宾在供认改天地会为三点会的原因时说:“天地会查拿严紧,因此会系洪二和尚起立,洪字偏旁三点,即改名三点会。”在众多的天地会案件中,均记载天地会在结盟拜会时多供奉“洪二和尚万提喜”的牌位,无论档案还是天地会《会簿》中,从来没有发现供奉过郑成功或“万五道宗”牌位的记载。这说明天地会的真正创始人乃是万提喜而非郑成功或“万五道宗”。仅在嘉庆年间江西省的天地会案件中,结拜时供奉“洪二和尚万提喜”牌位者就有如下一些:嘉庆二十三年龙泉县黄凤三案,嘉庆二十五年南赣县邱胜恩案,道光二年大庾县张正元案,道光三年赣县余隆发案,道光三年万安县唐兴通案,道光三年赣县范恩仔案,道光三年南康县蓝世兴案,道光八年兴国县王传告案,道光十年上犹县陈沅祥案等。道光二年九月,江西南康县人吴潮文等在传会花帖结尾处写有“洪英年立”字样,破案后吴潮文供称“洪英”系“取洪二和尚英雄之意”。

(1)田野考察和口碑资料

1988年,笔者曾与几位学者前往福建云霄实地考察,见到了提喜当年传会的高溪观音亭及洪门秘籍中提到的高溪庙即灵王庙(在上高溪村,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咸丰四年重修),并考察了清档中记载的仙峰岩提喜骨殖葬地。其后,该县方道金、方群达两位先生,对有关天地会的遗迹、民间传说及有关文物,进行了深入调查,找到了高塘村郑家后裔的第22代传人郑自成老人。

据郑自成称,高塘郑家有两支,一支是该村原来的郑家,另一支即他本人这一家,系明永乐年间由南安石井迁来。郑自成一支在高塘村有20余户。并称祖上相传:郑家第十一世祖生有三子,长子郑茂夭折,次子便是“和尚仔开”,三子郑答于乾隆三十三年移居台湾。和尚仔开最初在本村寅钱寺为僧,后来才到高溪村观音亭为僧(当地称供佛教神祇者,大者称寺,小者称岩或亭)。相传“和尚仔开”企图当皇帝,结了什么会(族中传说不知是天地会)。后来造反,连累了亲族。和尚仔开当年住过的房子地基尚存,但村中无人敢在此建房,否则会遭到不幸,故此地迄今仍只能养猪。

其后,我们考察了高溪观音亭所藏提喜塑像(根据回忆复制)。当地文史工作者邀请到当年曾在高溪观音亭为僧的广东潮州人李阿星,及船场村(与高溪村相邻)的几位老人,向他们了解有关提喜塑像一事。据几位老人说,该塑像是1978年或1979年根据村中老人回忆所复原。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群众为了破除迷信而将该庙改为幼儿园,庙中神像俱被抛弃。1978年前后,村中老人见本县各地皆在修庙,认为观音亭本是村中古庙,应该恢复。但庙中所供神像早已不存,便邀请当年见过庙中神像的老人及曾在该庙为僧的李阿星共同回忆。据李阿星回忆:当年庙内除“观音佛祖”、十八罗汉塑像外,记得在角落里还有一个神龛,供有一尊特别的神像。该神像右手三指按胸,左手中指与无名指圈起,其余三指伸直。他初来庙中时,曾向蔡姓师傅问及该像为何神。师傅答以:“这是本庙祖公,不可对外人说。”又问手势有何意义,师傅回答,右手是表示“自己人”,左手是拿东西用的,并一再嘱咐他不可对别人说。我问几位老人,该像所塑之人姓什么?叫什么?从哪儿来?老人们称:“听老人们说,是个和尚,他想当皇帝,脚上穿一双铁拖鞋,听说从高塘村来,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高塘村的郑自成老人所述情况,与船场村老人回忆大体相符,即郑开原住高塘村,在该村寅钱寺为僧,后来才到高溪观音亭为僧。塑像主人,正是万提喜即洪二和尚郑开。可见,官书、档案及洪门秘籍中均有关于天地会由万提喜即郑开创立的记载。

(2)洪门秘籍《会簿》记载

“西鲁故事”的内容本身荒诞不经,但是,其中却隐藏着天地会创立的秘密。由于流传下来的各种《会簿》抄本不仅内容详略不一,而且有关天地会“始祖”万云龙姓名的记载各异,从而为西鲁故事的解读造成了困难。

在较早的抄本,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姚大羔等所立《会簿》中,称天地会首倡者万云龙是“师尊万提起,法号曰云龙”。在广西田林县发现的洪门秘籍杨氏抄本中,则称万云龙“姓万名提喜”,“道号云龙”。在《贵县修志局发现的天地会文件》中,称万云龙“号慈光,字达宗公”。在萧一山所辑《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的《西鲁序》中,说万云龙“在家他称一号达宗,出家法名和满”。在上述四种洪门秘籍抄本中,哪一种写法更可信呢?按照历史研究的一般原则,当以较早的抄本为可信。在上述四种抄本中,档案中的姚大羔抄本,系清吏于嘉庆十六年所查获,其流传时间当早于嘉庆十六年。洪门秘籍杨氏抄本,系道光八年所抄录。而《近代秘密社会史料》中的洪门秘籍抄本,据萧一山称系出自“晚清粤人手抄”。《天地会文献录》中的《贵县修志局发现的天地会文件》,据罗尔纲先生考证,系咸丰初年陈开率部占领贵县时所流传。

据此,我认为上述四种洪门秘籍抄本中有关万云龙本名的写法,当以姚大羔本与杨氏抄本为可信。在姚大羔本中,万云龙的本名写为“万提起”,我曾推测“万提起”疑系“万提喜”之误。1985年广西田林县杨氏抄本发现后,证实了我的推测,万云龙本名果然是“万提喜”。洪门秘籍中所说居住在福建云霄高溪的“始祖”,便是官书、档案中所说的洪二和尚万提喜。正因为云霄高溪是天地会的发祥地,所以在洪门秘籍中,无论是西鲁传说、图像,还是诗句、对联,均把高溪庙奉为创会圣地。在姚大羔抄本中,提到高溪、高溪庙者,不下十余处。如称万提喜与众僧结盟后,与清兵交战身亡,“尸首葬在高溪庙三层楼脚下粪箕湖子山午向”。在诗句中有:“一盏明灯在佛前,五祖开旗拜祖先。祖灯点来不可食,留转高溪奉祖先。”在洪门秘籍的杨氏抄本中,也说万提喜住在“丁山之上的高溪庙”。在《贵县修志局发现的天地会文件》中,提到众人拜万云龙为大哥,在高溪起义。在《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图像部分,绘有高溪庙之图,门上对联:“一派溪山千古秀,三河峡水万年流。”在诗句中有:“地镇高岗(溪),一派江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所描绘的景观,酷似高溪观音亭。在《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的西鲁故事前有个图像,旁书“始祖居住福建云霄高溪”。

综上所述,当我们把官书、档案与洪门秘籍结合起来,再参照以实地考察的结果,便可以确定天地会是万提喜即洪二和尚郑开,于乾隆二十六年在福建云霄高溪观音亭所创立。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中国人为何还要起小名?
  • 满族人为何要下雨吃饽饽
  • 1919年蒋介石:要想建立新社会必须扫掉资本家
  • 雍正不满有人为年羹尧说情 组织人搞“大批判”
  • 日本军人为何凶残
  • 古代人为何如此热衷于兄妹通婚?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